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广西高校在职正副高职称群体为调查对象,以高校高职称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及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高校高职称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该群体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健康促进的视角出发,了解大学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自制生命质量问卷,对1230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体育人口进行生命质量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维度、社会纬度和环境纬度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男性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心理维度的注意集中状况、独立性维度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环境维度的个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满意程度的影响;女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心理维度的消极感受、自我外形、生活的乐趣等因素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满意程度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进行针对性干预;一些心理因素可能对生命质量总分产生重要影响,应注意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河北省9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生理维度最佳,环境维度最差;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情感体验)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男生的行为意向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女生的体育行为控制感、行为习惯以及情感体验与大学生生命质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高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育途径增加大学生体育投入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促进作为生力军和主力军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通过不同维度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解析,进而在强化教学学术观念及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开展教师教学培训、构建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及激发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活力三条路径开展工作,突破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缺失、助长机制不足、教师评价偏向的困境,是高校教师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合作式校本培训——在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式校本培训是在职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中学教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而进行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旨在通过专家对在职教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咨询、共同设计教案、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活动,达到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校的在职少数民族体育教师(共100名)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乌鲁木齐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数量基本上能满足目前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无一硕士学位者;教师学缘结构单一,99%毕业于新疆本地院校;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科研论文少;教师工资待遇不高,近10年来有95%的教师未进修过.并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漠视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障其生命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尽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了一定探索,但是还没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此,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成为高校教育急需发展和完善的迫切任务。本文以促进生命教育的维度出发,并以大学阶段生命教育为节点,揭示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生命观以及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生命认知消极、生命道德弱化以及生命价值缺乏等倾向以及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弱的问题,这都让高校教育者不得不反思.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来构建生命教育的新载体,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升上海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命人文情怀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等院校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地方高校生命教育内容构成应包括认识生命、生命责任教育、体验生命、生死观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以独立式生命教育课程为主,活动体验式生命教育结合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作补充;师资方面培养专职生命教育师资与提升各科教师生命素养相结合;综合体系方面建立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地方高校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使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珍爱生命、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特点和规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有关量表,自制符合大学生的生命质量问卷,对1260名大学生体育人口进行生命质量的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比较得出:1)男生在心理维度和社会纬度和环境纬度以及综合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女大学生体育人口对自己外形满意度较低;2)男性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性问题满意度较低;4)男性大学体育人口在心理维度的生活乐趣方面满意度较低.结论:应针对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师德建设对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析教师道德素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探讨师德建设在实现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作用,以期真正提高师德建设,改善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关怀生命:我国教师生存现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本位论”下的道德存在和知识存在无法完整诠释教师的主体存在,生命存在是教师主体存在的根基。教师体力、脑力、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以人为本”即教师生命存在作为其逻辑前提。生命教育理应关怀教师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最具体的生存条件,而这种生命关照必然要建立在对教师生存现状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教师素质与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着一系列的尝试。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围绕着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论述,以此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都体育学院教研室建设与评估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研室建设是教研室工作的"纲"。加强教研室建设可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起到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而通过评估的办法则可促进、推动教研室建设。体育院校教研室建设的评估应从教学、训练的管理,教改、科研,师资队伍,教风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体育生活现状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教师的体育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体育生活动机合理并有提高生活品质和改善自身形象的目标倾向;体育生活时间大多在下午或傍晚时分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多;体育生活相对空间较大,但绝对空间仍然紧张;体育生活内容欠丰富,媒介体育信息来源多为电视、报纸和网络;体育生活形式则以小群体和个人自发组织形式为主;影响教师体育生活的主客观因素有缺少时间、缺乏兴趣、锻炼意识不强、缺乏场地设施和组织指导等.  相似文献   

16.
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7.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实现的基点是情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情感语文教学来达到情感语文境界,实现的途径包括教师的激情、民主教学观、优美的教学情境等,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通过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塑造人格及终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时分配在整个课程结构中不合理,较集中在公共必修课领域,师生人文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人文素质水平不高.建议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