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具有导向、教育、服务、联动等功能.实践表明,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在主题上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在内涵上要坚持"三贴近",做到"三结合",在建设上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探索网站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大学生真正的网上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丁海英 《江苏教育》2014,(13):72-73
<正>1.找准"切入点",形成阅读"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篇主题和学生实际,找准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整体入手,巧妙构建牵引全篇的阅读"主问题",形成阅读任务链,让学生围绕"主问题、阅读链"展开各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始终是在语篇主题情境的氛围中阅读、理解、内化、运用语篇信息,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篇教学的重要位置,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此外还应注意的是,阅读课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不应该破坏完整的阅读链,教师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有篇章意识,要紧紧围绕阅读任务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大学生主题班会模式面临着效能弱化的境遇和如何"因时而进"的问题.将新媒体与大学生主题班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融合新媒体的大学生主题班会模式,对于增强主题班会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因势而新",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以"一主题二阵地三媒体四步骤五环节"为核心内容,具有主导性和主体性高度统一、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优势互补、传播内容大众化与传播平台小众化有机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在实践应用中,要注重"因事而化",根据班会理论性主题、实践性主题、综合性主题等不同类型及难度情况,灵活选取网上或网下不同载体及交流方式,合理设计班会环节,实现主题班会活动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现在时代是"阅读缺失的时代",现在大学生是"阅读缺失的大学生"。"功利阅读"和"娱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些阅读危机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警戒,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有合理的阅读生活,传扬阅读正能量,树立校园阅读之风气,进一步引导社会阅读之风。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与网络越来越"亲近",网络改变了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阅读的习惯,使大学生的阅读呈现出轻阅读、快阅读、浅阅读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大学生知识文化的沉淀不足、阅读观的扭曲和"单向度"人群的扩散。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经典阅读的氛围、培养课堂拓展阅读习惯、增强网络阅读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习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中,主题意识具体体现在审题和作答环节。具体来说,就是审题时,除了思考"问题的考点是什么",还需要考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问题对象对主题的创设有何作用"这两个问题;作答环节,围绕主题组织答案,用主题意识去衡量答题内容的有效性。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命脉,有了主题意识,就有了洞悉文学作品阅读题奥秘的窗口。其实我们跳脱出应试的角度,从作者的创作初衷来看,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在为主题的创设做准备,那也就是说无论你从哪里入手,作者的创作意图都是指向主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一条文学理解规律,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在这之后还有一个"篇不离题"的补充,"主题"应该统摄全文的词、句、段、篇。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或是阅读做题时,要强化主题意识,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了抓手和主心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校大学生阅读习惯呈现的新特点:电子阅读成为主流、宅文化盛行、"微"文化渐起、阅读时间和频率下降、购书比重不高等。提出了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俱进,加强学生阅读指导,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适应互联网要求,实现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教辅部门多点联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的改革,才能促成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黑龙江大学为配合教育部本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广泛开展"研究性阅读",为每一个拔尖人才试验班配备了专门的"学术导师",通过引导阅读、组织师生面对面讨论、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等系列活动,督促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计划,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以深入阅读和思考为基点,支持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阅读"的实施,不仅在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给予有效的引导,对大学生尽早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长为懂专业、有理想、豁达明理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课外阅读。除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外,更主要的可以在教精读课文时,有意识地与课外相关内容链接,通过"原著阅读""同题阅读""主题阅读""补白阅读"等形式适时进行扩展性阅读,以教材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经纬"交错,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阅读合谐、双赢、共振。  相似文献   

10.
梅震宇 《教育》2015,(3):40-41
一、确立课程意识"主题阅读"教学要做精做实,就必须摒弃零敲碎打,需系统规划,作为一个课程项目来实施。一是要保证课程实施时间。用好每周一节阅读课(区教育局规定),绝不因赶进度或讲练习等因素而被挤占。二是要统筹课程实施阶段。笔者主张的"主题阅读"教学并非一节课就上一个"主题",而是一个"主题"由三四节课来完成。通常一学期有20周左右,除去期中期末复习(阅读课各暂停两周),还剩16周左右。因此,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学生阅读量小、思维受到限制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解决目前语文阅读所面临的困境。群文阅读教学要按"主题回顾——举一反三——阅读概览——分享展示——精彩赏析——主题拓展"六个步骤展开,同时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选好主题和文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群文教学更加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近年发展大学生党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质量存在忙于"建党"、疏于"党建",追求"实惠",党性教育忽视"心理"等突出性问题。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要控制好大学生党员发展规模,健全党组织,培养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健全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发展大学生党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质量存在忙于"建党"、疏于"党建",追求"实惠",党性教育忽视"心理"等突出性问题。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要控制好大学生党员发展规模,健全党组织,培养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健全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16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杨鹏来到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小学开展讲学交流活动。活动中,杨鹏围绕"阅读改变人生,想象成就未来"的主题向师生们生动讲述了自己阅读和写作的故事。他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告诉同学们"想象力是大脑看见,而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要"保护想象力";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分享了"要有独特的语言系统""要有创意""要让读者意想不到"等写作绝招。同学们也争相提出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疑惑,杨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2012,(10):75
本刊讯(特约记者王璇)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为促进全民阅读,由出版商务周报社首次发起,大学生杂志社、《四川读者报》、《新京报》读书版等媒体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阅读宝贝"活动正式启动。此次"阅读宝贝"活动的主题是"阅读宝贝,亮丽无限"、"阅读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入手"。活动面向所有能阅读书籍的中国公民。读者可以把读书生活中的场景用文字或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包括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读书时的生活照(尤其欢迎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和大学生的读书照),邮寄到出版商务周报社,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出版商务网的官方邮箱(cptoday@sina,cn或publishingtoday@sina,cn),活动咨询电话:010-  相似文献   

16.
<正>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读书是对人潜能的综合开发,读书就是获得丰富的能源,使人的潜能和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由此,开拓广泛的阅读空间,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找到了一把解决此问题的"金钥匙",那就是以主题方式集约阅读的多元性,与教材相呼应,编写阅读"丛书",将多元态度融入其中,从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阅读者不同侧面的需求。这种开放、多元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手机阅读引导存在"引导主体合力不强、引导客体数字化阅读素养低、引导内容结构缺乏科学规划、引导方式缺乏渗透性与示范性"等问题。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创新’的手机阅读动力与目标、提供‘协调’的手机阅读方法与技巧、指明‘绿色’的手机阅读内容与环境建设方向、强化‘开放’的手机阅读理念与原则、强调‘共享’的手机阅读责任与目的",提出从"增强引导主体的引导合力、提高引导客体的数字化阅读素养、构建结构合理的引导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等方面,做好大学生手机阅读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林庆 《时代教育》2014,(12):62-63
在新媒体不断渗透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为大学生阅读经典创造条件和氛围,是高校辅导员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10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围绕着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中文人才",致力于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积极推陈出新,为学生有效阅读积极搭建平台,本文主要就引导文科大学生阅读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阅读",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除了教材篇目,老师和学生还可以选其他篇目,由读教材到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由课内到课外拓展,引领学生从教材跋涉到课外的千山万水,领略课外的无限风光.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是拓展阅读线路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作者之下、写法之下、主题之下、动情点之下等线路下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学生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所以,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探究文本的内涵,体会到文章的深刻主题。而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综合体,那么,教会学生怎样"咬文嚼字",如何"斟酌词语",怎样"鉴赏语句",如何"赏析语段",便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实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