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杭州西湖畔北山路54号的大铁门,你还会发现里面有两座别墅,而且都带有壁炉。但是关于它们的来历、名称,一直没有人作解答。从前,北京曾有人在媒体上发表《清华校园文物急需抢救卫护》的文章,文中提到:“当代名家宋春舫的‘春润庐’……也已无迹可寻。”然而,由杭州园林文物部门所编纂的、出版于1995年的《西湖志》则明确指出:春润庐在杭州葛岭,业主为宋春舫、朱润生,“今已不存”。且没有标明春润庐的确切位置。前不久,笔者从一张刊印于1929年的北山路地形建筑图中发现,春润庐并不在葛岭山上,而是在西子湖畔的北山路上,紧…  相似文献   

2.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水浒传》第111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是一段精彩手笔——“地分吴楚,江心内有两座山:一座唤做金山,一座唤做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绕山起盖,谓之寺里山;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里寺。这两座山,生在江中,正占着楚尾吴头,一边是淮东扬州,一边是浙西润州,今时镇江是也。”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9月,位于北京门头沟区马鞍山麓的戒台寺中的戒坛殿完成修缮并正式对外迎客,这里被誉为“天下第一坛”。所谓的“戒坛”是何意,又为何能称誉“第一”?据传戒台寺为隋唐时所建,当时命名为慧聚寺。明朝宣德九年(1434)重建马鞍山废寺,正统五年(1440)赐名为万寿禅寺。清代又因乾隆皇帝作诗而得名戒台寺。千百年来政权更迭,戒台寺的变化看似仅在名号,但其间却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历史上戒台寺虽几易其名,但俗称一直为“戒坛寺”,可见戒坛之于寺庙的影响力。戒台寺历经千年风雨,有何古今沧桑变幻,寺名变换之间又有什么耐人寻味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善光寺本堂是国宝(在长野县,有三百年历史的木建筑),被人画了些圈圈道道,报道题目却用了“推掉圣火传递的善光寺”之类的说法。醉翁之意,无非是使大众的思路短路.乃媒体惯用的伎俩,不说也罢。要说的是乱写乱画,日本叫“落书”。  相似文献   

5.
嘉兴旧时曾有“七塔八寺”。历史悠久,建筑华美,其中七座古塔原身已先后消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组老照片展现的吉塔旧影。能带给我们历史的回昧和遐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毛时亮 《兰台世界》2016,(3):148-151
黄岩鸿福寺历史悠久,脉络清晰;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政教互动,鸿福天下;遗迹丰富,文化深厚,是黄岩乃至台州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存。但由于历史等原因,鸿福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被淹没。因此,加快挖掘、整理、研究鸿福寺文化对于保存台州历史文化,提升文化品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鹏 《北京档案》2008,(8):42-43
“先有潭柘,后有幽州”,这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可见潭柘寺历史的悠久。潭柘寺始建于晋代(265年-316年),原名嘉福寺,后改名龙泉寺、万寿寺、岫云寺等。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人们叫它潭柘寺。  相似文献   

8.
谁能料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原始“学籍卡当案”竟会完好无损地保存于湘西边陲的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呢?这件“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卡当案,是如何在这座饱经战争沧桑的小城幸存、并于近期才被撩去神秘面纱浮出水面的呢?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中国怎样“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中国历史多年的思索,我终于认识到,以“阶级斗争”观点来认识中国社会的贫富,无论站在哪一边,恐怕都是不正确的,并理解到传统政治观念中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藏中国革命历史像章和证章已有50多年,藏有从1924年至今的革命像章600余种。其中,就有一枚珍贵的毛泽东像章——1941年制作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护党纪念”章。  相似文献   

11.
杨虎的青白山居坐落在孤山之巅,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该建筑包括楼房18间,礼堂1间,平房3间,还有地下室5间。历史资料显示:当年这座宫殿式的别墅占地达4亩6分5厘1毫;门牌号为“外西湖26号”。  相似文献   

12.
贺伟 《档案与史学》2005,(12):20-24
别野虽好, 难消少帅愁 张学良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在庐山住的别墅也很有特色. 张学良1934年夏季来庐山,下榻"雷格里尔别墅".这栋别墅位于普林路上端,建于1921年,面积为239.4平方米,现在的门牌为:普林路68号.它的最早主人是雷格里尔--一个入了美国籍的英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在农民问题的探索中,毛泽东(1893--1976)和梁漱溟(1893--1988)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相似文献   

14.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篇题为《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以下简称为“重林轻刘”)的章。读后,我深感困惑不解。作为一位历史工作,我想把我所了解到的一点历史情况介绍一下,让人们多知道一些事实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5.
法国前总理劳伦·费比乌斯称,“6月6日是‘自相矛盾的一天’,因为人们一边庆祝历史一边谴责现实”  相似文献   

16.
有时候对一个地方太熟了,便谈不上好来;而在很多时候,对于生活之地说不上好,则是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太了解了,甚至因为自认的了解和熟络,使有意地淡漠了。对昆明,我的认知就如此。当旅游的高温促成了昆明的快速发展,这座公园般漂亮的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的除了无异于其他城市的高楼大厦,即便在这座城市里仔细地走上一圈,也难在视觉上找到关于这座名城的历史文化,印象中的昆明漂亮了,现代化了,却淡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春末,一个忽云忽雨的午后,在听官渡区新农村建设的故事时,“顶升后的官渡古镇金刚塔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凝固在一起的螺蛳壳,金刚塔是先人用糯米饭拌泥在螺蛳壳堆上建起来的。”对这个不到两平方公里,却涵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妙湛寺东塔、土主庙、法定寺、文明阁、魁星阁、观音寺、凌云阁、古戏楼、三圣宫、燃灯寺、五谷寺等10多处景观的官渡古镇中心区域,有一种陌生的愧疚,促使我走进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崔莉 《现代传播》2023,(11):106-114
历史纪录片始终需要聚焦“真实”与“想象”的关系,需要辨析何为真实、何为想象、真实何为、想象何为等一系列核心议题。当大量搬演的场景、想象化的情境、虚拟化的剧情段落、主观化的陈述视角构成历史纪录片的主体内容,当越来越多的历史想象和文化想象成为历史纪录片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必然对历史文本天然具有的文献特征、特别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产生质疑与挑战。反思“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关系,正是理解“历史纪录片通过历史想象表现历史真实的合法性,并由此走向更高的文化想象”问题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与杂志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美国史学家亨利·S·康马杰说:19世纪90年代是美国历史的分水岭,“在分水岭的一边,主要是一个农业的美国”,“在分水岭的另一边,是现代的美国;它主要是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国家”。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使美国  相似文献   

19.
马颖 《档案天地》2006,(1):24-25
北戴河海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准允中外杂居的避暑圣地,从1893年到1948年的50余年里,各国人士纷至沓来,在这里建起了700余栋形态各异的别墅,许多名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及其“两个务必”论断的历史意义,并结合当前的实际阐述了报告及其“两个务必”论断对于我们动员全党同心同德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