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电视发展中的问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丹 《记者摇篮》2005,(7):32-33
虽然数字电视敲开中国家庭用户之门,还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2008年用数字电视转播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广播、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的规划,已经是越来越近了。有关部门把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可是一年过去了,诸多困扰数字电视事业发展的障碍并未像预期的那样被一一克服。巨大的发展前景面临巨大困惑.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转型需要两头兼顾.投巨资研发自主标准.还是交巨额专利费遵循国外标准.也让人犹豫。数字电视正遭遇发展所必然要经受的痛苦。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就数字电视产业链中几个关键环节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探讨如何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宇 《传媒》2014,(24)
正电视播出(或内容分发)渠道是指电视节目内容从电视台(网)或集成平台分发到播出终端的路径或技术手段。传统的渠道包括地面无线、有线电视系统、直播到户卫星平台、IPTV等,另外还有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就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有线电视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主导地位,是最大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2012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总数为6.67亿,到2018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4.53亿的规模,其中数字有线用户为5.13亿,免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3.63亿,付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1600万,付费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为1.67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规划到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而要支持数字电视的全面发展,势必要提高收视费标准来消化成本,所以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就成了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解杭州市有线电视用户即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对提高收视费的承受能力情况和对数字电视的认知情况,我们浙江传媒学院组建了《杭州有线电视用户消费行为调研》课题组,对杭州市的有线和数字电视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合理地提高收费是用户能够接受的。  相似文献   

4.
王炯 《视听界》2005,(5):17-19
6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研究委员会与数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广网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策划与展望”系列座谈会在从湖北宜昌至重庆的游轮上召开。以下是部分与会的网络公司和付费频道负责人的发言摘要。数字电视要双改:节目供应商从电视台剥离;网络公司改制,资产剥离出来。(湖北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征)由于广电网络的特殊属性,发展数字电视产业不能头脑过热,现在数字付。费电视的“有行无市”的状况更需要广电网络运营商警惕头脑过热,一旦头脑过热,就容易把数…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电视在全世界飞快的发展.电视领域也正进行着一场数字化的变革。按照《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规划,2005年全国直辖市和东部地区及地市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都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08年上述地区完成全面数字化并停播模拟信号:201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我国将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益成熟.硬盘播出系统以其高安全性、高效益灵活性成为现代播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余电视台原电视播控系统采用各自独立的半自动播出系统,播出质量指标不高.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我台决定构建数字硬盘播出系统,  相似文献   

7.
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大势所趋,2003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广播电视数字化将带来一场革命。广电总局2003年5月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并规划,到2005年底前,付费影视频道达到50至80个;全国有线数字广播节目达到150套左右;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000万户。但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压力。根据广电总局“十五”计划,2005年底,全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的三分之一要转换为数字电视用户,但目前转换的用户数量与目标计划相去甚远,大约只有500万户。目前,数字电视也被划进国家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浙江传媒学院《杭州有线电视用户消费行为调研》课题组,对杭州有线电视用户关于有线电视和数字有线电视的评价及付费意愿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数字电视推广的障碍, 首先是数字电视的播出内容没有让用户感到比传统的模拟电视好看多少,所谓的丰富只是同质节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内数字电视被炒得沸沸扬扬, 各电视台的电视系统数字化改造工程也 进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正当我们憧憬在 数字技术为我们勾画的美好未来的时候, 有几个问题仍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山石 《视听纵横》2006,(1):93-94
模拟电视好好的,为什么要搞数字电视?数字化究竟会给有线电视带来什么变化?给受众带来什么好处?这是有线电视在数字化变革中,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从近期各地有关数字化宣传的内容来看,有线电视之所以要实现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似乎就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模拟电视频道资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二、三线城市电视台的高清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建设速度缓慢,即使配置了电视播控系统,也仍然存在设备陈旧、软件落后等问题,只有少数的直辖市城市和综合实力较强的电视台引进了高清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实现了高清节目的自动化播出。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电视台的播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模拟电视播控系统;二是数字、模拟结合的电视播控系统;三是高清数字硬盘播控系统,虽然该方式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但是随着广电事业的改革发展,"三网融合"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4月28日,苏州有线数字电视正式推出,这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投入市场运营的数字有线电视。时至今日,时问已经过去4年,数字有线电视虽然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但仍然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能够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商业措施运营的实际案例。数字有线电视,一个本该是市场发展和需求下的产物,成为了一个依靠政策扶持的畸形儿。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国内的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开始酝酿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字电视。来自广电、电信、ICP、内容制作公司、IT厂商和传统的广电厂商,纷纷涌入该产业。典型的案例如下: 1996年,广东环网开始筹备广东视讯宽带网,并于1997年在广东省有线电视台网络上试运行。 1996年,天地数码公司(后更名为天柏宽网)开发成功数字卫星广播平台,并于1997年开发成功有线数字电视平台,该平台先后运行于苏州、无锡、中山、山东、河北、宜兴、梧州、中山、江阴等地。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声屏世界》2003,(8):13-14
与全国各地推进数字电视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电视用户少得可怜。有材料显示,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突破9000万,数字电视用户却不过几万个。数字电视的前景看似美好,但没有用户量支持只能是镜花水月。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自创办之初的1993年,正值我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之时.当时,仅乌鲁木齐这座只有150多万人口的城市,就拥有市级以上电视台6家.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悉心研究和探索有线电视自身的特点,发挥有线电视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短短四年时间,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就以其信息量大、播出时间长、节奏快、贴近城市生活等鲜明的特色在几家电视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乌鲁木齐地区令人瞩目的重要的新闻媒体.一、发挥有线电视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有线电视是本世纪被西方国家当作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迅猛发展起来的.目前,在…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中国媒体把所有惊心动魄的词毫不吝啬地给了信息文明和数字时代。于是,一切与信息和数字有关的物理媒介和化学反应都被一一激活了,也因此催生了一个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数字化被人们言简意赅地称为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仿佛天生命运多舛,在经历了数年磕磕绊绊之后,目前,它的前程描述在权威传媒和民间口耳相传之间迸发  相似文献   

17.
<正>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已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发展,技术已从试验室阶段进入实用阶段,播放形式也从最初的模拟方式向数字方式转变,日本、美国、欧洲对高清晰度电视采用何种制式的争论,在客观上延误了统一数字电视传输格式的形成,这无疑给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当前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各国均制定出相应的时间表以加快推广进程,美国40余家电视台从1998年11月开始开播数字节目,政府计划所有电视台于2002年5月前播放数字节目,模拟节目将于2006年停播;英国于1998年9月21日首先开播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6,(11):68-68
《国家“十一五”时期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于2008年开播地面数字高清晰度电视,2010年基本完成东中部地区县以上城市和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总局在制定数字电视发展战略之初就指明,中国的数字电视首先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推进。总局不久将在青岛召开会议,推广青岛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整体平移的经验,可以说,加快有线数字电视建设,是产业开发、技术升级、消费提升等多方面的需要。江苏省规划到2005年将计划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视     
《视听界》2005,(3):91-91
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免缴营业税,杭州数字电视发展模式引人注目,上海首播数字广播楼宇电视,海信开发车载电视智能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