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非裔文化的代言人,莫里森的小说蕴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发现两部小说中的树木、花草等自然意象对非裔美国人的精神生态深有影响。自然有疗救、慰藉、庇护等作用,是黑人精神的栖居之所。莫里森讴歌了大自然的神圣和灵性,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精神是指各民族自古迄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信念,主要包括:义务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发展精神.生态伦理精神引导人们改变对自然的态度,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从而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研究和倡导生态伦理精神,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内涵,拓展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培育人们对自然的新看法,拓展人们的生态视野;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失衡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也发生在精神领域。《黑猫》《白猫》和《地狱灵猫》三篇关于猫的短篇小说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的精神世界,暴露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呼吁人们重视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人的内在精神生态。只有回归内部自然,才能使处于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中的人类重新找回心灵的诗意栖居之地,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作为生态批评的一个分支,精神生态批评关注的是人自身“内在自然”的平衡,即人的精神生态的平衡。谭恩关是当今世界文坛最受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接骨师之女》是她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挖掘、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接骨师家族的三代女性跌宕起伏的命运。文章从小说中三位女性对爱和自我身份的困惑入手,探析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以期加深对精神生态批评及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伟大而崭新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和引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双向依赖和相互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受自然界及其规律性制约、人应善待和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等生态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方向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6.
汉末魏晋六朝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记载了这个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自由、解放、智慧、热情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从生态美学的视野审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原生态自然和人之自然状态极为推崇,品评人物时喜欢用自然事物作喻,喜欢把人物放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品评,同时,魏晋人也从自然事物中获得了许多人生启示,而这些都很好地阐释了汉末魏晋六朝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下生成的理论精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是对人类内部精神和外在宇宙的绿色忧思。从精神到精神生态的演变和发展是对时代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自然需要这样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的繁衍和进步更需要的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美学生态人与新浪漫精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然保护需要美学生态人。美学生态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是一种新浪漫精神。新浪漫精神和古典浪漫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美学生态人的新浪漫精神不是一味地强调人对自然的感情的移入,而是要立足于时代风貌,让人更多地习惯于对自然的更为古老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抒情与沉思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伦理精神形态,其伦理诉求体现为伦理价值观的过渡和伦理关系的变革。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社会伦理精神现状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呼唤树立新的伦理精神,从伦理根基、格局、场域及评价指标角度出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精神构建。这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生态"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余年,但国内学界对其并未形成一致的理解,使用上显得较为紊乱,更缺少系统的阐发."精神生态"一语的发生、发展历程和使用现状表明,"精神生态"关注人类精神领域的健康洁净,关注作为精神性主体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学艺术是精神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精神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君子是中国人修身的一种境界。君子是仁者、智者、勇者。君子之道体现了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与做人之道的内在统一。中国的君子思想有其内在逻辑,包括君子之学的自然逻辑、社会逻辑、伦理逻辑、哲学逻辑和理论逻辑,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内在精神品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君子精神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君子精神有十大特征:君子独立、君子守正、君子修身、君子知命、君子至诚、君子慎独、君子无忧、君子守道、君子尚止、君子固穷。传承和发扬君子精神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君子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3.
精神损害就是民事主体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赔偿不具有填补损害之功能,而具有调整与抚慰之功能,除这两种功能之外,精神损害赔偿还具有一定的惩罚性。惩罚功能为精神损害赔偿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是尊重自然、环境责任、生态公正等.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是人类从内心对大自然的认可、关爱和善待的意识和观念,意味着人类要认可自然、关爱自然、善待生命;环境责任的伦理精神是人类要为自己对大自然采取的各种行动所造成的后果负责的意识和观念,是个体责任与整体责任、“近距离”责任与“远距离”责任、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的统一;生态公正的伦理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在环境权益与环境义务上的合理分配和恰切负担的意识和观念,包括保护环境人权、代际公正和代内公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生态自然观在当代社会得到了普遍认同;一百多年前的梭罗没有遭遇到生态危机,他的生态观念源自其对精神自由的强烈诉求。梭罗极其珍视自身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要求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愿望生活;同时由己及人,把精神自由诉求外延至自然,认为自然及万物与人一样有生命,有独立人格,有生存于天地不被无谓破坏的愿望和权利,并需要人类的尊重。自然同时是梭罗自身精神自由诉求的重要客体,他热爱自然,欣赏自然,需要在自然中维持身心健康。梭罗的自然观无疑是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的、符合先进环境伦理价值观的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在《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重点关注的是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态失衡这一内在的生态危机问题。小说所揭示的精神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莫莱尔、格特鲁德、保罗、米丽亚姆、克莱拉这五个人物身上,他们在作品中皆以精神悲剧性角色出现。劳伦斯认为,文化修养的差异、支配与占有欲望、健全人格的缺失以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变异是造成精神生态失衡的根源所在,人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抛弃占有和支配欲望,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灵与肉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悲剧的发生,从而达到精神生态的平稳。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告诉我们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同时也会发生在精神领域。人类在拯救地球的同时 ,还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价值取向褊狭 ,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灵魂的苦苦守望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出发 ,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 ,并尝试在精神领域寻找其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变异”和“贫困”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道德上的维系力量和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伦理精神包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公正平等的制度伦理精神,效率公平并重的经济伦理精神,注重协调的伦理精神,以责任意识为基础的自律精神,诚信宽容的人际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西部生态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西部生态小说大多出自西部本土作家或有西部生活经历的作家之手,他们通过小说叙事,充分表现了西部的自然、文化,同时也反映了西部的社会与人的生存状况,作品充分挖掘和表现了西部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在艰苦生活与严酷自然中展现的人的坚韧不拔与斗争精神;为了维持生存和保护生态而体现出的奉献精神与乐观态度;在面对工业化的冲击,对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坚守精神;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寻求突破,进行探索和革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白鲸》主人公亚哈进行解读。精神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科学,专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作者站在精神生态的角度来审视《白鲸》主人公亚哈的精神生态困境,揭露人对自然的过度占用,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危机及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