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可以说蓄谋已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地爆发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2.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是时,几十万中国驻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命令下,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全国上下掀起了第一次抗日高潮。  相似文献   

3.
杨殿林 《兰台世界》2017,(11):121-125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掩盖其侵略的本质,日本军部以及日本的舆论界一致认为满洲事变的发生是由于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附近的满铁铁路以及为了"维护日本在满洲的权益"而发动的"自卫权"。并且极力表现日本完全是受害的一方,是采取被迫的行动。这样的言论对混淆国际视听,影响当时国联的调查结果,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当今研究那段历史,对于日本的侵华行径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战争、经济等方面,对于其舆论的宣传以及当年为侵略发挥的作用,我们更应该警惕并且深入研究。这对于全面探讨当时的历史真相,对于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以及日本问题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强占了东三省,第二年又挑起对上海的侵略战略,不久就在东北成立了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两年后改称“皇帝”)的伪“满洲国”,使本已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惨祸,促使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大地.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日寇侵占浙江省会杭州,一九三八年初,日寇在杭州城郊乔司对我同胞实行大屠杀,一日之内,遇难者一千八百余人.沦陷青年为了保家卫国,纷纷渡江南来,一部分汇集在绍兴,和绍兴所属各县青年一道加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贵刊2005年第九期刊登了《“九一八”·柳条沟》一文,作者李辉以翔实的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在广西永福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也有一些记载“九一八”事变的照片,同样可以充分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和凶残本性。永福县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东方  相似文献   

7.
东方 《中国档案》2005,(8):15-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叫做“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亚大陆的上空游荡。尽管在战后短暂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法西斯主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希特勒获得无限“生存空间”的野心,墨索里尼对人类最“高统治权”的追求,以及日本首先征服中国然后征服亚洲并最终争霸世界的目标,都无时无刻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特别是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东北,以及1937年通过“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更是拉开了法西斯主义全面瓜分世界的大幕。然而面对魔鬼的利爪,野兽的刺刀,奉…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一·二八”事变与中日航空兵力的发展 抗日战争和空军战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了长达15年的战争。这个时期同时也是军用飞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在中国的战争对于日军尤其是日军的航空部队.成为了技术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10.
吴朗西先生1904年诞生于四川的小康之家。22岁时考入东京上智大学。“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文凭和优渥的官费生待遇,与好友伍禅一起离开日本,准备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11.
虞洽卿,1867年生于浙江镇海龙山(现属慈溪市龙山镇),1945年卒于重庆。他是近代中国航业界巨子,在上海滩上与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齐名。他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早期研究中,他被定义为买办资产阶级、买办资本家;丁日初、杜恂诚在80年代发表章,认为他应是民族资本家。国外有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的资本家、民国时期重要的经济人物、新型的国际绅士等。不管其阶级属性如何,他为抗日救亡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前后,在东北比较有影响的民营进步报纸《国际协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抨击其侵略行径,呼吁国民奋起御敌,热情讴歌守土抗暴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从而赢得了普遍赞誉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敖良飞 《青年记者》2006,(19):57-57
75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作为中国的“国耻日”,这一天应当为所有中国人铭记。然而大多数的地方媒体尤其是报纸,在面对“九一八”这个每年必做题材时,报道被弱化处理了。为什么说是弱化处理呢?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为了抹杀和美化其侵略事实,蓄意干涉我国教育,即开始从事改编中小学教科书。日本首先将东北三省小学课本原有爱国和国耻内容一律删去,改用“帝国德政”教材,并强迫增设国文、修身课程;其次将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增加鼓励宣扬侵略排外及侮辱蔑视中国等内容。为此,1932年3月在国联调查团来华调查日本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坚持“教育为我国内政,有完全主权,不受任何国家干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忆文 《四川档案》2005,(3):42-42
位于成都金河路上的“努力餐”,创建于1929年,这家名店的老板就是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领袖、共产党人车耀先。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虎视华北.北平,这座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黑云压顶,日寇铁蹄的跫音已是清晰可辨!国难当头,深藏于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档案、文献等的安全问题已成燃眉之势.  相似文献   

17.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辽宁抗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构成。对"九一八"新史料的深入研究,凸显了辽宁抗战所独具的典型性、完整性和国际性的特点,进一步弘扬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辽宁抗战精神。"九一八"新史料为辽宁抗战研究提供理论论证的同时,也为建设新辽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极具现实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走近傅作义     
傅作义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蜚声海内外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即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戎马半生,坚定地奉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他虽然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但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愿望。他以“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建立“强盛独立之中国”的爱国思想为行动指南,学习孙中山先生不谋私利、不贪权势、志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品质和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追求真理、择善而从的崇高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他率军英勇抗击日寇,亲临指挥著名的长城抗战和赢得红格尔图战役及百灵庙大捷的绥远抗战,令举国为之振奋。“七七”事变后,他率军参与山西忻口、太原会战,同时亲自组织绥西抗战,威震敌胆,名扬中外。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他遵循孙中山先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遗训,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体察历史所趋和人心所向,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毅然举义,实现北平和平解放,进而又推动绥远“九一九”起义。建国后,他积极参理国事,力促祖国统一,为实现“为国为民”的毕生理想而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9.
孙明经的体育电影在抗战时期占据了区域电影主导地位。他所拍摄的体育电影成为了抗日救亡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孙明经的体育电影对中国电影整体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向苏联提出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苏联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签约,虽然中苏已经复交。1936年,情况起了变化。11月25日,德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矛头直指苏联。苏联感到东西方法西斯的威胁已是迫在眉睫,同时又担心中国向日本妥协,自己更加孤立,两面受敌。遂开始积极主动地调整中苏关系,开始向中国提供军援,以借助中国的力量在东方将日本拖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