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一个原子和一群原子一个氢原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个可能的定态上.对于一个氢原子,由某一个定态跃迁时,每次只能有一种跃迁.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就可能同时出现多种跃迁.例1有一个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中的氢原子,在它向低能态跃迁时,最多可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分析可能的跃迁有  相似文献   

2.
1.发生跃迁的原子是一个还是一群? 例1 有一个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3的激发态,则该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几条谱线.其中频率最低的光的波长为多少米.在图1中标出. 解 (1)2条.3→2,2→1.如图  相似文献   

3.
氢原子的跃迁是"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一节的重点内容学习应注意以下五个不同.一、应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跃迁的不同一群氢原子就是处在n轨道上有若干个氢原子,某个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从n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产生一条谱线;另一个氢原子可能从n能级跃迁到某一激发态,产生另  相似文献   

4.
氢原子的跃迁是“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一节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学习应注意以下五个不同.一、应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跃迁的不同.一群氢原子就是处在n轨道上有若干个氢原子,某个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从n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产生一条谱线;另一个氢原子可能从n能级跃迁到某一激发态,产生另一条谱线,该氢原子再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再产生一条谱……由数学知识得一群氢原子处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学习"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一节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应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的区别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在学习“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一节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的区别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 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 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 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例1  有一群处于量子数 n=4 的激发态中的氢原子,在它们发光的过程中,发出的光谱线共有几条?解析  对大量氢子跃迁时发出的谱线遵循组合规律即C2n,对于本题n=4故C24=6.例2  有一个处于量子数 n=4…  相似文献   

7.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把量子观念引入到原子系统中,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光谱,是经典物理向量子力学过渡的一个跳板,也是今后学习现代物理的基础.原子的能级跃迁及其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是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卞志荣 《物理教师》2002,23(8):47-47
1 区别原子跃迁和原子核跃迁 .原子是有不同能级的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即产生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伦琴射线 .但由于原子能级间隔只有几电子伏到几千电子伏 ,而原子核的能级间隔为兆电子伏的数量级 ,比原子的能级间隔大得多 ,所以原子核跃迁时发出的γ射线能量比伦琴射线大得多 ,波长比伦琴射线短得多 .2 对氢原子跃迁时吸收能量的认识 .氢原子与光子和实物粒子的作用是不同 .对于能量小于氢原子电离能 (1 3 .6eV)的光子 ,只有其能量刚好使氢原子向高能级跃迁的光子才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否则不能吸收 ;对于能量…  相似文献   

9.
“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是新教材“量子论初步”一章的重点,也是各种考试的热点.而对玻尔理论的考查,往往又通过氢原子的题目来实现.因此,本文阐述有关氢原子的能量、跃迁、电离及光谱线计算问题.一、氢原子的几个能量1.氢原子核外的动能:氢原子核外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  相似文献   

10.
原子的跃迁实际是电子的跃迁,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由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在学习"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原子跃迁与原子电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使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向外跃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光照二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实物粒子的碰撞.用光子作用到氢原子上入射光的频率要满足选择性原则(光子能量超过电离能时除外)而实物粒子使原子发生能级的实质是通过碰撞来实现的但很多的教学参考书都普遍认为只要人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两能级的能量差值其动能的全部或部分为氢原子吸收就可使原子跃迁,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下面提出笔者的看法,不正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把量子化的观点带入原子中,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光谱,开始了从经典物理向量子力学的过渡,成为学习现代物理的基础.原子的能级跃迁及其光子的发射和吸收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考查,而学生在解答时常常无从下手.我们只要澄清下面的几个问题,那么这样的题目就都迎刃而解了.1跃迁时氢原子的能量变化氢原子的能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另一部分是电子和氢原子核间的电势能.  相似文献   

13.
九七年化学考纲明确要求学生: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的想象能力。这就要充分调动空间想象能力,将二维图形转换成三维实物。一、对称迁移、巧妙插入:例1.将甲烷分子的4个氢原子互相连接可以构成一个正四面体,下图是一个正立方体,设想将一个甲烷分子放入,碳原子将居于该正立方体的中心,黑球表示已有1个氢原子居于该立方体的一角。请在图上另画三个黑球标示其它3个氢原子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当氢原子与其它原子进行反应时,可形成一系列的氢化物,有离子型氢化物,共价型氢化物,过渡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其化学键也可分为多种,有离子键、共价键、缺电子多中心氢桥键,还有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等等。第一,共价单键。这种化学键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之中。当氢原子与C、N、O、S、P、卤素等非金属组成化合物时,氢原子以共价单键和另一种原子结合,因此又叫共价型氢化物,如H2O、NH3等。还有一种氢化物是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H ,当H 接近其它原子时,能使其它原子变形,形成配位共价键,所以除气态离子束外,H 必定和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如H3O 、NH4 等离子,再与异号离子结合成分子。第二,离子键。形成这种键时,氢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H-离子,与正离子之间靠静电吸引力结合。但由于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很小,形成负离子的趋势低于卤素,所以只有与电正性高的活泼金属才能形成盐型氢化物和复合型氢化物。如NaH、CaH2、LiH和Na[BH4]、Li[AIH4]等。第三,氢键。以氢原子为中心形成的X—H…Y键称为氢键,其中X和Y都是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  相似文献   

15.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其中烃分子里的1个氢原子被1个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一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种类与烃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相等,换句话说,一卤代烃的种类与烃分子中碳原子的种类相等。现就一道例题,分析如何用"对称法"求一卤代烃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处于基态(或较低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能够向高能级跃迁.能量的来源可能是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也可能是从电子、原子等粒子与氢原子间的相互碰撞中获得的能量.玻尔理论中原子跃迁条件hv=E2—E1只适用于光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  相似文献   

17.
题型示例一 :给定结构或模型判断有机物的类属【例 1】 某期刊封面上有如右边的一个分子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A .卤代羧酸 B .酯 C .氨基酸 D .醇钠解析 :观察模型可知 :绿球和绿球相连 ,而且绿球还连接了其他球 ,可以初步推断 ,绿球代表碳原子或氮原子 .再由 5个白球都处于末端 ,且都只与一个其他颜色的球相连 ,可确定白球代表氢原子 .红球既可只连绿球 ,也可一端连绿球一端连白球 (氢原子 ) ,可断定红球表示氧原子 .蓝球连了两个白球 (氢原子 )后再连在…  相似文献   

18.
欧洲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第一粒人造反原子——反氢原子。这个原子带有相反的电荷,一个带正电的电子围绕着一个带负电的质子运转。通常氢原子所带电荷与此相反。科学家首先在粒子加速器中制造出带负电荷的反质子,然后将反质子束射入氙气中,制造出反电子。至少在某种情况下,使一个反电子开始围绕着一个反质子运转,反氢原子就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它是量子力学中少数可以得到精确解的体系之一,以氢原子的解为基础来处理其它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氢原子理论是了解复杂原子及分子结构的基础。氢原子的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带电+e),在它的周围有一个电子(带电-e)绕着它运动。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能是(取无穷远为势能的零点)。V(r)=-e2sr(1)其中e2s=e24πεo,其能量本征方程为(-h22u2-e2sr)ψnlm=Eψnlm(2)能量本征值En=-μe4s22n2 n=1,2,3(3)本征态ψnlm=Rne(r)Yem(0.4)(4)  能级的简并度为n2。式(3)是三维氢原子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于1978年得到一种物质A.A可看作是烃B中的所有氢原子被烃C的一价基取代而得,A遇Br2的CCl4溶液不褪色,A中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只得一种物质.一定量的C完全燃烧时所得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值为1.25.C的同分异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