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于去年11月28至30日在京召开。这里刊登的一组笔谈文章,是出席这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应本刊约请而写的。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的心愿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而奋发努力。许多媒体坚持用沉下去的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做到体察民意民情,反映人民心声,采写百姓关注的新闻,唱响改革开放、全面奔小康的主旋律。实践证明:新闻工作人员沉下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沉下去”与“活鱼”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熟知的两个词。前者的意思就是深入到基层、百姓中采写新闻。它是我们提倡的“三贴近”的形象化比喻。而“活鱼”则指的是鲜活的、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活鱼”在水中,记者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才能捉住、才能做出诱人的新闻美餐。  相似文献   

4.
今天,网络信息全球化、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渠道无比宽广。有了140字的博客,有了140字的小说,140字的新闻,甚至有了90秒的微电影。有人说,这是"微时代",表达与倾听的门槛双重降低。"微时代"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能让我们如此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变得日益浮躁。  相似文献   

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际上说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作风问题。作风不正,报纸的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这个问题。我们要办好报纸,必须要有好的作风,否则正确的办报思想不能得到很好贯彻,报纸的公信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联系实际学习、贯彻“三贴近”的要求,很大程度在于必须大力倡导编采人员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更好地尊重实践,崇尚真理,加强调研,深入思考,借用一句老话就是要沉下去再沉下去。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才能把报纸这棵党和人民之树培…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黄山市记协组织的1991年度‘沉下去’新闻奖竞赛评选已于日前揭晓。此次新闻奖竞赛活动别出新招,明文规定:既评质量,也评数量,凡参赛者必须有6篇以上‘沉’到农村村组、工厂车间班组、商店柜台等基层采写的稿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闻工作的作风,主要该抓什么? 实践告诉我们,以记者工作而论,关键是要沉下去,着重克服“浮在上面”的轻飘作风。 (一) 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巨著《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话说明,要擒“蛟龙”,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要抓住“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必须沉到现实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无所求,但要有所为。现实生活是有所为的母体,政治敏感、意志锻炼、思想作风、知识积累、深入生活,都是有所为的基础。 有一次我到山西朔县采访,与当地群众“侃大山”时发现了一个新闻线索,凭着自己的政治敏感,我先后采访有关人员,深入调查,拍摄了《化庄粮站利用国家粮食差价倒卖国库粮食》的新闻,这条电视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堵塞粮食征购政策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9.
记者要记     
记者要记,这题目可能会被人讥之为正确的废话.其实不然.这是笔者耳闻目睹了几件小事之后产生的“在喉骨鲠”,并非没话找话,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0.
记者要廉洁     
有些新闻记者不能廉洁奉公,是目前社会上颇有非议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到记者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也与能否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有关。因此,一个记者在采访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廉洁奉公,并非生活小节,而往往影响到记者的社会形象、新闻事业的声誉和报道业务,有效地履行崇高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1.
记者要记     
《今传媒》2000,(4)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要产生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就要精心组织报道内容,努力创新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转变采访作风,真正做到"三贴近"。湖州晚报作为一张面向基层、  相似文献   

13.
11月8日,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又来到了。作为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节日主角"记者"们往年或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度过。而今年与以往不同,这个节日他们过得更加充实了。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  相似文献   

1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些名言,都是提醒人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从事新闻工作当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干新闻这一行,光怕吃苦不行,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随时随地准备着为她付出一切。我给自己制订了个采访计划,除非领导有安排,每星期必有两天下基层采访,真正跟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  相似文献   

16.
在《谢觉哉与新闻工作》一书里,讲了这么一件事:1957年夏,北京晚报记者丁浪去参加一个文艺界的座谈会。她坐在夏衍同志旁边,看到一位高高瘦瘦的同志正在发言。她不认识,便细声问夏衍。夏衍告诉她是“藏克家同志”。后来,她只顾埋头记录,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同志发言,她觉得好面熟,但想不起名字,只好又问夏衍同志:“他是谁?”夏衍同志笑了笑说:“藏克家同志嘛!”这使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但夏衍却亲切地问她:“你新到报社  相似文献   

17.
脱贫致富是时下记者使用较多,频频见诸传媒的一个时髦词。然而,记者们在报道这类热点新闻的同时,是否也应关注一下自身的脱“贫”致“富”呢? 笔者所说的贫与富,并非指口袋里钱财的多寡,而是指大脑这个人体“智囊”中的知识存量。怎样使自己成为“富”记者,这里谈点粗浅的认识。 智囊中 知识存量知多少 早在50年代,新闻前辈邓拓就提倡记者要涉猎各类知识,勤学苦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成为杂家。范敬宜同志认为:学养不足,是新闻工作者的大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原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的新闻队伍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一部分记者缺乏写好稿,出精品的意识和工作状态,感到没有什么压力,不肯铺下身子,扎扎实实地采访、写稿,而是浮在上面看材料、听汇报,结果写出的稿件平平淡淡,没有棱角,没有特点,成不了精品也获不了奖。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记者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从提高队伍素质和宣传报道质量的角度出发,目前我们有必要呼吁:记者要有一点压力,要向着多出精品、多出成果、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19.
20.
明代周臣是一位善画山水人物的著名画家,但是他的成就总是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看来读书对绘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新闻写作来说,也是如此。在目前的记者队伍中,缺少书卷气甚至不读书的并非个别人。有些记者很少跨进书店大门,很少能够坐下来读一些书,这固然同工作繁忙有关,但毋庸讳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