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指出犯罪情节具有合法性和相关性两个基本特征,并就犯罪情节的两大基本种类———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了全面的比较与阐析,从而为犯罪情节在刑事司法审判活动的科学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贪污贿赂犯罪一直是危害政府正常运行的严重犯罪,随着我国打击贪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原有的"计赃定罪"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合理地给贪腐犯罪分子准确定罪量刑的问题日益突出。《刑法修正案(九)》以及《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原有的定罪量刑模式进行了修改,也就是将数额与情节相结合,将数额不足但是情节严重的犯罪升格处理,形成了新的"数额+情节"定罪量刑模式,该模式将更有力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刑情节的概念,简述了量刑情节的功能;就量刑情节的分类问题,指出某些主张的不当之处;认为某些事实在同一案件中先后作为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使用,不是重复评价。  相似文献   

4.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揭示出金融诈骗犯罪刑法分类的理论争议在于独立成节是否合理与必要。通过对犯罪客体分类标准以及法条竞合适用的分析,金融诈骗罪的独立成节凸显了“特殊优于一般”还是“重法优于轻法”两种处理方式上的矛盾。然而,金融诈骗罪作为罪群式立法更能保护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相亲融,应当受到更多的包容。  相似文献   

5.
保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是,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几乎同保险事业一样古老“的现象,保险诈骗犯罪也日渐增多,它直接威胁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甚至诱发其它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因此,加强对保险诈骗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在目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诈骗案件亦呈现上升的趋势,保险诈骗扰乱了正常的保险经营活动,严重侵害了保险人和广大保户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研究保险诈骗及其法律对策,对准确地识别保险诈骗行为,增强防范,预防保险诈骗行为的发生,对维护正常的保险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7,(9):36-41
利用网络关键词实施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整个诈骗过程呈现接触性和非接触性特征,欺骗性强。这种诈骗不同于合同纠纷,也不同于合同诈骗和网络诈骗,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应重点通过对资金账户和电话详单的分析,证实其虚构的"买家"身份,并对各类宣传资料、诈骗剧本、合同等证据及时进行固定;同时还要主动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沟通,统一对此类新诈骗犯罪手段的认识,为顺利诉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严重侵犯集体财产和公民个人财产的新型犯罪,因其技术对抗性强、诈骗手法翻新快、诈骗目标年轻化等特点,给侦查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从犯罪生态圈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侦查面临的立案难、取证难、协作难等困境,提出以大数据侦查模式实现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事前侦查、优化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证明路径、完善远程电子数据取证制度等相应侦查对策,从而为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生态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网络电商的蓬勃发展,“刷单”一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为人所熟知。随之而来的,以“兼职刷单”为名实施的网络诈骗也不断变化增长,衍生出骗取货款、骗取货物、骗取相关费用三种类型。由于此类犯罪对犯罪主体要求不高,公众防范意识也有所不足,案件侦办仍存在一定难点,使其呈现出高发多发态势。针对兼职刷单类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可以从优化反诈宣传、完善侦查协作以及加强警企合作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杨宇涛 《考试周刊》2011,(9):238-239
诈骗犯罪在1979年刑法中只作为一个单独的诈骗罪进行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1995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7年刑法在对《决定》有关内容予以适当修改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金融诈骗罪这一新的类罪;合同诈骗罪也作为一项新的犯罪写进了刑法。在实务中,一些犯罪因为其与诈骗犯罪相类似的行为方式而给司法实务中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带来困扰。  相似文献   

11.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产品责任中的引入,为充分保护受害的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法律后盾。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经营者对产品的局部欺诈行为为法官进行法律的实用提出了新的难题。有鉴于此,特对产品的局部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削进行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2.
虚概念述评     
虚概念的问题是逻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其争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什么是虚概念?虚概念与假概念有必然关系吗?虚概念有没有外延?对于这些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形式逻辑教材里以及逻辑学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针锋相对。然而,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是我们学习逻辑学的基础,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概念述评     
虚概念的问题是逻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其争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什么是虚概念?虚概念与假概念有必然关系吗?虚概念有没有外延?对于这些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形式逻辑教材里以及逻辑学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针锋相对。然而,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是我们学习逻辑学的基础,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首要的基本属性是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虚假新闻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媒体对受众提供虚假新闻既可以构成违约,也可以构成侵权。如果新闻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虚假新闻,并且此虚假新闻是新闻媒体自己杜撰的,则新闻媒体既是构成侵权责任的主体,也是构成违约责任的主体;如果虚假新闻的提供者是政府机关或自由撰稿人,则新闻媒体因过失导致虚假新闻的传播,新闻媒体应承担违约责任,政府或自由撰稿人则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虚假诉讼包括选择管辖法院、诉讼主体虚假、恶意串通、伪造关键证据四种形式。应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赋予利害关系人救济权。应将虚假诉讼行为入罪,以情节严重作为追诉标准,以法院是否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裁判文书作为衡量情节严重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要强化法官职权,司法机关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假象是掩盖本质而并未表现本质。假象和本质的关系与真象和本质的关系绝然不同。假象是人们把握本质的障碍,是对本质的背离,人们只有识破假象才能使本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虚假供述尚未引起我国司法人员的注意,而对此美固学者却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美国学者根据虚假供述成因的不同将虚假供述区分为三类:自愿性虚假供述、强迫顺从虚假供述与强迫内在化虚假供述,并对各类虚假供述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美国学者对虚假供述成因的分析对我国深刻认识心理强制时代的侦查讯问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然而到现在为止,在概念的内部还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那就是既认为概念必有内涵和外延,又认为虚概念是没有外延的。从虚概念的起源看待虚概念问题,将虚概念分类进行研究,不失为解决虚概念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以科学史料为基础,从宗教般虔诚的信念、科学理论的确证度和审美转移三个角度,对科学审美标准的建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虚假药品广告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药品广告是一种社会危害极深的违法广告,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由于立法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社会监督缺失等原因,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应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启动以及消费者救济途径的拓宽等对策加以解决。在加强对虚假药品广告进行行政监管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消费者权益的民事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