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出台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为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指明了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央视《新闻联播》改版成功,这种"党政喉舌民生传达,亲和媒介民众话语,公共领域群众参与"的时政新闻民生化报道新模式,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被认为更加接地气,收视率同比2012年提升了两成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电视时政新闻重要的改革方向是民生化。本文将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利娜 《青年记者》2012,(11):48-49
近年来,在电视新闻领域,出现最频繁的电视新闻形式当数民生新闻,全国各级电视台,几乎都有民生新闻的专栏.尤其是在地方频道,民生新闻正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点 1.四个变化.从叙述方式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相比,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传统的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所下定义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喜爱,但在一些民生新闻中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弱化了民生新闻的新闻特质,又损伤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应该对电视民生新闻媚俗化倾向进行理性思考.探究其出现的原因,以求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玉明 《新闻窗》2008,(2):66-68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电视新闻样式,体现了电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它实际上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由于民生新闻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反映百姓愿望、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电视台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平台,对于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肯定要注重民生化建设,但是目前,时政新闻格式化等问题降低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兴趣,本文对当前时政新闻民生化创作的必然趋势进行剖析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一些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牛大为 《新闻窗》2013,(6):59-59
民生新闻的定义在业界和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争议,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民生新闻视为广大普通百姓所需求的新闻,也是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这里的民生新闻实则是大众视角的新闻,另一种是由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中的一些内容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莺 《传媒观察》2008,(6):52-53
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的作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也已成为电视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扩大民生新闻的反映面社会在发展,国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这为传媒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新闻是近来中国电视界颇为热门的一个名词,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都在竞相开办此类节目,并将其作为新闻改革的方向和提高收视率的新的增长点。正如著名学者李幸在其《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电视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各地方台都出现了一种叫民生新闻的东西。这种民生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呈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海量的信息也会让受众在选择时更加注重那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常规武器",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受众所关心的热点信息。在新的形势下,更大发挥时政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建立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需要媒体改变观念,创新思路,运用一体化思维,尊重受众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在整体上把握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就是要媒体衔接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源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受众的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做到既传递"声音",又抓住"需求",力争实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电视节目作为传播载体,其内容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中,民生新闻是每家电视台都注重并会设置的一档新闻栏目,同时,这类节目的观众也占了一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在服务社会生活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社会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民生新闻概述从广义上讲,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类别,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偏向于短小,在内容上主要取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现状。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具有时效性和空间性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新闻传播越来越丰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更是新闻传播的一大突破,大大促进了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董宁 《新闻实践》2005,(7):55-55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新闻范畴中的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在民生新闻栏目持续升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发展中的一些误区,如果忽视民生新闻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一些反理性的思潮泛滥,从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事实上,这正是民生新闻节目一味强调所谓民本取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那么,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大的悖论呢?  相似文献   

16.
陈淼 《新闻实践》2005,(7):57-57
这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值得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去关注和解决。一、民生新闻要通俗,不能“媚俗”民生新闻要通俗而不能“媚俗”,就要切实把好二者的度。有些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形式流俗,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开掘;有的甚至打着民生新闻的招牌,挖空心思地变相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  相似文献   

17.
台州影视文化频道创办的民生新闻栏目《600全民新闻》开播仅一年,年平均收视率就高达5.4%,成为台州最具影响力的一档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8.
李远君 《青年记者》2012,(23):24-25
现状 民生新闻,是关系人民生活的新闻,是一种立足本地,以平民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近年来,全国各级电视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民生"招牌,如北京电视台的《我爱我车》、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太原电视台的《新闻快车》等,许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出了骄人的收视奇迹,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当前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其突出民生情怀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以及观众信息选择的变化,对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情怀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晔 《视听纵横》2010,(3):40-4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既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常态电视新闻样式,以"平民化"的传播名义在娱乐化场域中,开始呈现出种种降温的趋势。经过业界和学界的冷静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