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性”是对现代文化精神及实践的最深刻、凝练的概括。马克思将现代性理解为现代人的整体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构成技术置身其中的整体文化背景;技术构成现代性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由外而内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存实践,马克思展开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立足现代性批判的技术批判,因具有总体性特征而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表现为一种更为深切的文化批判,其实质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反思、批判与诊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而西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在这种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便由此产生。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它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两个核心理论。本文以批判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探究了批判理论中对现代性的批判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政治和文化的批判理论,并进一步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把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建设性与现实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现代性批判是一种另类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的发展,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人的技术化生存境遇的真实展现。在现代性深入发展、技术化生存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国内学界对此关注不够,特别是缺少一种基于整体性视野的系统研究。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批判思想已有研究的综述、评价,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对“现代性”的问题诊断和出路探究两方面分析了美国技术哲学家安德鲁·费恩伯格的“可选择的现代性”理论。对“现代性”的“问题”诊断包括理性的分化导致现代人对理性内涵的理解过于狭窄、对技术的本质和判断“进步”的标准等问题的理解上出现偏差等三个方面,进而阐述了对“现代性”出路的思考,即现代性的特征是由文化决定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性,文化通过具体化的方式选择技术,其结果是文化和技术的相容性,最后对这一理论作了评析,提出“可选择的现代性”理论的实质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关系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与风险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轫于欧洲的现代性运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允诺人类前景以美好意象。随着现代性运动的推进,我们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风险社会。在技术时代,我们置身于“风险社会”之中,现代风险具有潜伏性、不可辨识性、整体性、全球性、未来性等特征,风险社会并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另一种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经济结构展开批判,从而揭示了劳动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作用、需要把人和社会联系的纽带意义、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的功能怎样异化以及资本的本质。马克思立脚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资本逻辑进行了现象学考察,开启了走出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工具理性批判思想——兼与韦伯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实际上就是韦伯意义上的理性化导致非理性的现象,所以,马克思和韦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有相通之处。不过,不同于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矛盾根源的分析及其悲观主义的结论,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理性化导致非理性的悖论根源,并指出解决矛盾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彭晓梅  胡荣 《学会》2005,(7):12-14
一、东园村社团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社团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许多都是针对城市里的社团而展开的,或说是把城乡社团一起研究,但是侧重对城市社团的研究,而专门针对农村的社团进行探讨的为数较少。然而,中国最广大的地区是农村,最广大的群体是农民,在社团蓬勃发展的今天农民将是社团参与一个不可忽视的主体或是潜在主体。  相似文献   

10.
技术思想与技术批判的现代考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通过对技术思想史的回顾 ,总结了人类关于技术的诸多思想、观念和态度 ,展开了对技术的多维度批判 ,基于此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技术的社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饭圈”文化的兴起,“饭圈”消费乱象丛生。以资本增殖为价值导向的资本的消费逻辑对“饭圈”的宰制是其消费乱象产生的内生动因,资本的欲望逻辑取代粉丝消费的需求逻辑。资本对“饭圈”消费逻辑的控制主要以显隐两条逻辑主线展开,一是通过非强制的诱导消费、非理性的娱乐消费以及无限度的消费欲望鼓吹引导粉丝虚假消费,从而实现显性控制;二是以消费的符号崇拜和泛化的商品意识削弱人的主体性,从而在“饭圈”消费意识形态层面实施隐性控制。“饭圈”消费乱象亟待破除,必须正确认识并克服资本对“饭圈”消费逻辑的宰制,打破消费的符号崇拜,鼓励“饭圈”个性的发展,促进“饭圈”消费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技术观集中表现为对技术的批判。技术批判作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根植于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反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境遇。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表现为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立足于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技术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意蕴。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相似文献   

13.
道德失范是所有社会的常态,但集体道德失范则是社会异常的表现,在一个社会异常变迁的时代,道德失范则是社会生产的结果。本文应用现代性相关理论,分析了造成道德失范的各种社会性因素:包括理性压倒情感是病因学;以发展、进步为名义的现代国家是始作俑者;现代科层制官僚体系是催眠药;极化了的个体权利是遮羞布;行为规则的不确定性是替罪羊。并提出一个给国民安全感的国家,一系列有道德责任感的制度设计,一群追求道德生活的国家公民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才有摆脱目前道德失范困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社会资本调节作用下,知识多样性和知识创造的能动过程对科技型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并构建科技型企业知识创新理论模型。在考虑社会资本两面性的前提下,通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的能动过程和知识多样性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鉴于科技型企业知识多样化的特点,将知识隐性和知识多样性分割开研究,希望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开更广阔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技术哲学界通常是规避或否认社会技术的.而国外一些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M·邦格、卡尔·波普尔、杜威等都对"社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在社会技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示我们"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技术"范畴是成立的,社会技术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技术文化”,但“技术文化”批判的思想存在于他们的理论视阈之中。他们的“技术文化”批判,大体上可从社会学维度和生态学维度两种研究进路加以考察。彻底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立场则是其技术文化批判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个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密切相关,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本,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在微观层次上,社区社会资本就是指社区居民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通过这种网络动员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宏观层次上就是指社区整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可以称之为群体社会资本。社区和家庭是社会资本形成的主要地方,祉区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资本摄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深刻分析了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弊病,从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和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压抑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采取了否定性和激进的批判态度,从而试图建立一种人的理想解放之路———审美拯救,这条思路虽然美好但却充满梦幻色彩与空想性质。  相似文献   

20.
将社会资本分为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建立了一个社会资本组成结构与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研究发现,长期而言,区域内的社会资本越趋向于制度资本型,越不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有利于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积累;制度资本的积累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关系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的"优惠利企"措施对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将"长汀现象"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与后成熟四个阶段,并且区分这四个阶段具体的社会资本组成结构,从而说明"长汀现象"的发展阶段与具体的社会资本构成演化模式.最后,提出了更一般的社会资本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