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文化决定性力量——知识产权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21世纪的今天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它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幸的是,2007年伊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明确提出今年是知识产权文化年,全国各地要紧扣“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这个中心,全方位地建设、诠释知识产权文化。恰逢“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渐进高潮。为此,我们邀请田力普局长、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人结合地方自身特色,从创新的角度讲工作、谈经验;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多角度解析知识产权文化;邀请全国部分省市教育工作者畅谈创新教育,并介绍部分创新图书,以期从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得到启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21世纪的今天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它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幸的是,2007年伊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明确提出今年是知识产权文化年,全国各地要紧扣“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这个中心,全方位地建设、诠释知识产权文化。恰逢“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渐进高潮。为此,我们邀请田力普局长、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人结合地方自身特色,从创新的角度讲工作、谈经验;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多角度解析知识产权文化;邀请全国部分省市教育工作者畅谈创新教育,并介绍部分创新图书,以期从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得到启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21世纪的今天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它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幸的是,2007年伊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明确提出今年是知识产权文化年,全国各地要紧扣“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这个中心,全方位地建设、诠释知识产权文化。恰逢“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渐进高潮。为此,我们邀请田力普局长、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人结合地方自身特色,从创新的角度讲工作、谈经验;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多角度解析知识产权文化;邀请全国部分省市教育工作者畅谈创新教育,并介绍部分创新图书,以期从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得到启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21世纪的今天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它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幸的是,2007年伊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明确提出今年是知识产权文化年,全国各地要紧扣“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这个中心,全方位地建设、诠释知识产权文化。恰逢“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渐进高潮。为此,我们邀请田力普局长、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人结合地方自身特色,从创新的角度讲工作、谈经验;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多角度解析知识产权文化;邀请全国部分省市教育工作者畅谈创新教育,并介绍部分创新图书,以期从各地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得到启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湖南省着力构建政策法规体系、宣传普及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让知识产权文化在湖湘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创新型湖南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9,(5):20-21
近年来,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而随着产品制造方式和营销的多元化,另一种文化现象——“山寨文化”悄然兴起。源于手机仿制的“山寨”现象,一时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恶搞……有人说山寨文化实为草根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深深地打上了群众智慧的烙印;也有人说山寨的实质是模仿,是对知识产权精神的背叛,  相似文献   

7.
4月26日是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今天创造未来”。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为此发表了题为“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说,“世民知识产权日”是田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议,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35届系列会议一致通过而设立的。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温家宝指出,知识产权制度诞生几百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奥有划时代意义的重…  相似文献   

8.
"王老吉"商标纠纷案以"王老吉"回归广药怀抱的结局告终,最受伤的是"王老吉",一个著名品牌倒在了我们的商业文化上。"王老吉"这瓶"品牌清醒剂"向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将自己的知识产权用法律保护起来,注重培育自有品牌,遵纪守法,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 知识产权文化是伴随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而孕育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它首先产生于欧美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较早的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形成,知识产权制度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法律精神已融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知识产权文化已成为其民族及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既懂得尊重自己的知识产权,也知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今天,当研究日本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落后于欧美近20年的原因时,除了政治因素外,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文化上讲,知识产权尚文化是个性文化,而日本压制个性,欧美则崇尚个性,美国并将此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日本文化决定了很难引导知识产权战略,只能跟进,包括在技术产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任何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观念的文化沉淀,而无论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还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不能逾越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土壤,确切地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的土壤。虽说当下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关于知识产权认识的主流。但毋庸质疑的是,这条刚刚开辟的新路更需要行人充分珍惜、共同建设,只有晓之者深,才能应之者众。  相似文献   

12.
在"崇尚创新精神,保护知识产权"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个为全世界创造者专门设立的节日,注定要为世人所瞩目.每年的4月26日,全世界创造者和知识产权工作者都会因为这个节日的到来而感到无比自豪.为创造者鼓劲,为创造者维权,是设立这个节日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的实质,体现的是对人、对人权的尊重,是对人创造力的尊重。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对创造的保护,对创新的保护。表面上来看,知识产权似乎保护的是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这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知识产权文化年。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而言,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就是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年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遵循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力求创新,推进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政府在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两个层面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和建设上,都应当有所作为,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应该成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者、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供给者、知识产权文化设施的建设者、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的组织者、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者和尊重知识产权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6.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研发活动、企业整体环境等要素密切关联,基本模式由几个版块有机组成.指导思想:有利于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基本理念:崇尚创新,尊重知识,诚信守法;基本要求:以产品和服务为基本立足点,整体上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领导层重视和支持;基本措施:设置机构和人员,建立规章制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兑现奖励,建立有形的知识产权相关物,每年有固定活动日期等;配套措施:提高员工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保障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卡米尔·伊德里斯博士在第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时说:“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旨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鼓励知识创新”。在我国,今年的“4·26”宣传周开展得更是丰富多彩,全国100多个城市,数百万人参加了今年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由于版面有限,本刊不能面面俱到,虽然只择其一二,但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盛况足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8.
姜国峰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13-116,122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有利于联盟形成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良好氛围,提升联盟行业获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维持拥有核心技术的联盟的稳定。但近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始终不理想。这与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欠缺、知识产权尊重意识不够、知识产权主体意识存在分歧等因素影响有关。需要从培养观念、形成文化氛围入手,以形成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培育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丰富的共振。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任何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观念的文化沉淀,而无论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还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不能逾越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土壤,确切地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的土壤。虽说当下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关于知识产权认识的主流。但毋庸质疑的是,这条刚刚开辟的新路更需要行人充分珍惜、共同建设,只有晓之者深,才能应之者众。媒体的使命恰恰在于要顺应潮流所需,将某些最有意义的信息,通过某些最客观、最诚恳的视角,快速、准确、持续地传达给社会。是为本刊从此尝试开办"文化版块"的小小动机——一切尚在努力中,敬请读者抱着关注并宽容的心态,轻轻松松地看过来。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现状、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变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现状的对策: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植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