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点评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人格健康发展。良好的课堂点评在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推动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课堂点评作为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非可以随意而为之。我们应注意三“宜”三“忌”。  相似文献   

2.
马继红 《福建教育》2010,(3):60-60,64
一节音乐课上得好不好,最重要的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二看学生是否投入,三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到好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课后我们通过对照教学目标很容易判断出来。学生是否投入,我们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情绪。教师的表现是否到位,我们可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读写基本功、教学语言等。这里,我想从“动”的角度来说说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课,这个“动”就是“心动”、“行动”、“互动”。  相似文献   

3.
高祥  陈祥明 《教书育人》2000,(13):28-29
自1999年暑假开始,我校高中物理教研组系统地学习了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理论,并展开了讨论。我们首先领会了尝试教学理论的精神。对培养学生方面,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教师方面,有利于克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法,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对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尝试教学不仅重视智力因素,同时注重品德因素、情感因素、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热情对待学生,有利于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冬云 《中国培训》2002,(12):50-50
一、课堂教学活起来的意义有三: 第一、有利于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相容和情感交流。 第二、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 第一、激活知识,充分运用教师自身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韦鲜紫 《广西教育》2014,(1):22-22,30
“动感教学”是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欣赏评析,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动感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发现,然后让学生用总结的小数的性质代替了数学家归纳的“数学语言”的小数的性质。我对该老师的做法是赞成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经典结论往往使学生很难与生活直接联系起来。数学结论的呈现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们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裂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而学生归纳总结出的“生活语言”的结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教学中,当学生用“生活语言”总结出…  相似文献   

7.
郜书林 《新疆教育》2012,(20):178-178
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数学课堂可以说是由教师、问题、学生所构成的一种动态的三维模型,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由问题作为纽带而展开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互动过程,通过这种师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与情感得到交流、沟通、碰撞,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亲和力,构建绿色、生态的数学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8.
黄金松 《考试周刊》2013,(76):74-7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发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发现”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活动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创设各种有效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从而达到由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活动教学”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教学的向导。正是因为教师角色的转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问”。教师问得恰到好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趣的保持。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探究式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历史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一、教师巧妙设疑,激活学生思维;二、学生合作探疑,教师精心点拨;三、学生探究生疑,教师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2.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解决英语教学成效低的问题,而在“以学生为中心”及其教学过程曲三个阶段中,迫切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相似文献   

13.
“让我们的课堂和谐起来”,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谐”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与学生、教材之间的和谐.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和谐等等。我主要想从三维目标入手,结合一些课堂上的具体例子,来谈谈如何让课堂上的各个细节都操作到位,让“到位”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4.
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更希望在知识的殿堂与任课教师和同学进行教学交往。高校课堂教学应该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相衔接。教学交往是指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高校课堂教学交往有利于面向课堂中的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与专业成长即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来自于教师的高效教学,教师要摒弃课堂中流于表面、重复无用、低级作秀的环节,运用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乐理解新知.具体说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做到三个“求实”:教学目标求实际,教学环节求实效,对多媒体工具求实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陈振祥 《课外阅读》2011,(11):250-251
“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是教师所追求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打造一个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教学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是一种有悖于“布道式”教学的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它要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知识进行知识的自主构建;给予学生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利;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发挥音乐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目前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即:音乐鉴赏、表现与创新之间,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音乐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以及音乐课堂内外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协同效应”是新课标背景下搞好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