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微信是继政务微博之后出现的新兴政务平台,它对各级政府开展政务公开、舆论引导、民意通达、政府形象塑造、政务管理创新等都具有积极意义.而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其在政务管理创新方面的尝试与举措对其它地区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应用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针对82个首都政务认证微信账号进行了全面追踪分析与重点个案剖析,让“数据”自己说话,客观反映首都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深挖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最新成果,把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的高效性和人本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规范了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方式,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增长,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政务微信而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影响政务微信功能发挥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政务微信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和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政务APP、政府微博之后,政务微信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采用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借助政府微信电子平台进行公共社会管理和服务,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组织、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等角色的信息沟通效果,也能够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亲民化。2016年,中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万,政务新媒体实现了快速发展,"两微一端"成为政务领域的新常态,政务微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工具,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政务微信电子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成本低等特点而被政府机构广泛用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即时通讯与综合服务平台,是联结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民心桥”,并日益成为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逾十万,阅读量突破“十万”已成常态,政务微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不仅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更是如此.政务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所生成的文件理应作为档案予以归档并进行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各种网络软件的出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拓宽了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对社会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全新要求。社会管理作为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信息服务,因此,政务微信的出现有效促进了社会管理,为政府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加透明化的政府信息,使民众与政府之间建立和谐稳定关系。但由于政务微信属于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在具体运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政务微信平台,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实现政务微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顺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需求,微信公众平台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微信平台,政府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在线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尤其是在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平台要想凸显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理念,真正实现微信平台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是在阐释政务微信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务微信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流动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务微信应运而生,改变了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模式。政务微信的发展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促进我国政府治理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例,使用内容分析法探讨政务微信的内容分布、推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务微信的运营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其发展受平台发展起伏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如政务微信兴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政务微博应建设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在政务信息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体现权威以辟谣,成为信源供传播。同时应基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等政务媒体各自不同的定位及优劣势进行多政务媒体之间的联动,凸显各自不同的优势以形成政务信息传播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官方话语与草根话语互动的桥梁,微信政务民生公众账号(以下简称政务微信)被各级政府部门视为管理社会和服务民众的有效平台和渠道,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本文依据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对当前我国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媒介特征、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概括出政府和公众在新的媒介情境下采取的行为,揭示出微信的圈层传播特点在政务微信的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政务微信成为了政府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政务微信也成为了政府与人民之间进行民意沟通的工具。微博执政之后微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与人民交流的工具,而且现在政府也在与时俱进地开展"网上群众路线",通过这个方式不仅仅提升了政府在管理方面的效率,而且对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务微信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媒体时代政务微信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冬秀 《青年记者》2016,(17):12-13
自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以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指尖政务”蓬勃发展.至2016年初,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10万个.在微政务时代,政务微信为政府、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构建了一个沟通、合作的平台,并有效地提升了政府效能.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13.
一、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 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为主.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因公共事务而开设的微博。它是政府公务人员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特殊平台,它能以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推进政府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务微博的发展首先是建立在微博的基础上。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而2011年则被称  相似文献   

15.
正政务微博是微博后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主要是服务于微博时代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所以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包括党政机构微博和党政干部微博。无论是党政机构还是党政干部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是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主要作用是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互  相似文献   

16.
在政务微信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智慧型城市,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上海发布"政务微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对该平台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使用频率及满意度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对政务微信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冉明仙  王枫 《青年记者》2016,(18):74-75
触点(Contact Point),实质是品牌与用户接触之地,即承载营销信息的载体.政务微博本质上是网民与政府接触的地方,即承载营销政府形象的载体,是由政府机构或公务人员因公共事务开设的微博,是一个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个新浪政务微博“@桃源网”由湖南省桃源县开通以来,我国政务微博总数超过14万个,①但其中成功问政沟通的并不多,如何提升政务微博问政沟通效果,是很多政务微博管理者都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张秀丽 《传媒》2014,(8):55-57
正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向公众公布即时政务信息的平台,其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安北京"微博是当前我国诸多政务微博中较为成功的典型,以其为例,对如何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化解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媒体的多元化、应用平台的集成化、信息传播的移动化日益凸显,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成为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政务微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政务微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庞淇月 《青年记者》2017,(32):89-90
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政务自媒体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纳入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的轨道. 政务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今天,全国上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用好“互联网+”的重要性,国家层面也为政务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4年8月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开设的政务自媒体平台(主要是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数量激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1.76亿,占总体网民的24.8%.其中,政府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的使用率为14.6%,为网民使用最多的在线政务服务方式;政府微博的使用率为6.7%,政府手机端应用以及微信政务办事的使用率均为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