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钟惦棐学术思想和电影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创性与实践性等方面,而对其西部电影理论的史学价值和学术遗产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以“学案体”为方法,以“两种学术史”为参照体,溯源钟惦棐西部电影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学术基础,正视其中国西部电影理论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今天的中国,在电影票房节节攀升、电影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伴随的是批评的旁落与理论的式微。在这样一个理论"不景气"的年代里谈论电影理论问题,别有一番意义。在中外电影学术史上,"电影理论的现代转型"都是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是全世界电影学者都极其关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将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置放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链条上,置放于中国西部电影思潮这样的背景上进行考察,透过对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分析,试图揭示出电影创作者们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1):156-160
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中阐释了自己的电影美学思想,论述了电影与"生活流"的关系。"生活流"理论从深层显露出了审美活动的特质,体现出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境,显示出与中国审美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打造出一种心与物、电影与生活流交融的意象世界,激发了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作者电影“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法国新浪潮的"作者电影",追求的是电影艺术和创新,要求导演忝为影片的中心."作者电影"也称为"作家电影",和作为批评理论的作者论有相同之处.中国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身体力行地倡导了"作者电影",尽管有缺陷,但作为电影艺术的追求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改革力度相当大,以《中国电影市场》杂志为考察的切入点,分析改革所表现的五大方面:集团化把中国电影做大做强;电影法制进一步健全,为电影发展保驾护航;遵循市场规律的院线制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方受益;高科技介入,中国数字电影初具规模;电影市场与电影经济理论研究初显热潮。这五个方面。是中国电影遵循执政党"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7.
异域审读者     
《中学生百科》2015,(11):20
驾着一辆租来的SUV,车上载满帐篷、睡袋和奥利奥,从东向西贯穿国境,走过整个国家最荒芜也最淳朴的漫长公路,与不同的人和事物相遇,再分别。这显然是美国公路电影的桥段。然而我们此处提及的并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位老外在中国的"行路笔记"。说到《寻路中国》,不得不为其打上"汽车"、"公路"、"西部"作为标签。这些典型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遭遇"话语霸权".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后殖民文化"的提出,提醒人们关注西方的"文化霸权"和东方文化后殖民化的"受虐"."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是性别问题与民族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所产生的异质同构的关系.本文以中国女性导演和中国电影作为平行切入点,既审视既往中国电影和文化中的性别书写,也关注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认为处于双重焦虑下的中国女性与中国电影应主动走出"目光的樊篱",使女性拥有话语的权力、中国电影重新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有过辉煌的"十七年",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然而,该类电影现状与曾经的"辉煌"形成了强烈反差,如今的少数民族电影市场十分低迷,票房状况堪忧,它已经风光不再。纵观"十七年"时期几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不难看出,获得成功的少数民族电影都注重情节性叙事,而其他偏重异质性文化与少数民族风光的弱故事类影片,均没有留下喜人的成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要走向大众,加强情节性叙事,讲好故事是其创作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丰杰 《文教资料》2011,(30):110-111
中国西部以大漠和戈壁为特征,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受美国西部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把目光投向了西部。本文从美国西部片的角度对《决战刹马镇》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这部电影在男性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女性角度方面带有关国西部电影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电影与美国西部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百年电影史上,西部电影已成为一种被国际电影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艺术品牌。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西部电影与美国西部片在文化内涵、矛盾冲突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有理解这种差异,我们才有可能在中国的西部电影中建构起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人文精神、西部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影戏"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核心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简单地用"电影即戏剧"来阐释"影戏"观念。本文在细致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到后来强调"电影剧是电影术与戏剧的结合",强调"影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家的认识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过去倾向于"政治史观"、"艺术史观"或者"文化史观"的史学范式,本文主要从传播史观出发,对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阐释,以媒介生态整体理论之视维来观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性与规律,强调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资源、外部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共进共演的互动关系,力图全景式地描绘中国电影120年来的传播生态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电影4.0"这一概念,指出华莱坞电影新时代正在到来,并结合华莱坞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化中国"的全球战略,在全球化语境中进一步构建华莱坞电影的主体意识,在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多极化的世界电影格局中进一步勾勒华莱坞电影的未来版图。  相似文献   

14.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当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发展正以"去历史化"的惯性经历着话语嬗变,但现实政治将重新激活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传统,并对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托马斯·沙茨提出的融合仪式电影理论对冯小刚电影创作进行关照。通过对人物身份与主题、矛盾冲突与解决、背景音乐与主题歌(曲)、场景与"类公路片"四组影像关系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冯小刚电影作品在当代中国影像生态里呈现出的明显的融合色彩。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一种运用了融合仪式型叙事策略的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16.
传媒文化的负面效应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服务于儿童的中国儿童电影在市场中遭遇冷落。本文以中国儿童电影的历史为参照,探讨了中国儿童电影的"教育性"及出路。提出榜样是中国儿童电影教育的母题,但教育性的过度追求影响了中国儿童电影的艺术生命力,"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中国儿童电影努力的方向,中国儿童电影呼唤艺术大师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青叶 《中华家教》2012,(12):44-45
王馥荔,江苏省话剧团演员,被誉为中国影坛上的"天下第一嫂"。她曾主演过《水上游击队》,《金光大道》、《天云山传奇》等多部有影响的电影,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电影演员。儿子屡闯祸母亲被训哭1978年5月4日,随着儿子王骁的呱呱坠地,因出演《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中国武侠电影的侠义伦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中国武侠电影形成一种特异的"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两个"叙事母题"是一种互为映衬、同时彰显的关系;"家族为本"的伦理思想在武侠中普遍存在;引领武侠电影走向不朽、并不断创造银幕传奇的灵魂是义、是情;对信义的追求是武侠电影矢志不渝的叙事格调。研究对于深刻认识潜藏于中国武侠电影当中的伦理意识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宇森的电影是他的自白,他以电影诉说他的态度和理想,他将自己所祟尚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融入进了其电影的创作中,因此,他的电影总有浓重的侠义情结。通过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主题及模式,将从三方面对吴宇森电影的侠义情结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内涵,然后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侠义主题和模式;最后将吴宇森的"英雄片"与西方的动作片进行比较,从中解读吴宇森是如何通过他的"英雄"电影,宣扬中国的侠义精神,如何希望观众透过他的"英雄"电影,认识和发现人性的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电影业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电影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对电影、特别是电影名的翻译已不能单纯作为一种纯文学形式用传统的"等效"翻译理论或"接受美学"等理论进行研究,而应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把电影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积极探索电影名的翻译,以满足当今电影业快速产业化的发展对电影名翻译所提出的新要求,实现电影的市场化和商业价值。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性,认为电影片名翻译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并进一步指出,目的论强调目的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并不是说要抛弃原电影,而进行随意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