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在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也有工业化后期发展的一些特征。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9.7%,比1990年提高了88.3%。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这种比重结构是造成我国能源过度消耗的潜藏原因。本文针对暖通空调工程中存在的能耗问题简述若干节能减排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产业转型关键期需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模拟产业结构、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及影响要素关系的动态仿真模型,并在验证模型一致性的基础上,分别选取水资源消耗量与可用水资源量、化学需氧存量与氨氮存量作为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的评价指标,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可能引发的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效应进行动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单一产业重点调整时,第二产业易造成可用水资源量偏低,而重点调整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则分别有助于降低化学需氧与氨氮存量;对三次产业中两类产业进行重点调整时,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控制水资源消耗、化学需氧存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三次产业综合提升时,会加剧水资源消耗,但对水环境质量与经济效益提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CO_2减排主要跟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能耗技术管理水平等影响要素有关.本文依据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构建了我国CO_2减排的影响要素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来确定同一层次上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列顺序.最后采用突变级数法对我国1991年~2007年CO_2减排作了相关评价.从"八五"至"十一五"期间的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能耗技术管理水平3种主要影响要素评价均值来看,一次能源消耗结构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最近几年也有所下降,能耗技术管理水平则一直呈上升趋势.从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最近几年CO_2减排总体呈略有下降的趋势,面对国际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形势,应鼓励支持开发清洁能源,改变一次能源消耗结构,同时加大淘汰工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比较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在部门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进而利用Markov模型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的走势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降低能源强度的贡献.比较发现,我国各部门能源强度显著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且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第三产业过低的产业结构均造成我国碳排放居高的现状.与美欧日相比,我国降低能源强度的减排潜力分别为24%、60%和53%;产业结构演变的减排潜力分别为40%、32%和28%.未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近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调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5.3个百分点.但是各产业比重变动幅度到后期变慢,趋于稳定,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强度贡献越来越小.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强度将比2007年分别降低52.2%和68.9%,相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贡献度从15.44%下降到7.86%.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产业结构概述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上海市产业结构概述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长期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的最明显特点一直是第 二产业突出,而第三产业则相对落后。1992年,上海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战 略,就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 调整第二产业,稳步提高第一产业。经过几年的运 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为上海宏观 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自1985年以来,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由4.2%、69.8%、26.l%变为1997年2.2%…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修华  王翔 《软科学》2012,(3):29-32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8.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甘肃是我国西部典型的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特别是多年来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导致产业结构的刚性化特点十分明显,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能力弱。从国民生产总值构成来看,甘肃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200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9.7:44.7:  相似文献   

9.
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关键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目前存在着总量滞后、结构性滞后和增长速度滞后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迈向现代化的瓶颈约束。本文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客观现状,提出解决第三产业的对策;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转变忽视第三产业的观念;加速服务业市场化;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刘沛  黎齐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87-192,20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和金融聚集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与实证。选取指数首先确定2003–2012年十年间广东省产业结构和金融聚集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后运用散点图分析描述广东省21个各地级市的金融聚集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以珠三角为主的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为进一步弄清金融集聚对第二、三产业的不同溢出效应,运用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于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且第三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要大于第二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和信息化的结合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