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总认为幼儿不懂事:他们会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会有不适当的行为;若对他们讲道理,又因他们不理解而常常行不通。于是,就有了“哄”小孩的做法。如小孩趴在河岸边很危险,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把他抱回来,便哄孩子:“多危险呀,快上来!妈妈带你上街买巧克力,还有肉包子……”这里,“哄”是为了逗引、劝诱孩子离开危险的地方。可是,家长许的愿不能全办到,“哄”在这里也就有骗的意思,有些地方,哄小孩就叫骗小孩。教育青少年,或在成人的交往中,大家都不赞成哄骗;唯独对幼儿,哄骗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幼几园中,每天都要遇到哄孩子的问题。如初入园的幼儿小刚,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定要妈妈答应中午接他回家吃饭。妈妈急于脱身,连连答应。中午,老师让小刚吃饭,他偏不吃:“妈妈讲好接我回去吃中饭的。”孩子没见到妈妈来接,十分伤心。显然,这样哄孩子的效果不好。家长这种  相似文献   

2.
活动意图 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这样下去,孩子会形成消极、不思进取等不良品质。所以,成人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输赢问题,让他们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鼓励幼儿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3.
当幼儿的言行符合成人的价值观时,成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扬或鼓励幼儿。表扬和鼓励历来被当做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表扬如果运用得不当,其弊端也清晰可见。1.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惟一标准。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某些幼儿会注意教师的好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而缺乏独立判断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枕头,小女孩会把它抱在怀里,柔情地摇,轻轻地拍,认真地哄它“睡觉”。幼儿的这种“幼稚”行为,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孩子模仿和想象的结果。其实,除了模仿和想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幼儿的“泛灵”心理。什么是“泛灵”心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幼儿心目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泛灵”心理是幼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不同于成人艺术中的“拟人化”。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验都极为有…  相似文献   

5.
1.幼儿有道德问题吗?这一问题也许会使你感到奇怪:有幼儿德育这一概念,当然会有幼儿的道德问题。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发现一些不尽一致的结论。我们先从习惯的角度来思考。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幼儿的道德品质有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幼儿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幼儿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说,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获得关于周围环境与生活的各种印象,他们会把这些印象或经验带进他们的游戏中来。生和死、怀孕、结婚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现象,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中,这类事物与现象又往往被成人看做是“儿童不宜”的话题。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和听到,成人用各种各样的说法来搪塞和敷衍幼儿“我是从哪里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父母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自己大声地对孩子说“不要……”时,孩子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更起劲了。他们乱扔玩具,不顾危险地奔跑,真令人担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苏联心理学家A·R·鲁利亚对5岁以下幼儿的语言加工能力研究后得出结论:“由于儿童认知上加工指令的方式,成人大声的否定性指令产生恰恰与成人愿望相反的效果。”也就是说,5岁以下的幼儿还不能从成人说话的语境中分离出词的真正意义。如“不要过马路”,2~4岁幼儿往往  相似文献   

8.
童心解析     
怕洗手东东问幼儿园里的伙伴明明:“你长大以后干什么?”明明:“当医生。”东东:“傻瓜,可别当医生!”明明:“为什么?”东东:“当了医生,你就得一天洗好几遍手!”(山东文登市于昌伟)成人看到幼儿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往往觉得好笑或惊奇。为什么幼儿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不一样呢?在这里,东东对当医生的理解,就是“一天洗好几遍手”,而成人对医生的理解则是治病救人。其实,东东的理解是符合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幼儿在学习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初期,往往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而以一些次要的、表面的特征作为…  相似文献   

9.
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往往具有偶然性、不稳定等特点。如何使幼儿的兴趣得到巩固与发展,并变成幼儿稳定的认识积极性,成为他们个性中的固定品质是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从成人对幼儿兴趣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来探求发展幼儿兴趣的最佳方法。1.理解与不理解幼儿缺乏一定的技能、技巧,对所喜欢的事物会用其独特的“语言”或符号采表达。成人及时理解、把握幼儿的这些信号对发展幼儿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以绘画为例:幼儿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拿笔在墙上画,最初的作品或许只是一些“乱线条”。理解他的  相似文献   

