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军入主中原后,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时也把明末官场中的贪污成风的陋习继承了下来。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对官吏贪污进行打击限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翱系明朝盐山人 ,永乐进士 ,历经七朝六帝 ,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王翱的一生进行了评述 ,探究了王翱久居官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朝道德与制度的背离主要表现在科举、思想、官场方面,重道德轻制度现象的形成主要有历史和思想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滁州地处安徽东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于濠州,并在滁州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借此一步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并最终建立了明朝。在此过程中,滁州作为他的第一个军事基地和物资储备基地,在明朝建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朝建立后,滁州也由于朱元璋的影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安徽地区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地方。滁州当时的发展依托着明初期统治者的政策,统治者也比较重视滁州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17-121
明世宗对翰林制度的改革,不仅实现了其排除异己树立权威的目的,也一定程度降低了翰林积弊危害,激发了整个官僚阶层的活力,为万历、崇祯年间翰林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同时翰林改革随着嘉靖初政的平息而不了了之,其多项措施付出了巨大的改革运行成本与代价,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资源浪费与贪污腐化,为明朝中后期官场腐败、吏治混乱、乃至整个政治生态恶化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6.
明崇祯时期军队的衰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到崇祯时期,封建统治危机已相当严重,统治集团内部贪污腐败。争权夺利。此时的明朝军队,也是将骄兵弱,弊端重重。本文旨在分析明崇祯时期军队衰败的种种表现,并力图从这一角度来阐发军队的腐败与明朝最终灭亡的关系。一、将领贪污成风,导致粮饷不继明崇祯时期,封建统治已极端腐败,贪贿之风遍及官场的各个角落,明末军队将领的贪污,主要是侵吞粮饷,其手段有虚冒和直接克扣粮饷两种。明末军伍混乱,军队缺员严重,给将领的虚冒钱粮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虚冒者,无其人,将领及助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先锋壮丁,月支厚饷”…  相似文献   

7.
明初建立的试经度僧制度在明朝前期有效地限制和管理了全国的僧人队伍。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军费开支、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奢侈浪费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明朝政府为了筹集资金缓解危机,以鬻牒度僧制度取代了试经度僧制度。  相似文献   

8.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时期官场小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王跃文,其官场小说作品以其曾经熟悉的环境——官场生活为素材,注重对办公室、会议室和酒席、家庭等特定场景进行描绘,突显了官场世界权、圈、钱等潜规则;关注官场中各色官员灰色生活的表演,艺术地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王跃文以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来审视和剖析他所熟知的生活,展示了中国在行政转型时期一副多侧面、日常化与世俗化的官场图景,使读者得以走入官场,审视官场,品味官场。  相似文献   

10.
明朝末年,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衰落,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并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金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结束了对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打响了夺取辽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明金战争是在清王朝建立前,明王朝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生死搏斗。作为战争双方,明朝是为了消灭新兴的后金政权,恢复其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旧有统治,而后金国则是为了摆脱明朝的统治和压迫,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并从明朝手中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1.
赵翼十分重视对明代历史的总结,他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探讨了朱元璋明朝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对明朝初年的吏治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了赵翼史学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也土崩瓦解了。明朝官员黄道周、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宗亲朱聿(yù)键在福州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隆武帝。黄道周倒是真心想抗清,但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实力,不愿出兵北伐。  相似文献   

13.
与元、清二朝相比,明朝治藏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点,明朝除对接邻内地的蒇族地区进行了较为直接的统治外,对所谓的“三十六番”政治统治的维持和维护主要通过该地区僧俗首领定期与不定期入京朝贡来体现。但是,这种朝贡是以明朝在藏区建立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的,它既不同于吐蕃朝贡唐朝,也有别于周边属国朝贡明朝,本质上是明朝行使藏区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涉及官场的小说作品由来已久,晚清的谴责小说更是将官场作为了写作对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许多细致、全面描写官场生活,深刻反映官场人物的当代官场小说。本文从叙事背景三级化、正面人物形象脸谱化、反面人物变质过程统一化、女性人物形象呆板化和结尾固定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官场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6.
在元朝于乌蒙山地区初步设置政区的基础上,明朝强化了对乌蒙山地区政区的控制。随着明朝建立贵州布政司,以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对乌蒙山地区进行三省分治的格局,在明代继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当代官场小说,探讨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影响,对清末官场小说和当代官场小说进行对比,认为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影响较大,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演绎和诠释,然后对当代官场小说从官本位、官员道德自律与民众清官期盼、权术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政治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8.
明朝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上严重阻碍了明朝的对外经济活动,这与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发展要求严重背离,因而成为海寇滋生泛滥的经济根源。徽州海商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从本质上说,徽州海商依然是以追求自由贸易,追逐商业利润为特征的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海商。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民间海上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明朝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促使了明朝实施更加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从而在客观上为明代商品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朝鲜李朝建立后,很快就与明王朝确立了宗藩朝贡关系,双方即开始了常规性的遣使。明朝向李氏朝鲜遣使始于1393年,终于1636年,在此期间,明朝向李氏朝鲜共遣文官使者60余次,人数多达97人。各时期明政府遣往朝鲜使者的出身虽不尽相同,但不同使者的出身及其出使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恰好受当时明朝自身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公仆》关注官场选人用人这一官场根本问题,揭示了官场任人唯亲现象的普遍性、危害性及其难以根除的根本原因,体现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有特点。这样,同其他的官场小说相比,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体现了鲜明的非典型特征,《非典型公仆》可以说是一部非典型的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