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克小屋     
1984年澳大利亚日邮票(图1)上是钢笔画的一座18世纪英国乡村风格两层楼建筑,下端注有英文Cook’s Cottage(库克小屋)。这座看似普通的民居建筑何以成为国庆邮票主角?这要从被誉为澳大利亚建国之父的"库克船长"说起。詹姆斯·库克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马顿,少时就对航海探险有浓厚兴趣。1768年,他率20名水手驾驶"奋进号"木制帆船开始名垂青史的航行。在归途中的1770年4月19日,库克船长作为第一位英国人在悉尼登上了澳洲大陆。几天后,他们离开悉尼,继续沿东海岸向北航行,最后来到这块大陆最北端的"约克角"(Cape York,现名Cook Town"库克镇"),并利用上岸修船的机会进行考察后认  相似文献   

2.
英国航海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图1,库克群岛,部分图刊封四),1728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惠特比镇的一个小村中,萨摩亚1978年发行的纪念库克诞辰250周年邮票画面就是他的故居和肖像(图2,3)。库克17岁时因贫困不得不缀学,离家到惠特比去当学徒,图4(题图)是英国1968年发行纪念库克首次航海200周年邮票的实寄首日封,销票的纪念邮戳地名就是约克郡惠特比。库克曾在惠特比镇上的华尔干兄弟商船公司弗莱罗芙号上,随船到过英国、挪  相似文献   

3.
极限运动     
单留 《上海集邮》2008,(2):F0003-27
1778年,英国的库克船长发现了夏威夷。他们在考爱岛的海滩登陆后,看到当地人脚踏着一块长短不一的木板在海浪上滑行,感到无比惊异。  相似文献   

4.
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199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邮电部发行J178邮票全套2种,其中第1图“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就是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船。这艘船是1959年根据“一大”代表开会时租用的单夹弄丝网游船仿制的,船长约16米,  相似文献   

5.
左森 《集邮博览》2012,(6):62-65
英国海军上校詹姆士·库克(JamesCook1728.10.27~1779.2.14),生于英格兰约克群克利夫兰的马顿,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图1,老挝,1983,库克船长;图2,诺福克岛,1978,库克的家乡;图3,澳大利亚,1984,库克的故居)。库克幼年即好学多问,而且十分勤奋能干。十几岁时在家乡惠特比北的海浜渔村杂货店工作,从而接触海洋和船舶,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北京 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缅怀邓小平为南极考察题词封,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雪龙号执行一船两站运行方案封(11.16),外交部老干部摄影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枚从民主德国南极福斯特站寄出的实寄封,比起一般的南极封,此封包含着更多的信息,因而更加珍贵(图1)。信封右上贴一枚民主德国发行的“福斯特站”邮票,销福斯特站纪念邮戳。戳中央为福斯特像,上半圈文字为“民主德国南极站”;下半圈文字为: “乔治·福斯特”;中间日期为1990年5月25日10 时。封左边为南极图、企鹅及福斯特站示意图,南极图中文字:地磁;最下边文字为:民主德国1989-1991南极考察。信封中下加盖一枚纪念特戳,图案为南极洲鸟瞰图及从福斯特站发出的电波,电波中文字为“航空磁测”; 地球下的文字为“民主德国南极考察·乔治·福斯特站”封背加盖扁八角形船戳,图案上半部为担任本次运输任务的“极地”号船;下半部  相似文献   

8.
在本世纪初和本世纪末,各有两支探险队开赴南极。今天,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设立在南极南纬九十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当年,他们各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7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最后,阿蒙森凯旋班师,而斯科特等五人却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如今,不同于阿蒙森、斯科特为祖国荣誉进行的争夺,来自美国、法国、中国、苏联、英国、日本的六名探险家组成的“1990年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探险队”,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顶端的海豹岩出发,开始了探险旅途。经过220天的艰苦奋斗,行  相似文献   

9.
孙子华 《钓鱼》2013,(8):52-53
2013年3月6日,我们从杭州出发,前往渔山列岛海钓,这是新年的第一钓,总共16人,分为两个队。计划是3月6日到,钓7日、8日两天。6日下午2点半,我们在石浦码头集合完毕上船,一艘船坐了七人。船很不错,专业的钓鱼船,船长14米,有7个床铺,航行时,大家可躺着休息,到达渔山列岛(北渔山)约3个小时左右。我们乘坐的是编号为460船,另外一条船是311号。  相似文献   

10.
4月27日,钓鱼协会在屏东举办拖钓比赛,赛程两天。第一天天气不很好,战绩平平。 第二天比赛在七星岩展开。钓友曾维恭抽了个上签,很快同他的老爸及钓友黄钟麒搭上了陈进富船长的船。这条船不仅船大,马力大,跑得快,而且船长是位钓旗鱼的高手。  相似文献   

