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以传播学淡化或否定电视宣传的喉舌作用;用一种虚伪的中性的所谓电视是多功能、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回避电视这一现代化宣传工具的阶级性与政治倾向性。在电视专题典型报道中掺进许多“杂质”,冲掉电视宣传的指导性作用,冲掉典型报道的楷模作用。这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的反映,不得不令人深思。故笔者欲结合当前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以传播学淡化或否定电视宣传的喉舌作用;用一种虚伪的中性的所谓电视是多功能、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回避电视这一现代化宣传工具的阶级性与政治倾向性。在电视专题典型报道中掺进许多“杂质”,冲掉电视宣传的指导性作用,冲掉典型报道的楷模作用。这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的反映,不得不令人深思。故笔者欲结合当前电视专题节目中典型报道的“杂质”问题进行一些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03,(5)
日前,以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蔡尚伟副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课题《电视创新与西部文化的现代化—兼论加入WTO后西部电视的发展方向》通过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这是有关西部电视的第一个国家级课题。《电视创新与西部文化的现代化将通过理论界、实务界的密切合作,在广泛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传播学、文化学、统计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思维科学等不同的视角,运用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方法,对西部电视及西部文化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交叉综合研究,意欲对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西部电视的文化特征作一次全面反思,厘清一些可能阻…  相似文献   

4.
今天,各种现代化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台如何在竞争中发挥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收视心理需要,赢得受众的信赖和支持,至关重要。研究2005年两档火爆全国荧屏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电视创作界,还是电视理论界,有两个概念经常混淆,有两个片种较难区分,这就是“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有时电视报上明明刊登的是“电视纪录片”,而收看时屏幕上却又出现了“电视专题片”的字样;有时明明接到的是“电视专题片研讨会”的通知,待到会场看到的却是“电视纪录片研讨会”的会标。难道,“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纪录片”,那为什么同一片种会有两种称谓?如果“电视专题片”不是“电视纪录片”,那为什么两个片种又经常混同?由此可见。“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这两个概念亟待理论的辩析和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6.
电视作为最年轻的媒介,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对世人产生挡不住的诱惑.然而,当前电视人中有不少电视人,连电视ABC都不懂,而盲目地从事电视节目的制作,这不免引起电视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落,观众看着骂着,不停地换频道,总找不到适合自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潮流电视"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创办的一个面向18~34岁青年人的商业电视频道,主要向电视观众提供非虚构的短片节目.其独特的运作方式是为青年人服务、由青年人支持、与青年人合作、给与青年人电视媒介的参与权力,把青年人自己制作的视频节目,搬到"潮流电视"上播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创新型的"潮流电视"模式,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探讨web2.O发展成为TV2.0的进程,在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为我国媒体的资源整合、媒体融合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作为临界点,之前大陆电视有着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受严格的行政指令控制,节目形态较为正统,话语生硬单一.之后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和消费社会来临的新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流地位,并裂变成大众文化、主导文化(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和高雅文化的三足并立新格局.在这种一分为三的新的文化格局中,大众文化是作为主潮兴起和存在的.”①尤其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有了通信技术上的支持,有了电视观众的分化和其不同旨趣之间的博弈,大陆电视终于冲破藩篱,跨上了大众文化的高地.谈到大众文化,人们可能想到诸如“商品化”、“产业化”、“媚俗化”、“感官刺激”、“身体狂欢”之类的语汇.当然这忽视了大众文化的积极因素,像“对抗极权话语”、“重塑新型文化”以及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励志故事等.但总体来看,这些语汇很大程度上概括出了大众文化的特征.作为现代化传播媒介,电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因此有学者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李良荣曾在公开场合讲过“电视生来为娱乐”,这一定让很多抱着电视理想主义的人不高兴,但其观点相当富有洞见,当今电视荧屏上的内容便是最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限娱令”和“限广令”的出台给当前的电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重磅打击”,本文将从电视功能的平衡、节目的创新及长远效益三个方面浅谈电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12月9日在成都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10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对“美”的追求董石才电视每天都在传递着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电视台节目主要包括新闻、专题和文艺三大类,可以说这是电视台节目的三大支柱。专题、文艺节目包容着审美的要素,如风光名胜、名山大川、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冬至时节,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创立的首届“中国电视掌声·嘘声”发布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开幕.这一活动是针对过去一年中国电视媒体的公共事件报道和节目传播,以“掌声”和“嘘声”的方式,表达传媒学人独立的立场、独特的发现,独到的评论,发出传媒学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选择、专业判断与学术观点.掌声,意味着认同与致敬,更表达了一份诚挚的褒赏;嘘声,意味着批评与提醒,更表达了一份深切的关注.两者共同传递着传媒学人不变的坚守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一种节目形态,深入剖析其人际交流的基本模式,有助于我们把握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平台上人际传播的基本规律.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任何存在着社会关系的地方,都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社会人际交往无疑也不例外.以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为基本形式的电视人物专访,同样也承继了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样态--合作与冲突.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所阐明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党的整个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两个体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电视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类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必然和必须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要  相似文献   

15.
黄逸秋 《传媒》2006,(12):55-5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处于转型之中的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观众日益饱和、频道激增,电视媒体在数量上的竞争已经失效,而在品牌上的竞争日渐突出,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活动营销作为媒体新的发展策略,正逐渐被媒体经营者所认同.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6.
王淼 《记者摇篮》2009,(2):51-51
写好、拍活电视经济新闻的关键是把握受众心理,接近现实生活。电视,是现代化的形象化宣传教育工具,具有其他传媒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强,经济新闻在整个电视新闻宣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视传播的经济新闻更鲜活,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向导,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许多热爱民族艺术的有识之士,为了繁荣与振兴戏曲艺术,花费了大量心血。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电视这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具有十分强大的威力,于是提出了“戏曲与电视联姻”选样一个口号。不少人把繁荣戏曲的希望寄托于电视,也有人断言,振兴戏曲的出路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视知识分子”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批评电视固有的弊端时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出场语境既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霸权盛行的一个表征,又是知识分子如何在坚守学术理想和学术操守中与时俱进的一个深刻命题。提高电视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力度的关键之一,恰恰在于应该给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在电视上出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这一影响最大的公共空间,将学术话语变为电视话语。研究“电视知识分子”问题,应当坚持从社会经济关系中找出其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原因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孙华  蔡尚伟 《新闻界》2005,(3):94-94,96
本文作者此前提出的“西部电视特区论”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其中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西部电视特区论”即等靠要思想。本文从剖析将两者等同的认识误区入手,通过对“西部电视特区论”这一观点产生的环境、“西部电视特区论”的核心与特区精神、“西部电视特区论”与两个大局论的关系逐一进行阐释,以澄清西部电视发展理论中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实践长时间“矛盾性”存在是现实的学术难题.要想合理探究民生新闻的发展走向,需要正确认知民生新闻的本质规定性.本文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但可以填补民生新闻实践和民生新闻认知的缺失,而且可以为民生新闻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日常生活批判视阈下重新审思民生新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化新闻传播方式,让其拥有了基于社会转型的、“人之现代化”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