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在职新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要对新闻专业深入学习和研究,对我这样一名非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在有些难。就在这时,我有幸结识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年过六旬的新闻爱好,从事业余新闻写作40余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稿件2000多篇。有人问我有啥写作诀窍?我的回答是:“长年耕耘自见功。”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闻与写作》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坚持阅读贵刊10年了,从中受益颇多。在此,我真诚地向《新闻与写作》道声“谢谢”!  相似文献   

4.
从业一年来,我从一名新闻的门外汉,到初步掌握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再到能写出较为满意的新闻作品,其中的收获,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能说尽的。在这里,我简单地归结为两个词:收获和疑惑。收获,是自己一年来,  相似文献   

5.
从业一年来,我从一名新闻的门外汉,到初步掌握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再到能写出较为满意的新闻作品,其中的收获,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能说尽的。在这里,我简单地归结为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从1996年开始,每年都有10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多年的写作生涯让我体会到,一名通讯员除了勤奋、好学外,还要紧跟时代节拍,对眼皮底下的新闻要敏感。  相似文献   

7.
我是1997年12月退伍离开部队的,作为一名跳过伞的特种兵,我爱好写作,业余时间常通过阅读《新闻与写作》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和弥补我看书少的遗撼。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能写会写是新闻工作的必备条件。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在新闻写作中要把握好分寸,是对新闻工作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写出好作品的先决条件。结合本人多年的写作工作实践,五种形式请笔友切忌。  相似文献   

9.
我有幸与《新闻与写作》结下了志同道合的好缘分,有许多文章令我深长回味,常看常新。她是我工作中的好帮手。我原是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10.
那卫华  顾宇 《新闻传播》2010,(4):121-121
作为一名在小地区范围内工作的记者,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我们所报道的新闻免不了要有一些模式化,时间久了,受众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为了不断提高新闻质量,丰富新闻内容,使其更具社会价值和指导作用,我认为新闻写作应在报道形式和报道方法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归纳起来,即要在新闻稿件的求新、求变、求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6):69-69
每每捧读着自己厚厚的剪贴本,抚摸着胸前那闪光的军功章时,我不禁想起政治处张贵国主任曾用一台凤凰照相机吸引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往事。 4年前的初冬,他得知我喜欢在业余时间里练习新闻写作,就要看我那些从来发表过的新闻稿件。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但张主任执意要看,他仔细地翻看了几篇后,对我说:“不错,基础很好!两个月内必须有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登,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火柴盒’,我也会奖你一台凤凰照相机。” 说心里话,我一直在偷偷地坚持练习新闻写作,可是没有一篇能够变成铅  相似文献   

12.
从学校毕业后.面临的职业选择使我走进了广电局的大门.成为了一个专业记者。通过《新闻与写作》,我学到很多前辈宝贵的经验和做一名职业记者的品德.也掌握了一些写作上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闻传媒行业有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工作,使得传媒行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掌握熟练的新闻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将着重分析新闻采访要素与新闻写作的互动关系,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写作是新闻记者的日常功课。采写出有价值、有意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好新闻,是每个新闻记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如何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使自己的新闻稿件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引起共鸣,应重点把握好新闻语言、新闻敏感、新闻视角、新闻影响"四个基本点"。熟练的新闻语言新闻界的前辈们经常开玩笑说,从事新闻工作,进行新闻写作,学历太高其实是浪费,小学四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过去,由于新闻写作知识不够,新闻信息捕捉不准,投出去的稿件往往是杳无音信,尤如石沉大海。自从1985年下半年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之后,我找到了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童,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意境     
有一年6月,我采访了一名女记者,请她谈采写体会,随后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闻与写作》上。在我的采访本上,最后记了六个字:看唐诗,意境好。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读唐诗对新闻采写有好处呢?后来,我在工作中对新闻中的意境问题,逐渐有了一些认识。有境界成高格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为高格。这话对诗词来说很重要。我们只要看看唐诗、宋词,都会强烈  相似文献   

18.
我与《新闻与写作》结缘,是因为她以前的"史话"栏目,那时笔者还是一名时新闻史感兴趣的历史系学子。虽然每期"史话"栏目刊登的内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初学写稿的通讯员,由于不得要领,致使我所写的“小方块”总是石沉大海。一位有写作经验的好友给我拿了几本《新闻三昧》告诉我:“这就是老师,能帮你入写作之门,好好学吧!”从此,我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仔细阅读,而且是边读、边想、边琢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三昧》中的“佳作赏析”、“践行篇”、“充电乐园”、“灵犀一点”、“笔者自助餐”等  相似文献   

20.
李卿 《军事记者》2012,(1):68-68
10年前.我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毕业来到北京军区某测绘大队制图队.成为一名作业员:两年前。我半路出家.当上了单位的新闻干事。测绘和新闻,一个是纯理工科,一个偏重文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如此。笔者转行才没有太费周折。测绘工作讲究“准确、真实、细致、快速”8字方针,细细想来.这8字竟与新闻写作的要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