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德育有助于道德教育回归自由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即增进学生对道德、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叙事德育通过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能够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道德思维品质;叙事德育通过形成积极的道德舆论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其过程中体现出的宽容、民主、平等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会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教材中的叙事素材具有启发与激活、交往与对话、引导与示范等功能;有效地发挥诸种功能,须克服“再叙事”过程中权威型叙事关系的弊端,遵循人性化、生活化、情境性等呈现原则,从引发儿童的道德叙事、促进儿童的道德生长出发,以叙事意图为指引,综合考虑叙事类型、叙事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感恩教育:一种新的德育尝试 德育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化,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所期望的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达到内在的质变效果。这种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但最终都指向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以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那种“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那种注重德育知识灌输的贫乏的道德说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无从体验而让学生失去了热情。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德育教学需要包括三秦文化在内的地域文化叙事支撑。三秦文化叙事在德育教学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历史性解读、批判性继承、全面性创新和实践性超越的叙事路径。  相似文献   

5.
场馆,作为重要的教学补充场所和学习实践场所,其德育价值随着场馆学习的深化逐渐得到彰显。场馆德育有利于破除中小学德育环境隔阂、凸显德育真实情境、增进德育情感体验和落实德育实践教学。将场馆德育落到实处必须进行整体设计:以“通”为前提,打通学校与场馆,融通学科与学科,拓宽场馆德育之路;以“特”为依据,兼顾地方特色、场馆特色、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以“真”为载体,重视真实情境、真实事例与真实问题的运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德育叙事及其课堂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虽然源于文学活动,但它也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日常实践之中,尤其是在德育领域,课堂中的叙事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相比于传统的说教法、榜样法、熏陶法等德育方法而言,德育叙事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的,而不是英雄、伟人或成功人士的道德故事进入德育课堂,这就为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道德经验提供了现实机会。但是,叙事对于德育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新型的德育理念。当代教师只有放弃长期固守的理性化、概念化的德育思路,采取科学的课堂叙事策略,才能收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叙事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德育上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和高校德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德育困境的症结在于目前高校德育停留在道德认知教育阶段,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道德情感,并提出高校德育的出路是从道德认知教育转变为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道德叙事模式的提出背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隔阂,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对大量教育现象的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式,道德叙事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着力呈现中国传统社会教化中道德叙事的历史样态,并深入探究如何,促动传统道德叙事的现实转向,使其为当今的高校德育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个优秀生情感道德的叙事研究,发现那些让同学们羡慕让师长们捧在手掌心的“优秀生”,他们的道德生活也很苍白,道德情感无从释放,道德信念在瓦解。他们无奈、孤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被捧在手掌心,更需要被理解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叙事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德育叙事研究的深入,已经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然而,基于网络的德育叙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叙事视野狭窄化、叙事内容浅薄化、叙事情节虚拟化等弊病,背离了德育叙事的初衷。论文立足德育与网络学习的特点,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德育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难题。从青年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德育叙事的方式把网络热点问题引入德育,充分运用网络上青年学生关注的德育资源,一方面改变以往重德育知识传授、轻德育体验的德育方式,使德育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由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道德叙事:德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是对世界的诠释,是人们引导自己的启明之路.故事与道德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故事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参考模式,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叙事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的途径,学生可以从书本、媒体、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中学习道德知识,更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以及自已对自己的经历的自省过程中做出道德的判断.叙事法为多种价值观冲突提供了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叙事研究逐渐透入到德育研究领域,回归教育生活、唤醒问题意识、反思教育过程、沟通理论与实践成为德育叙事的理想追求。然而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叙事视野狭窄化、叙事主体单一化、叙事内容浅薄化、叙事情节虚拟化等弊病。文章立足德育本真,回归生活教育扩大研究视野,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叙事内容,关注真实教育事件,以促进德育叙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8.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的叙事取向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而且是一种新型的德育理念的体现。其核心就是“对话”。德育叙事与对话德育给我们的启示有:高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必须重构师生关系,正确认识对话教学与灌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叙事德育是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并促进学习者道德成长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入脑入心,增强了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