11.
刘洋 《钓鱼》2011,(9):62-63
重金独飞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接机的是我异国朋友卡尔。卡尔是我的船长,真正的异国铁哥们,而我是他的三副,整整低三级。能与瑞典籍船长打得火热,起因是20年前我们就同过船,那时我外派到挂巴拿马旗的一艘船上做报务主任,卡尔刚出校门上船当水手,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月16日,美国路易斯安那亚芬达船厂下水了一艘“埃尔塔宁级”破冰货船,该船名取自天龙星座(巨蟹座)中的一颗恒星。1957年10月作为非现役船只移交给美国海军用于军事服务,编号为T-AK-270;1962年8月2319移交给美国南极委员会改造成海洋调查船在南极水域考察,编号为T-AGOR-8。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拿起球拍的时间已在模糊的记忆里,可U肯定是父亲打球给了我拿起球拍的勇气。要说我的乒6球旅程真正起航还是从一个梦开始的——那是30年亩的一个春天,10岁的我走进了张家口市少年乒乓球村校,很快就成了“一支独秀”,就在得意之中我进人了梦乡:乒乓球在头上转来转去,数不清有多少,不久只剩一个球,突然球从中间分开变成了两艘小白船,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小白船飘向远方……。1997年5月在飞往英国伯明翰的飞机上,我望着窗外的白云想起了V白船”那一幕。是呀,28年过去了,我终于代表祖国去参加第4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转播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15日,中国南极破冰船“雪龙号”开始了它的第14次南极考察航行,执行“一船两站”运行的方案。 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港启航,途经宫古海峡、雅浦岛、新爱尔兰岛、克赖斯特彻奇港,于1997年12月23日抵长城站,1998年1月25日抵中山站。3月5日从中山站返航,途经弗里曼特尔港、台湾海峡,4月5日抵上海港。“雪龙号”除完成输送两站人员及物资外,还为俄国青年站运送6台大型车辆至中山站。考察船在南极期间进行南大洋考察。  相似文献   

15.
鲸腹余生     
鲸鱼吃人各海洋都有,但能“鱼腹生还”却是罕闻。五年前南大西洋福克兰岛外海。一艘东方之星英国捕鲸船正在作业,发现百米远有大鲸出现,船长下令以小艇出击,艇上两名壮士立即用“捕鲸矛”射出,旋见大鲸挣扎,力大无比,将小艇掀翻,两名枪手则落海,有一浮出已死亡,另一名则失踪。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1月7日,中国第三十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此次科考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内陆建立我国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此外还将在罗斯海地区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本次科考队由256人组成,其中中国科考及相关人员83人,包括两名台湾科学家和两名泰国科学家。整修一  相似文献   

17.
李有观 《游泳》2000,(2):35-35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一边是英国的多佛尔,一边是法国的加来,海峡最窄处为31公里。长期以来,英吉利海峡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泳好手前去横渡,已有不计其数的人成功地横渡了英吉利海峡。 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 1851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一位近卫队老兵让·萨拉迪,在滑铁卢战役中成了俘虏以后,在多佛尔海面上从一艘苦役船上逃脱跳入海中,横渡英吉利海峡逃回法国的布格涅,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 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妇女 1926年8月6日,美国妇女格特鲁特·艾德莉用了14小时39分…  相似文献   

18.
钓鱼者天堂     
新西兰位于赤道和南极之间太平洋上,面积约268000平方公里,由南北两个主要岛屿组成,中间由库克海峡分隔开。首都惠灵顿是新西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加上地理位置的关系,亦是南北两岛的交通枢纽。与她最接近的国家为东面之澳洲,相距2100公里。新西兰有人口320万人,以欧裔人士为大多数,占总人口93%,土著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南极探险和考察的国家之一。 英属南极领地,简称BAT,1961年以前称为福克兰群岛属地。1944年作为二战时期英国“塔巴林”行动的一部分,英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考察点。“塔巴林”行动由英国海军部和殖民部共同负责,目的在于为南大西洋的英国航海提供气象保障而建立的气息观察点、阻止敌方舰船获得锚地、加强对福克兰群岛主权申明的合法性以及进行适当的科学考察。’945年这一行动更名为福克兰群岛考察计划,简称FIDS,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不久的1946—1947年间,美国对南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跃进行动”为代号,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活动。这次考察动用了13艘船舰(包括两艘破冰船和一艘航空母舰)、25架飞机及各种车辆。各类人员达4700名,这在南极考察史上是空前的。由于航空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