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都是男权主导的社会,但是到了晚明和清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平等"的社会观念,这样就使男权意识被弱化。《聊斋志异》通过一些书生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男权意识的弱化。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将自己的褒贬爱憎寄寓于狐鬼花木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对自然中的动植物的热爱。人与自然在《聊斋志异》中是一个和谐的自足的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定程度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审美领域中,先锋性是一种深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文人伴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在文学理论上和文学作品中都赋于了女性先锋意识其独特的内涵,尤其是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它从女性视角出发充分诠释了中国古代女性强烈反叛封建礼教的先锋意识,闪烁着女性追求思想解放和经济独立的自强精神。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这些妇女不论以什么形象出现 ,都使读者感到清新、鲜活 ,她们以独立的爱情意识向封建礼教挑战 ,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本文通过《聊斋》中女性选择对象的标准 ,追求爱情不重结果 ,以及她们不甘于被奴役的地位的论述 ,揭示了《聊斋》女性独立的爱情意识 ,展示了她们新的思想和新的气魄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归宿,面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然而,人不能因为死而放弃生,抗争成为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成为中国文人一直关注、一直探索的问题,蒲松龄以其优美动人的聊斋故事延续了生命的意义,超越了死亡,获得了永恒。  相似文献   

6.
悲剧意识,可以理解为是对悲剧性现实的反映。《聊斋志异》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世情悲剧意识。世情悲剧意识可以分为四类,即恋爱悲剧意识、怨弃悲剧意识、伤别悲剧意识和同性悲剧意识。虽然作品中饱含着悲剧意识.但是作者仍试图采用戏谑、因果报应、团团结局等方式,对悲剧意识经行消解。这些消解因素只能体现在某些表现形式方面,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悲剧的本质,悲剧的基本冲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作品通过社会中的人侠、幻想中的剑侠及禽侠等艺术形象,表现了蒲松龄孤愤之中蕴含的具有平民色彩的任侠意识。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的部分女性与以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 贞操方面的主观意志和能动选择上,有了突出的女性自主意识。这些女性虽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经历,但共 同之处在于对传统的封建纲常进行了颠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是对中国女性怎样找到自我、定位自我 的初期探索。  相似文献   

9.
幻化是《聊斋志异》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鬼狐花妖的人情化是蒲松龄的诗意创造,是对我国志怪传统的反叛与超越。立足于现实生活,品尝人生百味,《聊斋志异》体现了一种根植传统道德基础上的文化建构。作者内心流淌着的道德本位意识,不时浇灌着其文学创作,让读者于无声处谛听他心灵的呐喊与呼告,情感脉络的巨大牵引力,形成小说涉笔成幻、旨趣复杂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男权意识的退却与持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展示的男性立场,既是自由意志与诗性灵魂的张扬外显;又是男性中心主义及强权意识的执着内敛。花妖狐魅的招摇过市固然艳惊俗世,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对父系纲常的委顺与归依。男权意识的退却与持守,是《聊斋志异》中始终无法完全消弭的一对矛盾,但这却使小说所塑造的“丑女”、“愚男”等一系列两性形象,独具一种深刻隽永的文化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1.
民间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志异》从民俗的角度对城隍神、伏魔大帝、花神、文运神等民间神信仰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观念。民间神信仰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传承文化,始终在变迁中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形象,与封建时代正统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们见识卓异、性格独立、能力出众、刚强有为,尽管这类女性在书中出现不多,但意义非凡,在封建时代晚期的社会舞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系统。《席方平》是最具代表性的佳构。席方平的性格发展与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有机结构。小说中曲折的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展开互为表里,正如中国画技法中的层层点染;将故事置于非现实的阴曹地府,使席方平成为一个不死的英雄,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又像泼墨写意。作品中有大笔勾勒也有细致刻画,从而使人物形象肌肤丰满、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语言运用的技巧。虽采用文言,却具有新鲜活脱的语言风格。在绘声、绘影、绘神等方面,文章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阐述。第二部分论述蒲松龄改编的艺术。凡是被作者采用的文字资料,无不进行了精心的加工,使原作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升华,本文分析了“点铁成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有的理论范畴,是文学审美更高层次的境界,多应用于古代诗词的品评当中。叙事文学作品在诗词的长期熏陶影响下,同样可以营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对其的品评同样可以从意境的角度来进行。《聊斋志异》采用文言进行创作,寥寥数语便创造出了各种意境,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意境之美,诸如诗化的纯美性意境,朦胧性意境,恐惧性意境。这些意境的生成不仅与语言的含蓄蕴藉关系密切,而且还在于作者能够将真情实感很好地物化。意境营造的出现,是对文言小说模仿史书叙事的突破,它延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富有才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能超人。作者主要刻画了女性的考试才能、表达才能、管理才能、医疗才能、任侠才能和医疗才能等,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对于今天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品析四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聊斋志异》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其多数篇章,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迥异的幻想世界,文中所描绘的虚幻世界,乃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投影。本篇选取唐人传奇式的《鸦头》《狐谐》,六朝志怪式的《雨钱》《小猎犬》加以品析,以见全书思想、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人物塑造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倒错倾向:一些青年男性的肖像、神情举止及性情往往流露出女性化色彩;而某些女性,又常常表现出男性化倾向,她们或果敢刚毅,或威武英勇,或长于经纪。这是时代性别审美风尚及作者妾妇自拟心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的语言,典雅工丽、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本文主要是从语言典雅美的特点进行论述的.《聊斋志异》很多单个句子中都引入了典雅、古朴的语词,同时以此构建许多雅致的情节和堪称典雅典范的篇章,这些共同为作者构筑语言典雅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中的“美狄亚”复仇故事 ,超越了先前母题结构的内涵 ,以新的人物性格、身份、人物关系和情节安排 ,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追求。侠女复仇主题重大突破一是不杀子 ,充满了人性味儿与世俗性 ;二是在生命连贯性观念支配下 ,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示正义复仇者的超凡能力 ,从而以阴阳神人一体化的形式 ,打破了或现实仇杀、或冤厉索命的单一化描写 ;三是注重将众所肯定的相关历史人物 ,同笔下描写的复仇侠女联系比照 ,有效地唤起读者肯定赞许的理解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