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传统历史教育中存在的局限,得出了“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新一轮历史课改的实质”的命题,进而提出了课改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是中学阶段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专用教室的设置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历史课程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的历史学科专用教室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想使历史教室的功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要做到几个方面并重。一是在使用历史专用教室的同时将学生对历史情境的体验与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授相结合,做到直观性与科学性并重;二是在使用历史教室的同时将学生对历史环境的感知与历史思维的培养相结合,做到感性与理性并重;三是在使用历史教室的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只有把握好上述原则,才能让历史专用教室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王涛 《广东教育》2006,(9):43-44
教育应该不仅仅是追求学业的成功,还应包括让人格、个性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而后者的实现,有赖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陆萍 《湖南教育》2002,(24):30-3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重结论、重评价、重深刻”,似乎要生成为历史学专家,但事实上绝大多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己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针对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着手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通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接受历史的濡染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正"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作为人文学科,历史课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学科特色,笔者认为有两点必须坚持:第一,应该利用历史课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历史探究意识。第二,历史课应该让学生学会感悟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历史课,不该是死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程在我国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基于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优势出发,并系统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应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首先阐释了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实践,即升华教材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模式,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学讲计划”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课堂在“翻转”,师生的角色在互换,课堂却变得喧哗浮躁,伪讨论、假合作随处可见,人文素养教育在悄然弱化和流失,其实这并不是历史教育的全部。在践行“学讲计划”的同时,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喧哗浮躁,如何优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呢?本文从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曹友军 《考试周刊》2011,(15):154-154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教育是使人从狭隘走向广阔、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革新。历史课程是中学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某个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事件,而且还能全面升华学生的精神思想意识。在新课改推行之后,我国对于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要求越发提高,要求教师不仅仅能够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到相应的情感内容,以此来全面深化自身成长。下面,本文就中学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作出了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是中学所有学科中蕴含人文思想最丰富的学科。文章立足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从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的重要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人们美好的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14.
概述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方法,从打造人文精神的历史课堂和开展丰富的人文精神课外活动为出发点,使课堂内外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内讲授知识,课外锻炼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为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教学中,我注重利用专题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国近代史”专题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一专题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牢记国耻;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从“民主、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到“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探索中,中国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学主义泛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弘扬人精神,以其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乃是新世纪面临的紧迫课题。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史料(时间、地点、事件和影响)的堆砌,还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学生不仅仅要从这门课程中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得到启迪,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获取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为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人主义又称人道主义,英名为Humanism,源于艺复兴时期的“人科学”,注重人性,推崇人的经验、理性、个性的发展,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谓人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人精神的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精神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要以人为本,改进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本文从背景分析、内涵指向、策略表达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却长期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尊重学生、尊重个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衡量教学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追求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居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