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是审美,什么是审美形象创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根据百度整理)  相似文献   

2.
付雁 《宣武教育》2007,(1):41-44
如果有人问我:“事间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童心世界”。我不知道该用什么美好的字眼来形容它,但我每天随时随地的都在感受这种美好:它是一种勃勃向上的力量;它是一份淳朴、善良的情感;它是一种清澈透明的心境;也是一道赋予幻想和变化的风景。如果你拥有一颗童心,你的心灵就会随时随地与他们撞击出智慧与欢乐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而教育,却似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难题。望子成龙的父母,教书育人的学校,呼唤人才的社会,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立德树人,是育人。而美,可以唤醒生命崇高的情感,指向至善;可以激发生命超越庸俗,拥抱信仰;可以绽放生命的本真,激发创造。培养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人,是学校教育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一、走在学生前面,榜样引领感受中华之美热爱祖国是人类千百年来最美好的情感。如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立言立行,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教育的沃野上、学生的心灵中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注重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从中又不难发现,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渐趋形成一种“两步走”的教学模式。所谓“两步走”的教学模式,即对于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文章,教师先让学生谈感想(读完全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欣赏的语句是什么?最能触发你  相似文献   

6.
美育与教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学教育”的简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它是“美学方面的教育”(《反杜林论》第327页)。人类要按美的法则改造客观世界,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美育就是培养人们正确感受、理解、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它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也是培养“四有”新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美的本质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解放以来,我国美学界进行过热烈的争论。但至今也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下面介绍几个主要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人的一种观念和意识。我国当代的美学家吕荧就是主观论派的代表。他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中的  相似文献   

7.
曾有过这样一则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一是亲人型;二是亲近型;三是柔和型;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一是“古板严肃”型;二是“警察”型;三是“部队长官”型。这则调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每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学生期待人性化的教师,说明了我们的教育需要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服务者应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弯下腰去”了解每个孩子。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些什么,他们的爱憎喜好,同时更要了解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  相似文献   

8.
所谓情感法,就是教师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与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地去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师生情,文章情,生活情。“感”,可以感知课文的人物,结构语言,也可以由课文内容引申到对客观世界美好景物的欣赏,憧憬与追求。 (一) 师生情: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而威严的,不好接近。作为教师应主动找学生谈心。他(她)的家庭、环境、思想、性格、乃至情趣、爱好等等,教师都应该了如指掌,以便在教学中“因人施教”,“因人激情”。学生有了缺点、错  相似文献   

9.
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曾用诗化的语言为美诠释 :“美是永生揽镜自照。”假如将人生比作一面镜子 ,那么镜子里的影子就是自己。面对镜子 ,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最近读了女作家陆星儿的散文《最美的是你自己》 ,使我们在美的星河里 ,仿佛又发现了一颗美丽的星星。是啊 ,我们希望别人美好 ,希望生活美好 ,但我们更希望自己美好。还有什么美比自己的美更为荣耀 ,更为绚丽 ,值得欣赏的呢 ?一个人拥有自己的一份美 ,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属于自己的美 ,任何力量也无法掠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一些人看不到自己的美 ,而是一味地羡慕别人如…  相似文献   

10.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那句有名的诗“人,诗意地在大地上栖居”,给人们美好的憧憬,教师也在谈论教学的诗意。教学的诗意,诗意的教学,这是多么美好的教学境界!但是,俯仰之中,这教学的“诗意”在哪里?教学的诗意在“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是有情人,文章情——学生情——教师情,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储满情感的海洋。教师献身孺子,一片赤诚,一往情深,把教材情变为教师情,激发学生情,培育学生情,使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精神品质;用我们民族和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到祖国…  相似文献   

11.
诠释生活     
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小辈看来:生,是一种状态;活,是一个过程。前者是一次机会,后者是一种方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了响当当的名词——生活。有人追求的是生活的“名牌”。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住“花园”,开小车(如果收入来源合法也无可非议)……他们以为有了这些,就成了真正有“品味”的“名牌”人。有人欣赏的是生活的“淡雅”。这种人生活观念跟前者截然不同,生活的安宁对他们来说可算得上是最大的追求。“宁  相似文献   

12.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美术活动作为发展幼儿感受与欣赏美、表现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通过探索大自然最直接的生命活动,直达生命自然理念浸润的艺术教育,主张以实施审美教育为突破口,顺应幼儿发展的体验性与表现性的特点,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和契合,基于幼儿的发现与兴趣,教师运用情感介入与知觉形象融为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驻足儿童视角审“玩”,站在儿童实际层面研“学”,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交际呢?交际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两个人相见,“吃饭了吗?”“吃了!你呢?”“今天天气好啊!”天气好!”哈哈哈!”交际大致如此。打招呼、寒暄,是交际的日常方式,也是交际的前奏,不外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一类。串门、宴席闲聊、旅途搭讪,也基本不出这个调子。这不过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废话,但废话是从实际内容说的,从交际意义的角度论,它实在是最管用的。交际的本质就是联络,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联络,人与人之间形成交际,达成关系;二是情感的联络,情感上进行交流、融通。“今天天气哈哈哈”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却表达了目中有…  相似文献   

15.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是在游戏之中的教育。”(郑尚《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既然是学生最欢迎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其实,游戏的形式和功能都与教育相似,从某种角度讲,教育就是一种正经的、严肃的游戏,只是我们过去把教育看得太神圣、太严肃,以致有时沉重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让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觉得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游戏状态恰恰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验。(席勒语)也就是说,在游戏活动中,参与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其情感,其个性,其智能都能得到全面的展现,全面的发展。一、人…  相似文献   

16.
博客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名人博客红遍全国之际,教师博客也正红红火火地在各地开花。海量的教师博客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写博客的究竟是哪些人?教师博客已经发展到了什么规模和阶段?这场虚拟世界的热闹集会对现实世界的课堂究竟能不能产生现实影响?一种富有草根精神的民间文化究竟有没有必要以及能不能融入“体制内”?  相似文献   

17.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进行情感渗透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创设情境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  相似文献   

18.
《河北自学考试》2006,(5):17-18
一、简答题1.什么是反讽?试举例说明。答:反讽是意不在正面而在反面或内涵与表面意义相反的语言方式。2.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之间的区别何在?答:(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2)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读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也不同于日常情感。我们在欣赏悲剧作品时也许会感到悲哀或悲壮,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喜欢欣赏悲剧性作品,因为我们与之保持着相当的“审美距离”,能够对作品的情感进行反思和观照,我们在此感受的是审美的情感而非日常…  相似文献   

19.
黄薇华 《家长》2022,(1):156-158
<正>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是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美育的重要手段。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学生美好品质的情感教育。美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历史,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培育高尚情操,促进其情感涵养、道德修养和素质能力综合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器乐演奏渗透审美因子、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在集体合唱中提高审美素养、在音乐文化中提升审美品质。让学生在受到艺术浸润的同时,能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提升音乐核心素养。这样,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引领下进入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文艺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古今中外没有那个文艺家不把情感放在艺术创作的首要地位,情感是开启文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什么是文学的情感呢?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同自己的具体关系的体验,是主体对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反应,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受着人的生理机制和社会经验的制约。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理性的判断,二是情感的体验,判断是种认识活动,体验则是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