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分层定位"、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的选择、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存在着"沿袭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混淆了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被误定为学校教育中的边缘教育者"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充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者和潜能的开发者,充当大学生的真诚倾听者和引导者,充当大学生经验的分享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包括课前互动:了解需求、贴近学生;课中互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课后互动:主动评价、完善教学等。  相似文献   

5.
吴先勇 《教育与职业》2012,(24):128-1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目标消极化,教学情境乏味,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成性、交往性和体验性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构建积极的教学目标体系和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的教学过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葛春娱 《文教资料》2009,(20):219-220
本文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健康的定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导向二贯通三创新四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达到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目的,从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要发挥学校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的作用,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个阶段,全过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过程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234名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课程思政视域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2)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思政"教育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大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实效性的关系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我国各大高校在"大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案例,提出几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克服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文章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平台,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化,形成内容规范、目标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并通过体系有效运行,实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个性优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多发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化"建设,即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普及教育的立体化、心理咨询的规范化和危机干预的全程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南风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在分析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如何将"南风效应"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强调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实施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于2005年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职能扩大和工作重心转移,突出"积极"价值取向,通过学生集体或组织实施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实施教育,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变化也相适应有所改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也随着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而受到了重视,只有勇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办法,才能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得到解决"问题"的导向与效果,从而建立起全新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熊兢 《林区教学》2014,(5):76-78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则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以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将朋辈心理辅导和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有机结合,通过"一体化"朋辈心理辅导,激发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兴趣,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湘南学院学报》2017,(6):106-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低效、教学方式单一、德育色彩浓重、课程设置"一刀切"的问题。翻转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模式,使之变成"课前听看MOOC讲解,课堂上参与体验式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既切合大学生多层次心理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切合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生命体验的特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格局: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目标同向、教育效果相辅相成等特点,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