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晓斐 《科技广场》2006,(3):119-121
科普常识是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从不同年龄段角度对中国公民在当前科技动态的了解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公民对当前科技动态了解的总体水平比较高;(2)各年龄段公民对当前科技动态的了解水平具有不均衡性;(3)青少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公民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水平具有个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推动,也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作为国民素质核心内容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影响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发展。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中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如何融入全球化并在全球化中发展自己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人,要想融入全球化就需要培养能够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公民,而要想在全球化中很好地发展自己就需要培养具有本国特色的世界公民。而中国高校是培养人的主要阵地,随着与国外高校交流协作的增多,高校学生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结合本国特色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4.
赵子健  陈溪 《科教文汇》2013,(18):1-2,5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如何融入全球化并在全球化中发展自己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人,要想融入全球化就需要培养能够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公民,而要想在全球化中很好地发展自己就需要培养具有本国特色的世界公民。而中国高校是培养人的主要阵地,随着与国外高校交流协作的增多,高校学生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纽带,中国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结合本国特色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5.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简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总结与监测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提供决策依据,经国  相似文献   

6.
《学会》2006,(2):F0002-F0002
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的一次特别的活动——“志愿NGO推介会”,这是由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资助、北京大学青年成才促进会承办的大型NGO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7.
谢兴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177-177,179
每当黄金周到来之际,许多人会利用长假外出旅游度假,在轻松安逸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悦心境,但同时应注意自己的举止文明得体。不要乱扔垃圾废物、乱停车辆、随意进入景点限制区拍照等种种不文明行为发生。去年10月2日,中央文明办与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近年来在海内外一些旅游地发现,中国游客的不文明现象仍屡见不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相似文献   

8.
崔福先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18-118,248
公民意识是民主宪政制度下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我国的公民意识萌芽于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逐渐显现,民国时期公民意识的发展虽有机遇但受到极大抑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意识才获得了实际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56个主要城市的大样本居民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公民使用电子政务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网站绩效对公民使用率的作用。研充发现,公民登录政府网站的比例仍然偏低,接近一半的居民从未登录过所在城市的政府网站;公民的民族、户籍、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婚姻状况、政治面貌等都对政府网站的登录频次产生显著影响,而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公民对所在城市的政府越信任,则越经常地登录政府网站。研究还发现,政府网站及其三个子维度(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的绩效都未对公民使用率产生显著作用,城市的行政级别、人均受教育程度同使用率正相关,人均GDP和人口老龄化率同其负相关,而人[z7规模、人口密度、失业率和互联网渗透率等因素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政府网站使用的理解,并为制定政策推动,厶\民更广泛地使用电子政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关注公民科学素质 提高大众科学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国科协在京发布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表明,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比例比2005年的1.60%、2007年的2.25%提高显著,但是,这一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也就是说,差距至少在20年。2008年,美国的这一数据达到25%。  相似文献   

11.
企业科技文化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科技文化的结构进行辨析,企业科技文化由企业科技价值观、企业科技精神、企业科技伦理、企业科技形象四个方面所构成。在认识科技文化结构各要素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科技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蓉 《软科学》2001,15(2):50-53
本文用实证的方法对西南4省市科技能力逐一做出了评价,并把它们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全国的最高水平进行比较以找出其间的优势和差距,此项研究为西南地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提供了一项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宣  朱坦 《未来与发展》2011,34(2):42-46
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科技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科技进步,还有科技的负面效应。科技负面效应的影响力度和广度随着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呈现急剧增强和扩展的趋势。基于有效防范和消减科技负面效应的考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研发能力日益强大的国情.从风险预防原则及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评价对科技发展和管理的要求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考虑将目前较为成熟的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工具应用到科技评价和管理中,提出科技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概念。并指出开展科技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现阶段极其必要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化是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失信的行为,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莓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信用缺失的合作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强  张林祥 《软科学》2005,19(2):63-65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争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提出了科技人才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探索了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表明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选取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状况、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代表科技投入情况、技术市场交易额增长率表示科技产出情况,基于我国关于3个指标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谱分析对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关系进行研究。单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都有一个主周期,分别为6年和4年;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增长速度略领先于经济增长速度,科技产出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论为女性改变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技术进步不仅为女性的自我实现和重塑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还加快了女性的就业进程,为女性的自我发展和重塑性别角色模式提供了现实舞台,它们对于女性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模式的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薄弱,致使科技成果档案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成果档案,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让科技成果档案进入市场;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挖掘档案信息;恰当划分档案密级加强科技成果档案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包括:供给与需求主体对科技成果价值认同度的差异性、科研人员价值追求目标的双重性、由科技投入体制弊端导致的科研人员的科研专注性缺失、产权激励与产权约束机制缺失、政府和科研单位在激励政策与约束制度上的非协同性与非对称性以及科研考核评价机制的弊端,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