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试图从民族的社会化背景包括民族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文试图从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民族文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文章分析了汉语四字格成语与俄英成语之阅在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差异、动植物、数字和颜色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在“信”、“顺”和“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语成语四字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语言实践中,成语的出现率相当高,而且绝大多数成语都是四字格的,这种语言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原因,同时也有着汉语自身的原因。本文拟对汉语成语四字格的有关问题略述管见。一、汉语成语四字格之成因首先,从汉语语法上讲,四字成语内部可组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关系。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众多的成语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因此有一大部分四字成语的四个音节都是单音词.换言之,也就是成语的四个音节基本相当于四个意义单位.就汉语语法讲,四个意义单位可以组合成多种结构关系,这种多…  相似文献   

5.
人们以四言形式为准则 ,采用径引原文、概括故事、删节或增添词语的方式 ,将成语凝固在四字格中。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成语的考察 ,说明非四字格的成语实在是微乎其微 ,因而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的结论。由于汉语成语存在着四字格化的强烈趋向 ,在鉴别熟语中成语与非成语时 ,语素组合的长短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汉英成语的对比,结合汉语四字格成语特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提高英译汉水平,优化译文质量出发,举出若干译例,并通过对例句的翻译分析,提出在英译汉中发挥汉语“四字格”词组和“四字格”成语优势,借助其节奏感使译文更加优美。  相似文献   

9.
论四字格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一种熟语,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汉语的成语,它的普遍格式是四字格。从汉语成份产生和发展看,其总趋势是四字格化。成语四字格的节奏美和旋律感,形式的整齐均衡,结构的简明性和多样性,作为组织成员的双音词的不断使用和单音词与单音词相结合的双音化的特点,精炼性和形象性的表现力,这些就是四字格之成为普遍形式的牢实的基础和合理的内在原因。 (一)四字格化是汉语成语产生和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成语的缩略形式.亦称“简缩”或“省作”.一般是非四字格成语简缩成四字格成语。如“翻手为云覆手雨”→“翻云覆雨”.“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但“四字”不是成语的终极缩略形式.四字成语还有缩略成二字的。不过,二字的成语缩略式一般不把它看作成语。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使语言精练,使语言形象生动,还可以丰富充实口语词汇。”(王力《中国成语大辞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就成语的形式而言,多为四字格,有些成语的省写形式却是二字格。二字格成语是由四字格成语简化而成的,如“砖引、抛砖、引玉”是“抛砖引玉”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四字格”角度论述了成语的基本性质,梳理了其基本类型,并指出了人们在运用成语时应注意一些细节,旨在规范“四字格”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13.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北京密云师范学校季宝金1、从构成的语素来看,成语四个语素居多,也叫“四字格”。例如,星罗棋布、胸有成竹、前车之鉴、锦上添花等。也有少数非“四字格”,如,百闻不如一见等,而惯用语三个语素居多,也叫“三字格”。例如,泼冷水、开小差、抱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明确了成语的含义,英语和汉语成语的区别,翻译成语的方法,英汉四字格的翻译,以及翻译成语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同方言中有许多惯用语性的四字格,这些四字格惯用语与四字格的成语有相同的平仄搭配形式,把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四字格(包括惯用语和成语)平仄搭配的一些规律:平平仄仄是一种主要的搭配形式;声调搭配拗者占少数;变式更符合自然语言的习惯。大同方言四字格惯用语平仄搭配与四字格成语搭配的不同又可以看到"×平×仄"是四字格一中主要的形式,这种格式更符合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形式上看,成语基本上是“四字格”,惯用语大多是“三字格”。这不只是一种音节的选择,也是文化上的一种选择。“四字格”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文化中的“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而“三字格”则比较通俗,易在口头传诵。《三字经》等之所以选择了“三字格”这种形式,就是因为它短小、通俗、易于传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成语丰富多彩且被广泛使用.文章通过对5446条成语的定量分析,发现无论是其“四字格”的基本形式,还是语法结构、语义结构都呈现出鲜明的均衡对称性.了解和掌握成语的均衡对称性,有利于加深对成语中词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于海飞 《海外英语》2011,(6):199-200,205
"四字格"是汉语中特有的词语组合现象,它不但包括成语,还包括一些非固定的四字结构。该文介绍了汉语四字格在英汉翻译中的的运用策略、使用优势和注意事项,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语的结构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深入认识汉语组合的规律。以“一”字开头的四字格成语结构关系复杂性的特点在成语系统中很具代表性,其内部结构形式和语法关系复杂多样,外部句法功能和组合情况灵活多变,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互相制约和影响。要解决成语结构分析的难题,需坚持顾及语源、参考语义、考虑词性、着眼构型等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从外国留学生学习成语的角度出发,针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出现的127条“四字格”成语进行分析,并结合留学生的使用偏误,初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