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顾茅庐     
宋明明 《小朋友》2004,(2):2004
官渡大战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备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就想找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做助手。他打听到隆中地方有个叫诸葛亮、号卧龙的人,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了不起人物。刘备叫谋士徐庶去把诸葛亮找来。徐庶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只有将军您亲自去请,才能把他请来。”刘备听了,觉得有理,马上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请诸葛亮。三人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一个童子开门出来。刘备说:“我们专门来拜访诸葛先生。”童子说:“先生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三五天,十几天都有可能。”刘备很失望。回家途中,刘备看见一个…  相似文献   

2.
《隆中对》以十分洗练的文笔,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是正面描写。“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以下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躬耕是表面现象,自比管仲、乐毅才是诸葛亮的真正抱负,然而“时人莫之许也”。这就从侧面否定了正面。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然后,借徐庶的口进一步肯定诸葛亮为“卧龙”,再次侧面肯定了正面。可是刘备却说:“君与俱来。”可见,刘备还是不以为然,又从侧面否定了正面。徐庶却说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  相似文献   

3.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人们所熟悉的,但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是怎样为刘备所识?这举荐人才的第一功,应该归于“回马荐诸葛”的徐庶。故后人有诗赞曰:“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诸葛素有大志,在卧龙冈结草为庐,耕读待时,“每自比管仲、乐毅”,常怀用世之心,可惜“时人未之许也”。当时,徐庶被曹操伪造的家书骗去许昌。临行,刘备一送再送,徐庶已去远,刘备仍凝泪而望。忽然,徐庶拍马而回,只为了一件事———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说:“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刘备将信将疑,问徐庶:“此人比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娟 《初中生》2006,(21):52-54
许多同学阅读现代文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拿来一篇文章,费了好大的劲从头读到尾,最后竟不知文章说的是什么.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方法,不知怎样去读懂文章.  相似文献   

5.
读书同做其它事情一样,是需要技巧的。“不求甚解”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不求甚解”源自东晋末年诗人陶渊明自传性短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写道: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不求甚解”四字,丝毫不是马虎、含糊之意,而是指读书不要穿凿附会,拘泥于章句之下,因小失大。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结果,“不求甚解”的诸葛亮在学问和成就上都超过了“务于精熟”的“其他三人”。“读  相似文献   

6.
《草船借箭》一文,结构严谨,构思巧妙,语言精要,文章各个环节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近细读此文,又有新的收获。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历来教学上以他知人、知事、知天象和计算精细上来分析、理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理解,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因为作者在文中还着意从反面即周瑜、鲁肃不知诸葛亮来反衬、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第一段周瑜提出要诸葛亮10天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这表明诸葛亮对完成任务是胸有成竹的。可周瑜却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第二段,写鲁肃以为诸葛亮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是假话;周瑜以为诸葛亮真是造箭,而拟意让军匠们不给备齐材料以拖延时间;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而鲁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成才与襄阳隐士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亮隐居襄阳期间,结识了一群隐士,其中有隐居避乱,养性全身、不肯仕宦者如司马徽、庞德公,有隐居求学,关心时事、后来出仕曹魏的徐庶、庞统等人。诸葛亮与他们交往,深受影响,其成才与襄阳隐士群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大人物,可以说没有诸葛亮便没有“三国”,也便没有《三国演义》。因为在《三国演义》里,三国鼎立是诸葛亮出山后力挽狂澜始得以形成的。诸葛亮不仅在《三国演义》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在我国文学画廊里又是个“绝世妙人”(毛宗岗语)。在他身上,集中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贤相辅助仁君推行的仁政)和人物理想(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最巨大最光辉最理想的知识阶层人物)。可以说,一部“三国”,就是为诸葛亮立传的。这从篇幅的安排上也可见一斑。《三国演义》120回,写97年历史。其中诸葛亮活动时期27年就写70回,而诸葛亮出山前25年仅写34回,诸葛亮死后的44年仅用16回就草草收场了。不仅如此,突出的还在于作者为了  相似文献   

