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吹熄,这时烛芯冉冉升起一股“白烟”。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顿时燃烧起来,使蜡烛复燃,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通常所说的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应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 .两个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因此 ,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 ,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灭火 .同学们想一想 ,以下两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 ,蜡烛会熄灭 .(2 )油锅里的油不慎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火很快熄灭 .答案 :(1)降温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 )隔绝氧气 .三层火焰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三化学"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存在几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实验改进,可使实验更简单、更环保、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辨点”作为“三点三路”教学法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有如一部好乐章的序曲,在“三点三路”教学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路”无疑是“上路”、“识路”、“拓路”的必由之“路”,而“辨点”则是“探路”的最佳办法。然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开课时只搞了一个激学游戏就算完成了辩点探路的任务。这种以激学代替辨点,学生无点可辨、无路可探的现象说明这些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辨点”的含义,没有掌握指导学生辨点的方法。所谓“辨点”,就小学数学而言就是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或观察、解答老师设置的题目(辨点题),初步分辨…  相似文献   

5.
运用“带学三点法”和“帮学三点法”进行职校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杆”的平衡是静力学中常见的模型之一,其一般问题的求解要用到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但有一类常称“三力杆”的平衡,在解决有些问题时可化受力“杆”为受力“点”,从而只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即可。 所谓“三力杆”,指的是杆状刚体只有三点受力(注意不一定只有三个力)且各点受力满足:①在同一平面内;②互不平行。由于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非平行力平衡时,三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所以,“三力杆”要平衡,三点受力“必共点”,这就是化“杆”为“点”的理论根据,或叫“三力杆”的平衡条件,具体运用步骤为: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3,(25)
一更:"咚一咚!"晚上七点,一慢一快,连打三次. 二更:"咚!咚!"晚九点,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 三更:"咚一咚!咚!"晚十一点,一慢两快. 四更:"咚一咚!咚!咚!"子夜一点,一慢三快. 五更:"咚一咚!咚!咚!咚!"凌晨三点,一慢四快,由慢到快.  相似文献   

8.
对蜡烛实验进行整体化、系列化、趣味化改进,如“石蜡密度与溶解性”实验、“烛芯作用”实验、“点石蜡”实验、“温度比较”实验等,以此引领学生开启化学之门,认识化学实验属性。  相似文献   

9.
对蜡烛实验进行整体化、系列化、趣味化改进,如“石蜡密度与溶解性”实验、“烛芯作用”实验、“点石蜡”实验、“温度比较”实验等,以此引领学生开启化学之门,认识化学实验属性.  相似文献   

10.
例1 (大连课改区)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三种猜想,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请在下表的空格中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1.
曹建波 《四川教育》2008,(12):41-41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具有非常积极的实践价值。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重要话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有三点必不可少,即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延伸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第一点重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而言,第二点是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目标,第三点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姜有荣 《新读写》2012,(4):40-41
点题的“点”是“点化”之意,“题”是“题旨”之意。记叙文中的点题,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在记人叙事水到渠成之时,升华情感,深化主旨。点题不失为记叙文写作“添彩”的妙招,但真正要“点”得精妙出彩,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宜”“三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小三角”研究和“三平面”研究的不同之点,重在阐释“小三角”研究。文章包括四个部分:1.论题导入;2.“小三角”和“三平面”的概念涵义;3.“小三角”和“三平面”的研究思路;4.三点说明。二、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一、四部分实际上是文章的前言和后语。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材中存在三个知识的分化点,即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用语、酸碱盐,容易造成“学困生”的形成。在此,谈谈笔者突破这三个分化点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4321”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三、两个点、一个本”。“四个三”是:三位一体,校为主导;三区共育,齐抓共管;三类课程,有机结合;三个层次,因材施教。“两个点”是指三类课程有两个结合点:实践活动、人文环境。“一个本”是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称“三点”是指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弱点,“三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精髓,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实验教学、作业与检查等教学环节中。“三点”教学虽然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但在备课中  相似文献   

17.
“啪”,又停电了。“能源短缺啊!”,我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找出蜡烛点上,继续做着家庭作业。当我做完作业在整理书包时,发现蜡烛把附近的白墙壁熏上一大块黑印。“咦,这黑烟哪来的,难道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我对此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正巧爸爸回家了,我打算从爸爸那找到答  相似文献   

18.
“啪”,又停电了。“能源短缺啊!”,我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找出蜡烛点上,继续做着家庭作业。当我做完作业在整理书包时,发现蜡烛把附近的白墙壁熏上一大块黑印。“咦,这黑烟哪来的,难道是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我对此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正巧爸爸回家了,我打算从爸爸那  相似文献   

19.
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在教材处理、教学构思、课堂组织上下足功夫,其实这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合过程。定好了教学切入"点",方能有条理地理出教学思路"线";思路清晰了,还需借助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让整堂课丰满起来,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得到"面"的有效铺开。唯有在"点""线""面"三个方面精心准备,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宝琪 《小学生》2006,(11):I0003-I0003
兴与心,音相似,写法意思没关系。兴字五点上下分,心字三点全溅起。有时人们快乐时,两字组词才近意。要问这是哪两字?“高兴”“开心”不稀奇。“兴”与“心”@王宝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