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到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演变历程是精彩纷呈而又错综复杂的。对这一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重点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和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路向与谱系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与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主义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西方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对于丰富和提升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知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析,然后梳理了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谱系,最后重点对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0):49-53,43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后结构主义逐渐兴起并逐渐成为后现代主义运动的核心成分,极大地改变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面貌,对教育研究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后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析,然后重点对后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如何运用于教育研究进行了多层面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在教育研究中采取文化研究的范式和分析方法是当前颇受人们重视的新路向。文化研究路向在教育研究中的突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原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审视这一路向的发展,分析其优缺点,探讨它在未来研究中的转变,对当前教育文化研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结构主义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潮,它以消解形而上学传统为中心议题,其解构策略是以传统哲学中二元对立为主要对象。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观点对教育研究有一定价值。在研究目的上,坚持对教育话语的解构、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微观机制的剖析;在主客体关系上,主张辩证的看待主体的"在场";在方法论方面,秉持"根状茎"和"游牧"思维,引入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研究方法,并强调教育研究者对研究实践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方法论与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呈现出的根本矛盾是叙事模式的普遍性原则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特殊性境遇之间的矛盾。结构主义叙事学提供了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叙事成规,但当以叙事成规去解读具体文本的时候,则不断遭遇叙事作品特殊性的挑战。结构主义叙事学式微之后,后结构主义倾向于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予以探讨,比较多地照顾到叙事模式变化的特殊性。这意味着,当代叙事学已经从传统的诗学研究走向了与政治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上来。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领域,研究根据实证和诠释范式发展出两大研究取向: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根据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理念、内涵及其特点,可以把两看成是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研究就应该尽可能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对远程及成人教育研究,不但可使教学人员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也可协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为远程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两个概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使用偏好.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关系的研究分析,论述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交互使用.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过在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试论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教育者认为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知识并不断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他们在教学上主张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重视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法”。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科学取向是教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由的自为存在。它通过认知教育世界、引导教育生活、创造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价值;借助于问题转化和主客体互动、逻辑自洽和经验证实建构教育理论和关注教育实践。由于固有的“悟性”特质和社会精神使然,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缺乏科学意识,特别是科学精神。现代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倡导和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以应对现代性的挑战。这就要求超越以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借助科学的中介实现教育研究“天人合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中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科学方法是通向科学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的每一次大的突破都与方法的革新有关。在教育研究中,方法论的知识成为获得研究成果的有效工具,现今的教育研究活动逐渐从相对简单、单一的操作发展到复杂的综合运用,有质量的教育科研必然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有能力的教育研究者一定是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走向复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称之为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从存在哲学认识论角度看,两种范式的认识逻辑分别是"是"—"是者"与"在"—"在者"。然而,它们在"语言界限"和"逻辑界限"上都表现出了颠倒与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复杂事物只有通过复杂性理论进行研究。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教育进行再认识可以发现,这两种范式在研究中都存在着难以承受之力。鉴于当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应遵从复杂性研究,做到把教育的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31年-2000年间发表在《哈佛教育评论》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出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由"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的重心转移。以1960年为界,其之前的教育研究特别注重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学科本位"的研究,之后的教育研究则越来越体现出"问题本位"的研究趋势,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政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自然事物的实然秩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应然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的逻辑是通过观测到的“或然映像”推断实然的教育事实,发现某种实然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随之发生的实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对实然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设计更加合理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教育实证研究离不开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实证研究提供事实支撑。教育研究应该保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张力,既要以教育目的与理念为指导开展实证研究,也要开展关注本土现实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