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位名叫佩科拉的黑人小女孩的悲剧,展现了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的悲惨生活。佩科拉的亲生父亲乔利,虽说是造成她的悲剧的直接推手,但同时也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本文以拉康镜像理论为依据探析乔利的悲剧命运,在认识自我、建立主体意识的过程中,乔利经历了想像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正如拉康所指出的那样,自我的实质是他者,主体本质上是分裂的,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社会,白人文化是主流文化,黑人受白人文化霸权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在《最蓝的眼睛》中,黑人逐渐地接受和内化了白人文化和价值观,以佩科拉和乔利为代表的黑人是白人文化霸权的受害者,白人文化霸权是造成黑人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最蓝的眼睛》叙述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为了得到一双美丽的蓝眼睛而最终走向崩溃的悲剧,反映了在白人文化浸淫下黑人心灵的迷失。文章试从社会、家庭等方面分析佩科拉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借助女孩克劳蒂亚的视角,为读者讲述了小姑娘佩科拉为了获得认同与关爱、极度渴望长出一双"最蓝的眼睛"却最终陷入疯癫的悲剧故事。本文尝试从社会、家庭两方面入手,找出佩科拉悲剧的成因,并分析佩科拉悲剧背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悲剧主人公佩科拉盼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一,生活在景观社会的她,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在白人话语的辐射之下,并将白人身体美的标准内化为自我意识的部分。其二,佩科拉内心始终涌动着超越的欲望,而蓝色的眼睛,这一无法获得的符号是其集中象征,另外,这种超越的欲望中包含着还死的本能。其三,在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原本作为主体的佩科拉,完完全全接受了白人话语,没有完成对该话语的对话或批判,最终成为自我的他者,这象征着黑人在自我认同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失败结局。  相似文献   

6.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某个黑人社区一个11岁的黑人小姑娘佩科拉的悲剧生活。小说通过对佩科拉追求蓝色眼睛这一事件的描写来揭示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残害。本文从白人文化霸权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引发学者和读者对文化、种族、审美标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推动对托尼·莫里森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非裔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一生都致力于探索黑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描述了发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洛林市黑人社区里一个11岁的黑人小姑娘佩科拉的悲剧生活,反映了生活在美国白人至上文化霸权中的黑人在面临黑白两种文化冲突时逐渐被扭曲了的自身价值观、生存现状及其心理世界。运用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主人公佩科拉在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中,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她的侵袭和压迫,以及她对白人至上的文化价值观的内化而产生的自卑、扭曲的文化价值观并最终迷失了黑人女性的自我,以此来论证莫里森在作品中所再现的不仅仅是文化殖民对黑人的侵害,而且还证明了美国并非是一个民主、公正和道德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三部小说中,分别塑造了少女佩科拉、青年女性秀拉和中年女性派拉特三位不同个性的黑人女性形象,由佩科拉式的自我否定到秀拉式的自我抗争,再到派拉特式的自我认同,分别代表了美国黑人女性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同认识,揭示了黑人文化理性发展的过程,也显示了黑人女性不断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克劳迪娅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佩科拉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女孩一样的蓝色眼睛,这表明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黑人文化一直在白人文化的泥潭里挣扎。白人文化的霸权对黑人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黑人内化的种族主义、自我憎恨、同族的暴力及自我身份的困惑。然而,莫里森在小说中向黑人提供了摆脱困惑的答案,那就是只有保持黑人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身文化才能将黑人带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正确道路上。就像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蓝色代表黑人的传统音乐布鲁斯蓝调,眼睛(eyes)则代表我(I)。莫里森是在告诉黑人保持自身独特性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性。这对受白人文化深度影响和破坏下的黑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佩科拉、波莉和杰萝丹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她们的梦想都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黑人女性在白人价值观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否定自己黑人身份,深陷寻找自我的痛苦和矛盾中。只有自尊自爱,坚定自己黑人身份,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本文以分析小说的第一叙述者克劳蒂亚·迈克迪在文中的作用为主线,通过对克劳蒂亚与佩科拉的对比分析,突出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同时,两个女孩对于自我命运的不同对待也体现了作者莫里森以作家特有的敏感和忧患,呼吁广大黑人民众秉持黑人质朴本性,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重建黑人种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银凡 《考试周刊》2010,(22):29-30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自我意识、价值感的产生是他人目光的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起源于幼儿时期的经历,人的自我价值则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实现。人在世界上的种种行为动机是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努力,而焦虑是对人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的一种反应。《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就在于在白人价值观主导的世界中这个黑人女孩被他者异化,无法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丧失了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最蓝的眼睛>里迷失自我的少女佩科拉、<秀拉>中追求自我的青年女性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发现自我的成年女性彼拉多的分析,揭示了莫里森早期作品中黑人女性从迷失到反抗日益走向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最蓝的眼睛》里迷失自我的少女佩科拉、《秀拉》中追求自我的青年女性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发现自我的成年女性彼拉多的分析,揭示了莫里森早期作品中黑人女性从迷失到反抗日益走向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相同的肤色 不同的命运——《最蓝的眼睛》的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在讲述主人公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命运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小说的叙述者——另一个比佩科拉还小的黑人女孩克劳迪娅的健康人生。虽然两个女孩的肤色相同,但其命运截然不同,探究其根源,可以发现莫里森所关注的主题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消费主义已成为主流文化并与国家意识形态渐趋一致,身体也从文化的幕后走到前台,其重要性在消费社会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托妮.莫里森敏锐地捕捉到“身体热”这一消费文化的症候,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通过黑人小女孩佩科拉从渴望并幻想得到蓝眼睛以致最终发疯的悲剧,揭示黑人女性身体在消费主义社会中所面临的尴尬困境,以及在消费价值观主导下黑人社区呈现出的荒原景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畸形渴望.托妮·莫里森用她那锐利而又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心灵的侵蚀,以及遭受种族和性别歧视加之非洲传统文化及其特殊的青春期文化三重压迫的黑人女性一味追求白人文化价值观而产生心灵扭曲、人格分裂.酿成人生悲剧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广大黑人唯有保持自己文化传统.才能抵御白人文化霸权,才能建立自信自尊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8.
拉康通过镜像理论和小他者理论揭示了儿童自我意象的虚假性,通过结构语言学和大他者理论揭示了近代哲学主体的空无性。拉康与近代哲学一样都把主体限定在社会心理文化层面,但拉康却解构了这个主体。拉康对主体虚无性的解析具有与佛学相似的效果,都设定了具有本体意蕴的实在界的存在,认为实在界是经验、理性或象征无法达到的。佛学认为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实现对生命本体界的回归,拉康对此则无有说辞。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46):28-29
托尼·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以佩科拉一家为代表的黑人在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逐渐丧失黑人文化身份的这一社会现象,而以克劳蒂亚一家为代表的美国黑人却在恪守黑人家庭和社区职责的同时,大力弘扬黑人文化传统,建立合理、健康、独立的黑人文化身份,从而完整保留自身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20.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人造黑人》中海德先生的主体意识变化,其经历了从在“镜子”前陶醉于想象的主体统一性、随后发现了理想自我的虚幻性到最后在新“镜子”前重新构想出主体“统一性”的变化过程。他失而复得的主体统一性不过是想象出来的又一个理想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