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文化的庞杂、多变是举世公认的,其中名目繁多的“道”或“术”实质是佛教观念渗入日本民族意识的产物。佛教“禅宗”的学说传到日本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对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影响极大。“禅”的理念与“求道”的形式相结合,产生了日本文化中丰富多彩的“道”,如茶道、花道、剑道等。这些“道”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以禅的理念为依托,指导行道者潜心领悟事理及真谛。时至今日,佛教文化对日本文化乃至社会、经济、政治仍起着有形无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44):37-37
本文就"和"背景文化在日本"道歉文化"、日本多元文化并存性、日本茶道文化特征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日本社会构造及日本国民性格文化均是在"和"精神构架下形成和固化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侵略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屠杀.其表现有三:一是掠夺中国文化典籍,二是尽力焚毁难以运走的图书文献,三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进行炮击、轰炸。掠夺中国文化典籍方面的典型事例有二:一是2(1世纪初,敦煌藏书洞发现后,日本人橘瑞超闻风而至.盗窃藏书、遗画400轴,吉川小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日本美术一直对照着中国文化艺术的范本进行建构。近代“日本画”的确立,也是以西欧文化体系为他者进行自我形塑。然而,在以信息交换与经济网络架构的后现代文化全球化的讨论框架中,“他者”与“自身”的对立轴已经消失,当代“日本画”必须在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空间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自己的坐标。  相似文献   

6.
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会独特的政治文化果实。它随着武士阶级的形成而出现,经历日本中世、日本近世、日本近代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以制度化为内容支撑、道德化为外在表现、信仰化为精神核心的结构特征。随着日本封建社会的瓦解和武士阶级的消亡,武士道作为一种制度不复存在,武士道信仰却成为日本民族的精神资源,仍然影响着现代日本和日本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是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深重的灾难。中学历史教材,无论是大纲本《中国近代现代史》,还是新课标《历史》必修一,都要讲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旅顺、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汉奸政权;经济上“以战养战”大肆掠夺资源;思想上则推行奴化教育。泯灭国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异国生活,注意体察该国国民的文化观念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1994年我得到了一个去日本一所大学研修的机会,自觉十分幸运。赴日之前,我除了自己从书本上了解日本的文化之外,还十分注意了解朋友们心目中的日本。我的这些朋友们,也都是从书本中知道日本的,但都自以为对日本并不陌生。在朋友中间,我听到了对日本的两种议论。一是认为日本乃中国近邻。地域上,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处东亚。文化上,中国的汉字,儒学对日本影响深远。因此,中日两国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方面多相似之处。也有的朋友对此种看法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即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不屑与亚洲国家为伍,力求使自己“脱亚入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从《雪国》看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罪感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给日本文化贴上了"耻感文化"的标签,但这也可能是由于日本与西方在"罪感意识"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想要真正了解日本文化中的"罪感意识",必须从日本文化的土壤出发。川端康成是一位很好地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作家,他的代表作《雪国》或许可以展现出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罪"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王米娜 《考试周刊》2010,(20):37-38
‘可爱い’是日本人在生活中提及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之一,中文音译“卡哇伊”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商品广告词语中。本论文对‘可爱い'词的频繁使用作分析,考察日本文化中的“可爱现象”,并探索可爱文化的本源及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也是“硬实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语言和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语言也是硬实力的观点。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资源,而且还是经济资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要努力发展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赚取语言红利。主张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考察语言规划,增强语言规划中的经济学意识,对语言活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估算语言的经济贡献度。倡导树立语言资源意识,善待语言资源和语言人才,提升公民语言能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典型的资源小国,不但国土狭小,而且缺乏地下资源。可是在二次大战以后,从战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的日本,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和经济援助国。其经济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脱离不了本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战略和职业习惯的影响,本文从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企业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日本企业的成功因素,力求通过研究给我国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杭天 《文教资料》2010,(18):156-157
三国故事在日本受到推崇是中日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一种反映。然而,日本人眼中的《三国志》和三国人物和中国人的看法又存在着一些很微妙的差异。从对三国文化的不同态度上,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区别和特征并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读出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东亚联盟论的“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联盟论是日本人石原莞尔提出的侵略理论,其主要内容是鼓吹将东亚各国经济纳入日本战争需要的轨道,实现所谓“经济一体化”;其第一步是使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地化,然后是利用汪伪政权掠夺中国广大内地的资源,再后是“开发”南洋各国,最终在东亚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统制主义经济体制。东亚联盟论和“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日本妄图获得足与欧美国家相抗衡的经济实力,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相似文献   

15.
日本前近代政要尽量减少与中国间落差式政治接触的思想和行动,展开于其努力实现"自中心化"目标的历史过程中。其由对华请封向自我册封的逐渐过渡直至近代以降的唯我独尊实践,凸显了东亚两极难以并立格局下日本政治不易改变的价值取向,也在文化基因的层面上反复播放了日本文化"原型"底部的执拗低音。然而,作为该"原型"背后之"原型","夏商古道"或许还曾为日本国家的性格塑造赋予过不容忽视的文化规定。日本后来所发动的军政行动虽不能说完全左右于斯,但"小日本"、"大日本"和"国际日本"的演变扩张轨迹,却凸显了这个国家对"神力"和"武力"的过度依赖和宗教偏执情结,也昭示了中国的商周合璧和合璧所必需的"中道"原则对矫正日本"固有"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54):18-18
日本自古以"和"字为国名、以"和"为贵。本文就"和"基调文化在日本对于"和"的认识和求"和"方式、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要点、日本特有的"暧昧"文化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大江健三郎和井原西鹤是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位作家,但他们都继承了日本传统的性文化观,热衷于在"性"这片领域上培育自己的文化果实。尽管他们的历史背景、文学创作观以及价值取向迥异,但殊途同归,他们都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倾向,即关注人,关注人的存在价值。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窥视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作家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东南亚地区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进行疯狂经济掠夺的同时,还企图从文化上进行强力控制。为了在精英阶层培养亲日派,当时的日本军政府制定了详尽的留学生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方特别留学生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古代山西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有着辉煌的历史,而近代以来渐渐地落伍了。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竞争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山西的振兴关键在于文化的现代化。因此,利用晋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硕的晋文化研究成果,建立和充实高规格的晋学研究机构,使晋学研究广泛化、有序化、国际化,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魏娟 《华章》2011,(33)
身份认同概念是当代文化研究中和文化批评中构建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要素.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在今天看来,日本人在此时也对日本身份认同进行了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论”与冈仓天心提出的“兴亚论”.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实际上都是为了在探讨日本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