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音段音系学认为,声调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汉语上声连读变调中,一方面,声调独立于音段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语流根据其语义句法结构、韵律节奏和语义突显产生停顿,音段中音节的组合结构会对多音节上声连读变调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重庆方言南川话的两字连读变调,以音段为切入点,从音高和音长两个角度,进行一些规律性的研究,探寻出重庆南川话的连读变调,有着音段吞没和韵律和谐两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音段音位层面采用历时研究法和纠正性反馈法实证研究了艺术生在大学英语舞台式教学中语音石化的现象。结果显示在音段音位上主要体现在发音不到位、增音、省音及混淆相似音等方面有石化现象。针对研究结果分析了石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消石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重庆话叠音词的形态、语音和语义。按照词性的不同,重庆话叠音词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等四类。每类下面又可以按照构成的不同有选择性地分为从式、ABB式、AAB式和AABB式等四种形式。叠音名词和动词要读成前重后轻,叠音形容词和副词要读成前轻后重,且重音都与长音对应。叠音词连读后一般发生变调,尤以第四声连读变调最为明显,第二声连读后可以变调也可以不变调,具体因口音不同,第一声连读变调和第三声连读变调最不明显。构词韵律主要有双音步、[1#2]、[2≠1]和[2#2]等四种。各类重叠式大都不发生声母类化。叠音词在取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语义色彩上大多数偏向中性或贬义。研究旨在更好地勾勒出重庆话的某些个性及与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重叠音变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在重叠项中可能会产生有别于词基的其他语音形式,具体体现为新的固定音段和超音段,包括变韵、变声和变调。这类音变一般不受自身单字调和语音环境的影响,属于形态变音。本文以清徐话名词重叠和藤县话形容词重叠为例,运用固定音段分析法(fixed segmentism),结合相关证据,考察出它们的固定变韵分属不同性质,即由音系决定的固定音段和由构词决定的固定音段,并重新分析它们背后的韵律生成机制和促发动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优选论的框架内采用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对烟台话三字组连读变调现象作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运用在分析类似烟台方言三字组变调的语言现象中比否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更简单,而且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福州话连读变调域的构建机制分析对汉语句法-音系互动关系研究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变调域的构建体现了形态-句法因素、韵律结构要求和变调规则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句法因素是借助韵律层级单位起作用的,不同方言点中起凸显作用的韵律单位以及参与韵律单位构建的句法因素具有类型化差异。福州话连读变调域研究中的修饰语和论元的区别、词汇管辖、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等理论视角对其他闽方言点中的连读变调域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缩略语是人们对已有语言的再创造、再加工,因此它应该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自然的节律属性。汉语中,双音节是韵律模型中的最佳单位,因此,人们在构造缩略语时,不管原式有几个音步,总是倾向于构造双音节音步,即使需要舍弃一些信息。单音节和三音节的出现条件是有限制的:单音节缩略语必须“组双”后才能出现,三音节缩略语则是在双音节不能满足表意要求下才出现,且有双音化的趋势;四音节构成复合韵律词,但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用例也较少。五音节以上为超复合韵律词,与四音节类似,也有悖经济性原则,用例较少。  相似文献   

9.
汉语介音归属的确定对于汉语音节结构的确立至关重要。由于介音本身的特殊性,其归属问题在汉语中颇有争议。本文旨在研究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归属。在音首—音韵理论框架下,本文的观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音段,汉语普通话介音部分属于声母,部分属于韵母。其中三个理论假设支撑包括:介音作为独立的音段并非音首辅音的第二发音特征;音韵是不包含介音的独立体;介音部分归属于声母,部分归属于韵母。对前两个假设的争议较少,本文主要讨论第三个假设,论证材料主要来源于语误语料和语音配列制约条件的作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更好地解释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归属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韵律句法学中,音步模式可以分两种:右向音步,结构音步。汉语中自然的音步模式是右向音步(冯胜利1998)。但在实际话语中,有时会出现右向音步与结构音步不一致的现象,即“跨层音步”(董秀芳2003)。对于跨层音步的出现条件,前人已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跨层音步的组成不能以折散双音基本词为代价”(董秀芳2003)的条件进行一点修正.认为定中短语结构中可以发生的跨层音步,最后两个音节即使构成基本双音节词也可以被拆开。而这种定中结构出现跨层是有其语义和韵律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词汇借用过程中,对不符合借入语音系格局的形式常常要进行音系修补,增音是其中很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修补策略。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中328个英语来源借词所构成语料的增音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增音受多种原因的触动,既有音节结构、音段配列的制约,也有词长的限制。增音的位置大多采用右向增音。对于增音的音质,其中受前面辅音影响的比例占所有增肯的一半以上,是汉语中英语来源借词增音的主要策略:增加的元音/i、u/在底层并没有赋值,所增加的音段和其它的音段共享一个或多个特征。另外也可以采用增加默认元音/γ/的策略。从某种程度讲,两种策略也都是知觉作用的结果,不同程度印证了Steriade提出的知觉映射假设及音系知觉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语音实验发现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朗读状态下并不能有效地做出正确的韵律切分,而是呈现出类似两词一顿的情形。在重音分配上几乎每个词都被赋予了重音,且韵律短语中重读词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有类似汉语去声的声调类型表现。闭音节结尾词后面普遍増音。语音实验分析显示,英语中际语韵律短语模式的形成有其类型学原因,语言韵律类型的不同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韵律的底层原因,英语语音教学应注重韵律知识的灌输。  相似文献   

13.
同化是德语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音现象,它是指相邻两个音段之间的协调发音,亦即一个音在临近音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同化现象不仅出现在词内,它也可以超出音节或词的范围。一般而言,同化现象是在受到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浊音的影响下出现的。就同化现象发生的方向性来分,同化有三种可能性:逆同化、顺同化以及前后音相互影响而产生第三个音。同化在德语语言中主要有七种类型和规则。通过对同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德语学习者的听力、口语水平及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音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突破口语表达难关的基础。文章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五周二十学时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音段音位、超音段音位以及影响连贯语流的失去爆破、连读等英语语音要素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存在制约问题,文章针对这些制约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讨论三原方言的语流音变: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复合词的语流音变;三原方言的分音现象.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成词固化的内在机制。现代汉语双音音步韵律是"网红"形成的韵律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连读变调的方向性是指作用在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在应用于三字组或三字以上结构时,其运用顺序或方向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变调方向上的差异实际上是对标记性结构修复模式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声调稳定性与声调异化制约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串行优选论弥补了经典优选论的不足,从而能够描述和分析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18.
语音障碍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听音时在辨音、音变、句重音、语调以及英美音差异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要有效克服语言障碍,需要详细分析语音中各主要要素——易混的音素对,语流中的连读、弱读、省音、同化等音变现象,词、句重音和语调以及英美音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易斌 《职教论坛》2004,(5):21-22
一、听力教学中的困难   1.学生语言知识方面的缺陷.①语音方面.由于学生自己发音不准确,造成近音词的混淆,影响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对语流中的同化、强(弱)读、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语音变化不能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20.
经历时考察发现,与同义Vd相比,现代汉语Vs更多地出现在主宾位置上的现象是随着动词的双音化过程自然形成的。Vs的双音特征使它成为合法韵律词,天然地具有了出现在主语始发及宾语终止位置的韵律优势;所以,与其说是语法功能的要求选择了Vs,还不如说是汉语自然音步的韵律要求选择了Vs。Vd、Vs的功能分化说明汉语语言理论中存在着一个语法与韵律相互作用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