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乐阅读》2014,(7):49-49
<正>这些明星曾经是同班同学,你们知道吗?芳姐:一个古风男神,一个重情重义的十三阿哥,另一个我现在还记得她轻灵的《飘雪》。上戏才俊年年有,01那年特别多。朱文君:一个班里出现了可爱呆萌的猪哥哥和闹腾泼辣的雪姨,上戏的路数果然广。  相似文献   

2.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的“皇阿玛”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戏外的张铁林信心十足,踌躇满志。戏里戏外,一样的中气十足的声音,一样的习惯倒吸一口气,一样的喜欢眼皮一抬、眼睛一瞪……让人恍惚,到底是“皇阿玛”影响了他,还是他左右了“皇阿玛”?或者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选择演员这样一个职业,就像选择了一扇可以支起镜头的窗:镜头里的“皇阿玛”,镜头外的张铁林。现在,他又多了教育工作者这么一个身份,多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个头衔。我们不禁好奇,讲坛上的张院长,镜头中的“皇阿玛”,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张铁林?  相似文献   

3.
元明水浒戏在审美趣向上大不相同:人物形象上,元代水浒戏以俗为美,而明代水浒戏则富于伦理美;剧场氛围上,元代水浒戏幽默风趣,喜剧色彩突出,而明代水浒戏庄严肃穆更倾向于崇高之美;语言上,元代水浒戏本色当行,而明代水浒戏因文人参与而富于绮丽之美。这种审美趣向的差别折射了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上的三大古老戏剧之一,中国戏曲通常凭借鲜明的民族性存在于国人的生活之中,来表达着国人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情操。而黄梅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岳西高腔作为黄梅戏的重要组成因素,是青阳腔的支流。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了岳西高腔同黄梅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东河戏是一个历史渊源较长的地方剧种,有自身的文化艺术特质。在传承递嬗的过程中,宗族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宗族成员社会的变迁给予了东河戏差异性的功能定位。在此,试图将东河戏放在历史宗族的文化背景下解读,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民间文化的本位立场,从民间叙事的角度分析民间讲述人口头叙述的东河戏剧目所呈现的民间故事形态,并从研究方法上强调了民间叙事研究者所应具有的乡民与研究者两个身份特征。民间叙事的方法是还原东河戏原初形态的一个较为可行之路,其根本则是对传统文化之重视,是对民众日常生活秩序的理性重建。  相似文献   

6.
30:1,这是上海戏剧学院去年的招生比。也就是说,仅仅140多个入取名额,却引来了4000多名学子前来报考。1:4,这是“上戏”的师生比。师资力量的充足和强大为培养出一流的文化艺术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简单的数字,体现了“上戏”的办学质量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简单的数字,体现了“上戏”的雄心:追求内涵发展,打造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7.
唐启科 《广东教育》2007,(10):63-63
新课改实施几年以来,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做教师太累了!要说最累的时候,应该是上公开课的时候,为了让这出"戏"不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戏     
<正>戏者是什么?戏者就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在哪里?我想,到处都有。演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想,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戏者,她有她的戏里戏外。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有一部戏,那便是我的人生,我的每次哭笑、每个改变,都在推进戏的发展。我的现在是纪实片,我的回忆是文艺片,我的未来是科幻片。生活总是不等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主角仍是原来的我。  相似文献   

9.
上海新舞台是中国第一个新式舞台,潘月樵、夏月珊兄弟等在此编演了大量的时装新戏,这些戏内容上宣传革命和自由思想,舞台布景上力求真实,演出上唱少白多。百年过去了,这股戏曲改良的思潮还一直影响着我们,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成败得失至今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戏墨"是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潘湘云校长当年参加扬州市教育博客大赛的博客名,我最初认识潘校长就是从他的教育博客开始的。他在博客扉页上对"戏墨"的诠释是:"戏,游戏也;墨,笔墨文字也;戏墨,舞文弄墨,做点文字游戏,遣性释怀也。"文如其人,潘校长给  相似文献   

11.
<正>赵树理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农村才子。王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树理同志曾在一个集上一个人唱了一台戏:口念锣经过门,手脚并用作身段,还误不了唱。这是可信的。我就亲眼见过树理同志在市文联内部晚会上表演过起霸。见过高盛麟、孙毓起霸的同志,对他的上党起霸不是那么欣赏,他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主持蜀国朝政。他的一个下属叫杨戏,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就在蒋琬面前嘀咕:“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  相似文献   

13.
薛晖 《儿童音乐》2011,(11):44-45
课例:梨园百花——走近黄梅戏这节课由永州宁远一中李文英老师设计,也是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高中鉴赏教材。该课的教学目标有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黄梅戏的起源、剧目分类及其特点;学习演唱黄梅戏选段,积极参与黄梅戏的表演,大胆尝试黄梅戏歌词的创作,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感受能力,丰富艺术  相似文献   

14.
蓝色珠花     
<正>月秋来到戏台前,戏还未开始,红色的舞台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唱戏的人到哪儿去了呢?”月秋问太爷。“大中午的,肯定吃饭去了。”太爷刚说完,听到一个声音笑呵呵地向他打招呼:“老哥哥,你咋也来听戏了?最近身体还扎实吧?”月秋一看,是一个脸色枣红的老爷爷,年纪和太爷差不多大,正拉着太爷的手,亲热地说着话。  相似文献   

15.
"二都戏"是浙江省庆元县的一个历史剧种,其唱腔分类有三种:即京胡戏、横箫戏、毛胡戏。"二都戏"的表演风格朴实粗犷,舞台表演形式和演唱程式具有明显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新舞台是中国第一个新式舞台,潘月樵、夏月珊兄弟等在此编演了大量的时装新戏,这些戏内容上宣传革命和自由思想,舞台布景上力求真实,演出上唱少白多.百年过去了,这股戏曲改良的思潮还一直影响着我们,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成败得失至今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间,侗戏是特色的戏种,其在审美的方面有着比较鲜明的特色,侗戏的身上承载着整个侗族的文化和传统。基于此,本文由侗戏的基础表演形式以及习俗等方面对侗戏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体现了侗戏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展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征,让人们更加了解侗戏,对侗戏的魅力能更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中看出侗戏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提高了所有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增强了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武丑轶事     
阿甲和阿乙是同一科班的师兄弟,阿甲学武丑,阿乙学须生. 出师那天,在谢师宴上,师父对二位高徒正言道: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记住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梅戏每况愈下的生存状况,分析黄梅戏日见衰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传承、振兴、发展黄梅戏的观点:牢固树立黄梅戏文化生态系统的大黄梅理念,以黄梅戏教育教学为基础,以黄梅戏研究为动力,以黄梅戏文化产业为平台,构建黄梅戏产学研一体化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20.
【问题呈现】案例一:这是一位教师教学《乡戏》(苏教版第8册)的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城里的夜很是熟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乡村,领略一下乡村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兴高采烈地齐读课题:乡戏)。读了课题,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戏。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村的戏。师:在你眼前到底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描述描述吗?(生沉默)师:比如说,看戏的人怎样?舞台怎样?演戏的人怎样?生:老师,乡戏与我们在剧院里看到的戏有什么不同吗?师:那当然不同了。生:老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乡戏。生:老师,乡戏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