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艳归 《考试周刊》2013,(40):147-147
在元素与化合物的复习中,教师应用分类观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用转化观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用绿色观把物质的制备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尝试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实验现和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3.
元素观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关键观念,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和化学规律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元素符号、物质分类、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四个角度探究培养学生元素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具体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构建含氮化合物转化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形成元素观、转化观、绿色化学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实现了教学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  相似文献   

5.
倪平 《化学教与学》2014,(12):12-15
元素观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观念之一,元素观是通过教材中的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教学逐步帮助学生构建起来的。文章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为例,从温故而知新,引出元素的概念;讨论见真知,得出元素守恒观;联系微观、实际,突出元素物质观;结合元素周期表,探索元素规律观等四个方面谈元素观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只要求物质性质的具体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不仅要求物质具体的性质,还承载着形成学生化学学科观念、学习化学学科方法和培养学生健康情感态度等学科素养的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其功能、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情景激学、问题导学、实验促学、归纳提升等环节设计并实施"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引导学生从价态观和物质分类观角度自主构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知识网络,提炼出相同价态和不同价态物质转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的分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特点,说明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通过举例,介绍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并对实际操作程序进行了探索.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知识体系,能提高复习效率,能有效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的分析,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特点,说明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通过举例,介绍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并对实际操作程序进行了探索。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知识体系,能提高复习效率,能有效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易产生两个感受:(1)知识零碎、易懂;(2)解决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有关的冋题时易出现错误。在高二备考复习中运用单元分类教学法,通过对单元知识进行再加工、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以分类为基础的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就能有效提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或复习效率,本文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对高中化学单元分类教学目标的整合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3):75-76
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与以往有很大的改变,本文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依单一元素为核心的知识网络,为学生建立关于物质性质的感性认识,建立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为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及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元素观分析工具,对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元素观的组分分布情况各有特点;元素观各组分在不同阶段的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发展均体现进阶性,基于此建构元素观各组分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层级进阶。最后对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3个建议:利用元素观的层级进阶研制教学设计;基于元素观的结构化组织复习课;在教材中显化元素观的层级进阶。  相似文献   

13.
元素观是中学化学学习中的核心观念,是化学学科认识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独特视角。对比3个版本教材的元素观构建思路,结合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水的分解与合成,从元素与符号表征、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元素与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与化学反应等化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视角剖析物质及其转化的实质,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有序理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中新课程首批国家实验区广州市的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说明以分类观为核心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元素观”是化学教育的核心观念之一,充分理解元素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以“二氧化硫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基点,以元素观为核心观念,进行“二氧化硫性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各类试题命题的载体。但由于元素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多样,学生复习过程中常常感觉枯燥乏味、逻辑性差、记忆困难。实际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并非无章可循,复习时也并非要死记硬背,只要寻根溯源,理解物质背后的逻辑关系,就能使复习触类旁通、事半功倍。通过构建思维模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失为元素化合物复习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元素化合物教学不但要重视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还要重视落实让学生经历体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手段认识化学物质,逐步建立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实验探究观等基本观念,并进一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化学的视角感受、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教学中知  相似文献   

18.
魏林 《初中生辅导》2012,(18):35-40
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物理性质,从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加以了解;化学性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了解反应规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应围绕这两方面并加以归纳和分类,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物质分类与转化”是化学的核心问题,以“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例,建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基本认识,从元素的视角看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构建物质类别转化和元素价态转化的二维概念图,整体设计了硫和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0.
基本化学观念就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实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的集合,高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化学学习经验、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科素养形成的基本化学观念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在化学基本观念的视域下,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且形成总观性认知,具体体现为学生主动运用化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一般情况下,化学基本观念可以细化分为元素观、微粒观、物质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在鲁科版"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实验活动,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具有较强实践性与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交流、分析、思考、判断与实践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