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以书为本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1995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目的在于使图书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图情优势互补,提高工作层次,提高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3年的实践表明,确实是起好步,开好头。但是要实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目标,完成“上海的重要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两大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图书情报工作者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开创图书情报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仅3年,没有丰富经验,但在管理实践中却有些实际感受,也作了一些思考,在此仅对以书为本与以人…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职业道德——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观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自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代表着世界图书馆文明的先进的西方图书馆理念就已经开始流入中国,自清末新政时期公共图书馆运动在中国兴起以来,中国的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也已经迈过了百年坎坷与辉煌的历史,但是,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始终无法在本质上真正地实现图书馆事业的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杨文祥 《图书馆》2005,(2):10-12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5.
王虹 《兰台世界》2007,(1X):71-71
和谐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文化精神。和谐意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基础,维护和谐关系是“以馆员为本”实践的重要内容,这一理念的实现有赖于和谐的运行机制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2005,(5):120-120
为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倡导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理念,缩小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以建立一个信息公平和信息保障的制度,本刊特以“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为题开展征文活动,特辟“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专栏,陆续刊登征文文章。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风貌,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和职业修养,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一种精神体现。文章通过列举图书馆懂书爱书、不懂书不爱书的诸多事例,最后归结为图书馆精神就是“懂书、爱书精神”。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性,揭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内涵——“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并进一步探讨实现“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关系,提出21世纪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本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的理念,重新审视图书馆环境文化、管理模式、藏书结构与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最宝贵的经验是图书馆精神的内在动力和推动作用 ,它也是实现 2 1世纪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思想基础。要开展弘扬图书馆精神的活动 ,加强思想建设 ,激活智力资源 ,并做到 5个结合。参考文献 10。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宣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展新图书馆运动,积极推动图书馆权利研究;同时,在实践层面,我国图书馆界深入开展基层公共图书馆调查,积极组织志愿者行动,连续多年为基层图书馆管理者开展义务培训。新图书馆运动使公共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等理念根植于我国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图书馆立法历程的角度,分析了制定图书馆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界定了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旨在为即将制定的统一的图书馆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图书馆形象塑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图书馆建筑的外观,内环境、装饰与功能布局,技术与设备等七个方面对新世纪图书馆建设的形象进行论述,探讨新世纪图书馆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We live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an increasingly global society, knitted together by pervasive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and driven by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new knowledge. It is a time of challenge and contradiction, as an ever-increasing human population threatens global sustainability; a global, knowledge-driven economy places a new premium on workforce skills through phenomena such as off-shoring; governments place increasing confidence in market forces to reflect public priorities even as new paradigms such as open-source technologies challenge conventional free-market philosophies; shifting geopolitical tensions driven by the great disparity in wealth and power about the globe, national security, and terrorism. (Friedman, 2005 Friedman, T. 2005.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s, and Giroux.  [Google Scholar]) Yet it is also a time of unusual opportunity and reason for optimism as these same technologies enable the formation of new communitie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better able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our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图书馆职业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图书馆工作范式变化的主要内容、图书馆职业的变化趋势、新的工作背景下优秀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评价标准的变化等,探讨图书馆学人才的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图书馆变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提出21世纪图书馆进行变革的思路:①坚持理论创新与业务创新、发展创新并举;②从“能做什么”到“应该做什么”是图书馆变革的出发点;③要真正树立“读者为本”的思想原则,并确立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图书馆文化竞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21世纪图书馆的竞争是图书馆文化的竞争,探讨了图书馆文化竞争的含义、内容和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图书馆的十大变换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敏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39-43,47
分析数字革命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指出图书馆已由自动化管理的时代迈向变换化管理的时代,并提出图书馆的十大项变换化管理范畴,作为图书馆管理2.0概念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Less than a decade into the 21st century, perhaps it is more fitting to describe library automation as approaching its 80th birthday, is a time to look back and carefully measure moving forward.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punch card circulation system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1936, through the advent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MARC record, and following the ebb and flow of nearly 75 different library automation vendors, library automation has come a long way. For some, however, it has not come nearly far enough. If one were to stop the history of library automation in the mid-1990s and wish away the dominance of the Internet, libraries and patrons might have been quite content with the state-of–the-art as it existed 15 years ago. But wishing away the Internet is like envisioning a world without electricity and indoor plumbing; as such, that 1990s library automation summit is now a plateau from which many library technologists and futurists can see no launch pad to a next-generation of library software and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