10.
孟淑雅 《新疆教育》2012,(13):235-236
1 问题的提 出幼儿因为特定的年龄、特定的心理需求会选择特定的行为方式,不论这个行为表面上看是对是错,是适当或不适当,它都有特有的意义,都是在帮助幼儿实现自己某一方面的愿望。不适当行为可界定为与年龄的适切性有所偏异的行为,它显著地妨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他人的生活。如幼儿将好好的玩具拆得支离破碎;无身体疾病的感到全身痒痒等。但幼儿的不适当行为中,往往有着特殊的意义,或是代表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或是幼儿对成人发出一种要求信息,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如幼儿拆开玩具是想知道玩具里的小鼓为什么会发出响声;幼儿感到浑身痒痒是希望引起父母注意,得到关心等。幼儿的后天行为基本是“成人”(包括家长与教师)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予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2.
唐若水 《教师博览》2004,(12):20-20
说到“隐私”,人们总觉得仅是成人的事,而与孩子,特别是幼儿并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却认为,幼儿其实也有他们的隐私,成人对其理应尊重和保护——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时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人”。故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挖苦、打击。  相似文献   

13.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那么,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趋向正确,并使幼儿能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呢?首先,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在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评“好孩子”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向家长、教师及相关长者“告状”的行为,幼儿的这种行为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具体地说,它是幼儿由于受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引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幼儿大量“告状”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且往往会因教师处理不当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与人的正常交往。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心理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一方面让更多的家长、教师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及特点,以便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向幼儿道歉或认错看作是有失尊严的事。于是,他们在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或当孩子指出其言行中的错误时,往往大声训斥或动手打孩子,以警戒孩子对父母的不敬。家长的这种“唯我独尊”和专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不当或寻找机会与幼儿谈谈自己的过失,实际上能使孩子无形中学会做人的准则。如果家长处事不当而又从不向幼儿道歉,将会丧失幼儿对自己的信赖。最受人  相似文献   

16.
说到隐私,人们往往觉得那是成年人间的事,与孩子,特别是幼儿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却认为,幼儿也有隐私,成人对他们的隐私也应尊重和保护。加拿大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往往对某些"丢人的毛病",诸如尿床等比较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幼儿家长、幼儿园老师都不应在小伙伴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相似文献   

17.
黄晶 《中学教育》2008,(6):46-48
在幼儿园里,往往当幼儿表现出教师希望看到的行为时,教师才给予爱或赞扬的表示,这就是有条件的关注和爱,有时它确实起到了鼓励幼儿好的表现的作用,但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些危害。笔者认为,成人应该多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爱”,让幼儿身心自由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活动意图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  相似文献   

19.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吃饭了,每到开饭时间.我们园总是后勤力量总动员,十来个老师一起上,分到5个班级,帮忙哄、喂幼儿吃饭,每当这个时候,大家总是手忙脚乱的,使出浑身解数,可有些幼儿仍是“难开金口”,很是无奈!幼儿刚离开家开始过集体生活.吃饭习惯各不相同,问题也很多,有的不会自己独立进餐,有的挑食,有的掉饭粒,有的爱说话甚至边吃边走动,有的甚至哭闹着不肯开口吃饭,真是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20.
体育活动能增强幼儿的体质 ,而且对幼儿各项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努力挖掘体育活动中的有利因素 ,培养幼儿的坚持性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创设情境 ,增强游戏情趣。幼儿的活动往往因“趣”而生 ,有趣的道具、有趣的活动内容都是激发幼儿兴趣的源泉。幼儿在兴趣性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往往长于在兴趣性弱的活动中的时间。为使幼儿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些 ,应努力创设活动情境 ,保证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 ,为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奠定基础。一是根据幼儿的兴趣 ,设置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情境。如组织幼儿做“钻弓形门”的游戏 ,可把弓形门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