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澄(1249——1333年),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人称草庐先生,卒谥文正。是元初中期与许衡齐名的理学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以注重践履和调和朱陆为学之方而著称。吴澄认为教育的作用在变化气质。通过学习,学者可革除先天气质对天理的拘蔽,以明心中至善之性,又能身体力行,动静无违当然之则,这才是实学。而当时的学风令他深恶痛绝,“今之所以  相似文献   

2.
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一本畅销书。它简明实用,然而对某些字,解释不尽准确。例如:把盔胄之“胄”与裔胄之“胄”混为一谈。《字典》第331页写道: 胄zhou头盔。贾谊《治安策》:“将吏被介~而睡。”(被:披。介:甲。睡:打瞌睡。)后代。诸葛亮《草庐对》:“将军既帝室之~。”(既:既然。)  相似文献   

3.
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理气论是吴澄理学思想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文学创作论中吴澄提出“诗文以理为主,气为辅”,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原则,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对吴澄文论的全面考察,试图对这一理论的渊源及价值做出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释“顾”     
“顾”,本义是“回头看”。《西门豹治邺》中“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的“顾”就是用的“顾”的本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隆中对》)的“顾”,意为“探望,拜访”。“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的“顾”,意为“照顾”。都是用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5.
吴然 《语文知识》2002,(7):26-26
先看下列有关“三”的例句,括号中是解释。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三次)——(《出师表》) B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多,很长时间)——(《论语·述而》)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 ——(《论语·述而》)  相似文献   

6.
<正>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诸葛亮“草庐”,谘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占有荆、益,建立霸业的方针,预见了鼎足三分的发展趋势,是为著名的《隆中对》。此事不仅对于蜀汉政权的建立,甚而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然而诸葛“草庐”究竟在什么地方?却至今仍然是一桩历史疑案。  相似文献   

7.
“他没有因为成绩优异,十分谦虚谨慎”——这是一种罕见的病句。而有些出版物多次将《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的“不以”译作“不因”,使全句文理大为不通.犯了与上例同类语病。“不因 A 而 B”,这种否定性的因果紧缩句有以下两种规范形式:(一)相当于“因为不 A,所以不 B”,如  相似文献   

8.
博仔 《湖南教育》2005,(6):16-17
名家小资料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著名的教育家,浙东史学”的开创者。教育思想要点公其非是于学校取士八法学必原本于经术不为迂儒,必兼读史教授诗文重视自然科学力学致知学贵适用学贵独创由博致精摇重视“异同之论”深思与能疑讨论辩难慎重师道  相似文献   

9.
一、说名 草堂,原本茅屋之意。史载东汉焦先,隐于焦山,结草为庐。汉末诸葛亮有南阳草庐。魏晋六朝,僧寺多名草堂,“鸠摩罗什为姚兴所敬,于长安草堂寺集义学八百人重译经本”是也(见《魏书·释老志》)。《梁书·江  相似文献   

10.
“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这是一副尚未发表的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楹联。板桥此作分刻于两块木板上。上联标有“乾隆癸酉仲春”的书写时间,盖有“无数青山拜草庐”闲章一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三四五”模式(校本部),“六导一加强”模式(双环分校),“两心两体”模式(孝昌分校),“导学 助学”模式(大悟分校),“三维互动”模式(云梦分校),“3 1”模式(安陆分校),“123”模式(汉川分校)“3点一线”模式(孝南分校)等八种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这些模式对于基层电大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文】新编隆中对(故事新编、三类卷)某考生隆中。深夜。(太过简单,可适当作些环境描写。)草庐中,侍童明月抱着披风站在窗边良久,心里一直在想:先生的眼神有点怪,是在想白天三人的造访?(作者对《隆中对》扩展开去,增加了“侍童”,便于扩充情节。)“不知明天那三个还会来不?”侍童边问边为先生披上披风。(注意细节描写。)“明日有雪。”先生边说边写一“慎”字于帛上。(造成悬念,但下文缺少照应。)翌日,那三人在风雪中伫候,先生仍执意不见。侍童大惑不解: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胸怀大志,而今这位皇叔亲访求见,这明明是机会,先生却一辞再辞,到…  相似文献   

13.
文人们的书室名,都与自己的志向和爱好有关。诸葛亮在隆中茅庐苦读兵书,关羽在许昌秉烛夜读《春秋》,他们的书室分别叫“读书草庐”和“春秋楼”。李白爱上了庐山青莲谷美丽风光,筑室隐居读书,名“大白草堂”。  相似文献   

14.
李宜蓬 《红领巾》2005,(3):110-113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往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吴澄的理学成就,而对吴澄的人生经历重视、研究不够.吴澄生于宋末,在元初隐居乡间近三十年后,虽三次出仕,但又都很快辞官归隐,这种人生选择是耐人寻味的,从中可以看到吴澄的志趣及其思想,看到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易代之际的思考和实践.研究吴澄的人生选择,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吴澄的认识,丰富对元代文人心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文人行为逻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石附实(IchtskiMinoru)教授(原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交流史。著有《近代日本海外留学史》(1972)、《走向国际化的教育》(1974)、《西洋教育的发现》(1985)、《日本的对外教育》(1989)等。本文是围绕“终身学习”的理念,就“现代教育制度”和未来“学习社会”的问题,结合若干教育文献展开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16.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之"三顾茅庐"中认为:"凡三往,乃见"为"一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并认为"三顾"是"多次"、"再三"、"频繁"的意思。笔者以为不可。应是:"总共去了(光顾)三次(隆中),第三次(哦)这才(在草庐)会见了"。三顾草庐与孔明出山更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一、多元智力理论与课标理念从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简称“大纲”)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我们看到了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教育本质的重新理解(表1)。表1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课程标准比较(以“城市”为例)  相似文献   

18.
吴燕 《课外阅读》2011,(5):91-91
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为了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在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体现了有关德育的内容,并且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都一直在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的提出了有关思想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从中足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一)现状概递进入新世纪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术语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职业技术教育”(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改变为“生涯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这一变更已由今年3月参议院通过的《卡  相似文献   

20.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