9.
余俊 《初中生》2007,(1):28-30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无论是说话、做事,还是阅读、写作,都需要快速高效,以顺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其实,快速阅读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和徐庶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然而,偏偏这个喜欢泛读、速读的诸葛亮最有学问,更有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上小学的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人们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赶得上诸葛亮的才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佩服诸葛亮。众人的智慧真是厉害呀!这里的“臭”是技艺不高的意思。小孩儿不求甚解,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记住了,还经常拿出来用。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在《读写参考》第9期看到了文章《诸葛亮必败》,读后感觉甚无道理,自己的毛病总往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身上推。今天,我就来驳斥一下“诸葛亮不讲信用”这一观点。先声明一点,此文就像《诸葛亮必败》一样,是据《三国演义》的内容而论的,如果据《三国志》《魏略》等而论,想必大家会拿石头砸我。先说荆州。荆州是东汉末年最大的两个州之一,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一,荆州是军事要地,有着相当好的地理位置。当时,曹操虎踞北方,孙权稳坐江南,而荆州正位于二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曾说:此用武之地。第二,…  相似文献   

12.
徐庶,才学与诸葛亮差不多,水镜先生劝他跟皇叔刘备干。徐庶投了刘备,出手不凡,指挥几千人,第一仗就杀了曹操两员战将,第二仗消灭曹仁25000精兵,还巧夺战略要地樊城。  相似文献   

13.
张颖 《语文学习》2023,(1):14-16
<正>学生梳理完《出师表》的字词注释和文章脉络后,我以文章中最后一句作为思维的撬动点,引导学生重新咀嚼文本,领悟诸葛亮的老臣心。师: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知所言”是什么意思?生:“不知所云”是指不知道说了什么,形容一个人说话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无伦次。师:刚才同学解释的是“不知所云”的意思。这个常用的四字词,恰好就出自《出师表》的“不知所言”一句。不过,诸葛亮是否真的如同学所说的那样语言混乱、语无伦次呢?  相似文献   

14.
求二次函数Y=ax2+bx+c(a≠0)在指定区间[m,n]上的最值,只要分对称轴在区间内,还是区间外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轴定区间动”、“轴动区间定”两种含有字母参数的题型即可.但是在学习了导数内容后,函数的类型变得丰富了,且常含有字母参数,此时同学们就不知如何分类讨论了.究其原因,是未能整体把握给出函数的图象,对给定区问内函数图象的位置分析不透而形成的.下面举例,从整体把握和局部深人两个方面,分析求解这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整体阅读,把握中心整体阅读一篇现代文,先要做到两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关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写作的时间及作品后面的注释等。因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它包括:(一)理清文章脉络,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晓文章每一部分内容是什么,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的关系,它们是如何彼此照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二)在理清文脉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观而约取,归旨摄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对于大阅读而言,看不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二、…  相似文献   

16.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头戏,也是考生备感头疼的考题。笔者以为,散文阅读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解题的关键还在于把握阅读规律,在“读懂”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同顺风行船,定会事半功倍。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发挥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2004年高考全国卷二选取了著…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孔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在三国时期,魏国、吴国势力都大于蜀国,而蜀却能与魏、吴二国抗衡,功劳不在刘备,却在孔明。今日,研究传统文化,怎能不研究孔明呢? 刘备屯兵新野,徐庶(字元直)见刘备,建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天下大计,这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从三顾茅庐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8.
衬托作为艺术表现或艺术构思的一种手段,常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在运用上有正衬、反衬之分。衬托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用其他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这又有两种方法:一是正面烘托,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属于同一类型;二是反面衬托,以哀衬乐,或以是衬非等。《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来共商国是,先有徐庶、司马徽的介绍,后又遇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等人,这些人个个品貌非常,气度不凡,刘备几乎把他们当作了诸葛亮。诸葛亮人未出场,而其才、…  相似文献   

19.
公元 2 2 6年 ,魏文帝曹丕病死 ,子曹睿即位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 ,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到来了 ,决定北伐 ,《出师表》是其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 ,这年为公元 2 2 7年。因为数年后他又上一表 ,为区别起见 ,称为前、后《出师表》。自古以来读者莫不感叹诸葛亮在其中表达出来的誓死伐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精神。古人云 :读《出师表》而不泣者 ,非人也。然而 ,众人却不知这前后《出师表》实乃诸葛亮心病的流露 !(刘备白帝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 ,刘禅要是“不才” ,你可以“自为成都之主”。这话与其说是对诸葛亮的信任 ,不如说是…  相似文献   

20.
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体把握”之后,人们对“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格外重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都有充分的体现。但从目前情况看,也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和运用上的失误,需要加以辨析和矫正。一、“整体把握”的运用失误1.顾此失彼,淡忘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常常看了后面忘前面。这是由于阅读时没有对文章从语篇的角度来把握,捧着文章就读,不看标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