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恒主义主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本性,把人塑造成人。如果人性得到充分发展,他就可以理解控制世界的永恒原理,以不变应万变。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教育人学是研究教育如何引导人性生成、升华与和谐的学问。教育在建构人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做人"与"是人"的矛盾、人性自身规定性之间的矛盾。人性的永恒性与历史性,人性的变与不变,人性的复杂性,使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成为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3.
耿风英 《陕西教育》2008,(12):39-39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梁昆 《中学文科》2005,(9):32-32
永恒主义教育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有教育家赫钦斯。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实在”构成,而人性即是人固有的不变的“实在”。它承认人是理性的、道德的和精神灵性的生物,改善人也即是使人的理性、道德和精神灵性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耿凤英 《教师》2008,(16):53-53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当今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2,(4):3
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童心教育"为学校文化核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童心教育"是一种呵护心灵的教育,"率真、关爱、求索"是帝心教育的价值观,率真的性情、关爱的德行、求索的能力是"童心教育"的永恒追求。首师附小有年段群、家长讲师群、学生领袖群、骨干教师群等多个教育群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价值引领,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教育活动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追求人的高尚人格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生命。道德与法治课以加强初中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8.
<正>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笔者曾写过一篇《把学生当人》[1]的"口号"文章。"学生"与"人"有什么区别吗?这绝不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学生"只是暂时的角色,"人"却是永远的身份。谋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8,(4):136-137
<正>《保卫古典教育》是英国教育家和古典教育思想家R.W.利文斯通的代表作。作为20世纪英国最为杰出的古典教育思想家,R.W.利文斯通终其一生都在为恢复古典人文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而上下求索。可以说,《保卫古典教育》一书既是利文斯通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暗含了他终生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写照。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16年,在百年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纳入"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系列之中再次进行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围绕这两大主题,教育将责无旁贷地承负起神圣的使命.直接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和"终身发展教育",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范畴与内容,正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政府与各类教育机构乃至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广泛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读了《永恒的风景》,深感到教育的责任和学校文化精神的真正涵义所在。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就个体而言,人的发展主要是人本的、主体的、主动的发展;就学校来说,如同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一样,其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和创新的因素。诸城一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立足根本,把丰厚的学校文化精神创造性地融入了教育过程,形成了一道永恒、亮丽的校园风景,这道风景丰富的内涵,正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  诸城一中是山东省重点中学,一向以教学高质量、高效益著称,为农村高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我们多次到诸城一中学习考察,…  相似文献   

13.
尼采"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的中心思想,是要追问在这样一个轮回和循环的世界里,人将如何安身立命,即要追问人类面对轮回与循环的态度与决断,要为人类的生活寻找最有根据的理由,给生命以最高的肯定,使人的一生最有意义.它不是一种关于世界是否轮回、如何轮回的知识,而是成为人类思考和行动的准则.这样,"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就不是简单的讨论世界是否轮回、如何轮回的宇宙论轮回观,而是一种兼有存在论和价值论特色的学说,是促进人类整体提升的根本的学说.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技术     
永恒的技术王萍,酉星评雷吉斯所著、大贯昌子翻译《永恒的技术》(不死)与神沼二真所著《高科技与日本的未来》(日本未来)这二本书。目前,社会上有关高科技、最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很多,有的读起来引人入胜;有的却令人乏味。《永恒的技术》这部书,著者是雷吉斯...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着,语文教育的永恒使命是什么,并在不断地执著地追寻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语文教育使命的迷失我对语文教育使命的思索和追寻是从一连串不尽人意的现象开始的: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好多年了,全国上下也搞得轰轰烈烈,可谓一波未  相似文献   

16.
永恒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重要教育哲学流派。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教育也应当永恒不变,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那些永恒不变的内容。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永恒主义认为教会学生读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获得理智的训练。永恒主义认为读书要主动。永恒主义还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女作家三毛撒哈拉题材书写自由、博爱、永恒,吸引了无数读者,曾引起"三毛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精神可以是不朽的,她一直在不断探寻生命的永恒价值,寻求自我实现.她的作品承载的价值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无论何时都具有永恒性.人类的精神奥秘,饱含永恒精神,存在隐秘的不朽性.本文将以《撒哈拉的故事》为例,解读三毛创作中的永恒精神...  相似文献   

18.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接受了中国的禅宗思想,将禅宗思想融于作品创作中。他的诗歌《金色永恒律书》以其独特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被称为"美国版的《金刚经》"。克鲁亚克还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金色永恒律书》以诗入画,以画悟禅,开创了美国禅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爱党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作为祖国的一员,学生应热爱中国共产党,知道中国共产党及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的伟绩,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20.
《野草》是鲁迅献给世界的证词。而《题辞》则是全书的总结之篇,是精髓之作。鲁迅通过"我"、"野草"、"世界"三者的回旋看到世界的哲学。在世界的矛盾之中完成对生命的本质超越,从而对向死而生辩证哲学进行充分的阐释。这一切都预示着鲁迅对世界的永恒、圆满的决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