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因其思想的先进性及与社会变革的密切关系,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将其学科优势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德育渗透目标,积极探索德育渗透路径,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提升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又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拓展和延伸了专业课程的内涵与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将线上信息技术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政教育效果,将专业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情感、价值引领相结合,培育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现代高校要想全面提升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创新实践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优化改善工作,结合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引进利用教学资源,健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各个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将进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为文科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因为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当代性,所以较同专业的其他课程来讲,当代文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也就具有了相当的优势,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关注这一学科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与课堂艺术都必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发挥学科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当代文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亮点设置与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课堂亮点的设置是使学生掌握课堂…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全球化加剧。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地球村"思想深入人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随着现代化传播技术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是中国文化的承载体,语文教学是中国文化传播的直接方式。时代在进步,文化随着发展不断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融入了社会先进思想,是在继承传统文学基础上的创新。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的重要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展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对互联网技术加以开发利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一是课堂价值迷失对本课程基本价值的挑战;二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教学的挑战;三是多媒体、微课等新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陈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传统与现状,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互联网技术时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要求,以期应对挑战,积极适当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普遍缺失。因此提出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精神现状。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基于此,探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其中: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是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前提;变革教学方式是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策略;参与式教学法实施后的反思结果是,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教学课时压缩、教材陈旧、学生兴趣减退等。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的现代意识、历史意识、文本意识、问题意识;通过这四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文学功能与艺术魅力,更好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使高校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目前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激发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利用该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笔者将结合高校教育活动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很多高校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法主要有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文化和思想多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而言,在完成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同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文章立足于这部分教学工作,探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问题,意在明确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培育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路径。通过实践分析可知,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升人文素养,结合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积极组织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互动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从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融入人们精神培养元素,体现人文精神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灌输文学史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求。要改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可以将文学史当做一幅"地图",教师充当"导游",带领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景",获得对作家、作品鲜活而独特的感性体验。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文学史"地图",而是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充当作家作品与学生的"中介",用自己的"人生"去激活学生的"人生",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既"为艺术"又"为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当代文学诠释的是中国当下人的精神风貌,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关联,关注个体的人的精神成为了作品中常表现的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非常重要,要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学生参与讨论、老师巧妙地引导,用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惑,如何走出困境,是实施改革的重要目的。我们从现象出发,到学理分析,从激发阅读兴趣出发,到回归文本自身,采用灵活多变的"小剧场演出"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的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能力的体现,"写"是中文系学生的一种传统优势,然而在现实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师范生正面临着失去这种传统优势的现实困境。从利用好大众传媒的平台、有效调整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以及从就业方向入手等三个方面整合课程教学,是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文化大众化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现当代文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分析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实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强化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授之以法、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新的形势,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就改革途径和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客信息传递的博客教学建构起"教研创学用一体化"的新型教学伦理,摆脱了传统教学对学生个体本真意愿的遮蔽与过滤,展现了学生创意学习的有效过程,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客信息传递的博客教学建构起“教研创学用一体化”的新型教学伦理,摆脱了传统教学对学生个体本真意愿的遮蔽与过滤,展现了学生创意学习的有效过程,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