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模式;行为主体更多地体现为隐蔽性、面具化以及模糊性。针对这种现象特提出应对个人信息伦理的策略和方法问题,首先从信息主体的自律入手,也就是主要通过慎独的方式加强道德主体的自律;同时通过法制手段、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外在强制方式来对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规范性的统一。公民道德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内在品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结合体,本质上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因此,自律与他律的双向建构,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道德自律精神培养的必要性道德自律是相对于道德他律而言的。自律尊重人的价值,强调自主、自治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潜能及创造力。自律道德的根本功能是内在制裁,它要求主体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并要求建立良好的内心法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裁决。所以自律尊重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需要,重视发挥人主体意识、智慧和创造力,张扬了人的主体价值存在。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  相似文献   

5.
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道德弘扬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等驱使主体作为来实现的,是道德主体理性的自觉、自愿行动。道德需要自律,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中的个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幸福而为自己设置的必然性规则。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道德失范现象加剧,道德规范重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毋庸置疑,在道德规范重建过程中,自律优于他律,因此要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心理生成,使社会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需要而自觉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经过持续的认同行为逐步形成一种道德自律心理机制,进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6.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价值几方面最完美的结合 ,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标准。笔者认为 ,现实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体现当代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理想人格。一、主体性道德人格及其特征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内在的道德规定性 ,是主体所具有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品格的总和 ,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 ,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的本质特征的价值。如果说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在个体人格上的凝聚与表征…  相似文献   

7.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这种规范实际形成了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约束。而道德约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每个人的自律表现出来的,所以,加强和改进师范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重视研究道德规范是如何通过每个学生的自律而实现的。在师范学校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有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各自的道德自律过程,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起作用。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道德自律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学校道德教育,我们不仅要加强道德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律规范,而自律就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所以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培养乃是进行道德自律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手段。心学理论由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体性、自觉性等内涵,为我们当前的道德自律建设提供了颇多有益的思想启示,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体人的活力.利益是主体活力的内在根据,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社会舆论、法律规范等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正当利益,运用综合利益机制和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反道德的现象,即"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伪善和道德权利的遮蔽,这些都是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其次,主体性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律,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由是行政主体自由权能的本质要求与社会规范普遍有效性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应该"和谐结果。道德自由是行政主体自律的前提。高校廉政教育应确立和弘扬道德主体的道德自由,在制度安排和道德建设上围绕道德主体的道德自由来展开,这样就必然能促进廉政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离不开主体意识培养和向人本性服务理念的转变.重新理解教育管理的主体性,既要肯定高校的主体性又不能忽视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地位,特别是追求思想主体之独立.体现高校管理的人本性在于主体意识中的自律观念的培养,并最终形成成熟的道德实践主体.因此,教育管理是一项艺术,最终体现的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此意义上,管理的科学性也内在地蕴含了“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德自律能力是行政主体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立法、自我约束的能力。当前社会上所存在的大量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行政人员道德自律能力的缺失。因此,加强对行政主体进行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不失为杜绝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有效途径,并为社会所期待。  相似文献   

15.
一、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内化道德地律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什么是道德自律?自律是相对他律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组成社会之后,基于维护社会利益,保证社会秩序,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阶级社会,有一部分具有阶级性,有一部分又具有全社会性。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一旦认识到某种观念和准则符合人类社会生活上述需要,就会把它作为群体的经验和智慧用道德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由于道德规范是建立在社会利益和需要以及群体经验和智慧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人格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影响力等的综合体现.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等社会实践为道德人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社会实践为道德人格心理的建构提供了土壤;实践加深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实践理性是道德人格形成的道德意志的重要环节;实践反思后形成自律精神是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为仁由己”思想通过道德自律原则体现了主体的自主、自由、自律、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天对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自律对解决网络行为规范问题和形成和谐的网络伦理关系有着独特的意义,并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同。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遵循他律转化为自律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网络主体自愿认同网络规范,以自觉的道德意识对网上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9.
“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良心,靠内心的自省、自觉和自为,来调节自己,丰富、发展和圆满自己的言语、行为。故道德自律不是靠外部强制性,不是个体的人屈从于外界的控制或压力,而是尊重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强调自主、自觉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和创造力,升华为人的存在价值。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伦理传统思想史上,“居敬”既是一种传统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要保持的一种持久的心态。“居敬”在本质上是敬畏伦理的必然要求,它既基于主体对普遍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基于主体对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敬畏。在道德价值被蔑视、道德信仰被忽视的当前社会,德育应当以“居敬”为中心,实现修养论德育的当代复兴。从而构建起一个因敬畏而自律的道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