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 ,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 ,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 ,以致错解 :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 ,以致难解 .本文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1.比较、鉴别的方法比较、鉴别应用于物理解题中 ,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综合性 ,避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增强思维的辨析显微能力 .一些问题错解的产生 ,是由于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思维定势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它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解题,但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妨碍思路的打开.那么,如何突破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一、渗透数学思想,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教材中数学内容的安排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采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主动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某种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消解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选取教学实际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解法案例,进行分析对比,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运用逆向思维简化计算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一些正面求解有困难的问题,反其道而行之,可大大地减少计算量和解题的时间,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徐李叶 《现代教学》2010,(11):62-62
数学解题思维定势是指解题者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解数学问题的实质决定了解题过程,这也是思维定势不断作用的过程。因此,数学解题思维定势广泛存在于学生的解题中。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时仍存在一定的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定势",定势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考虑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和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就会酿成解题的错误.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发展阶段,更要重视思维定势的处理,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思维定势,应采取细致的态度,分析情况,慎重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7.
有些数学题学生在解答时,容易混淆.不易发现自己的解题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那么,学生在解题时,以估算促解,就会思维敏捷,迅速地排除障碍和错误的思维定势,就能促进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利用估算,排除解题障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不少老师抱怨 ,学生解题能力差 ,常常是“望题兴叹”、“眼高手低”、“一望就会 ,一动就错”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分析 ,认为学生在解题中由于存在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 ,缺乏情感交流、缺乏评价意识、缺乏反思意识而引起的思维障碍 ,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原因 ,并设计了一些对策 ,以求教于同行 .1 解题中常见思维障碍1 1 思维定势障碍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但总体来说易影响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因而面对新的问题情境 ,因循守旧、思路狭窄、方法单一雷同 ,使…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玻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习题教学是数学工作者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与主要内容.在习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会抑制解题思路,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构建网络体系、加强变式训练、培养求异思维和注重解后反思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的正效应,注意思维定势负效应的校正.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所带来的困扰,我们选取了南宁市示范性中学和非示范性中学初三学生进行测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初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普遍存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由学生自身和教师等因素产生的,学生普遍受到了知识性、技能性、策略性三大思维定势影响.在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和克服思维定势寻求新解方面,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较优于非示范性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定势思维在解题中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指出,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计例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以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是学生数学解题的主要障碍之一。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心理规律为依据,通过正确引导,克服思维定势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摆类问题谈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杭州外国语学校吕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经历得越多越有效,并且,在新的相似情景中,就会优先使用这一方式,这就是思维定势.在物理解题中,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可加快解题速度,使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维的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思维定势的形成,又要注重消除(或者减少)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二者缺一不可,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后者易被忽视.在教学中归纳题型、题类,及时总结教学方法和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极为有效的,经常这样做就会形成经验,进而形成思维定势.但是,思维定势有时会产生误导,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例如:cosθ/2 2/cosθ求(-π/2,π/2)内的最值.有些同学一看到式中cosθ/2 2/cosθ中的两项cosθ/2与2/cosθ在(-π/2,π/2)内均为正值,就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毫不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策略性定势三种,具有概括性、稳定性、流畅性、迁移性等四个特性,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作用即为这四个特性的表现.在解题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举措.  相似文献   

18.
定势又称思维定式或心向,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能使人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决定后续活动的趋势.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而消极作用则表现在学生碰到新问题时仍用老思路来解,思维缺乏灵活性.下面举几个教学中常见的例子,谈谈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9.
卢惠林 《物理教师》2003,24(12):45-47
现行的习题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一是选相同类型的习题,运用同一知识点教学;二是在每种类型习题的教学时只教学生一种解题的方法.这使学生在处理习题时会产生固有的方式,严重束缚思维的深层次发展.因此,习题教学中应防止思维定势的形成,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广开思路,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目的,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下面就谈谈在习题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是指运用过去已有的经验,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心理现象.鉴于化学知识的“散”、“乱”、“杂”的特点,在知识的整理,特别是在综合复习及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均有形、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着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思维定势可使学生在解题时表现出习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