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氧气的发现     
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因为氧是地球上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元素,是自然界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还在于氧的发现使化学理论发生革命,宣告了统治化学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的破产。自古以来,燃烧现象一直是人类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变化。五十万年前,原始人就掌握了火。但是,火的实质是什么?长期以来,无论古希腊的四元素说,还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说,直到中世纪的炼丹或炼金理论,都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一六七三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对几种金属进行煅烧实验。他发现这些金属在煅烧  相似文献   

2.
氧气的发现     
←1.普里斯特是18世纪著名的化学家。小时候,他喜欢捉些小甲虫放在玻璃瓶里玩。等我回来咱们再玩。↑2.一次,普里斯特要出去玩。他怕小甲虫逃走,就把瓶盖拧得紧紧的。难道是密封罩里的空气在作怪?孩子别哭了。↑3.等他回来后,发现瓶里的小甲虫全都死了。↑4.妈妈安慰他说:“以后要注意不要把瓶盖盖得太紧,要不甲虫还会憋死的。”↑5.好奇的普里斯特做起实验来,一会儿功夫,放在密封罩里的甲虫和老鼠都死了。↑6.普里斯特长大后成为一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他分解出一种气体。↑7.让他惊奇的是,快要熄灭的蜡烛一接近这种气体,竟然重新明亮起…  相似文献   

3.
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也可以在氢气中“燃烧”。前者大家都很清楚,后者却有些模糊不解,有必要补充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早关于氧气的记载是在八世纪我国的《平龙认》中。约十个世纪后,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同时期的荷兰化学家德兰贝尔、瑞典化学家舍勒,以及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都发现了氧气。但是,这些遇到氧气的人由于观察不全面,忽视了新生事物,没有取得发现氧气的殊荣。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库恩的分析,指出三位有资格说自己发现氧气的人,并阐述了库恩关于谁是发现氧气第一人的看法.说明了发现氧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发生了一场化学革命.库恩的氧气发现观不仅是他的历史观,也是他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库恩的分析,指出三位有资格说自己发现氧气的人,并阐述了库恩关于谁是发现氧气第一人的 看法,说明了发现氧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发生了一场化学革命。库恩的氧气发现观不仅是他 的历史观,也是他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将少量硫放置在石棉网上,用火柴直接点燃,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然后,用注射器(25~50mL,不带针头)在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抽取氧气(教师可在课前预先准备),用此注射器向燃着的硫吹氧气流。这时,硫燃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前,找一块石棉网并取下一二根细铁丝,或者找来钞窗的细铁丝两小段。实验时,用坩埚钳钳住一段带有油漆的细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当烧红时,立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氧气瓶中,细铁丝就燃烧起来,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与用光亮的细铁丝做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一样。 用带有少量油漆的细铁丝代替光亮的细铁丝做实验所以容易成功,是由于铁丝表面上的  相似文献   

10.
铝在氧气中的燃烧情况,现行的教材上只是提及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强光.但是对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则没有明确说明,所以笔者对此展开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收获.现将这些研究过程及有关想法与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11.
此实验按课本所叙去做,无经验的教师往往失败,我认为只要注意以下几点,此实验便容易成功。 1.细铁丝的选择 有的青年教师选用扎钢筋用的细铁丝来演示此实验,容易失败,因扎丝太粗,凭系一根火柴点燃来预热远远不够,铁丝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氨气在纯氧条件下燃烧火焰不稳定且实验成功率不高的状况,进行了实验探究.设计了一套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简易实验装置,让通有氨气和氧气的两导管相接触后点燃,可观察到氨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较好;此实验可作为氨气性质的课外拓展延伸,利于学生加深对氨气还原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有一实验———铁丝在充满氧气的广口瓶里燃烧。教科书告诉我们 ,这个反应的产物是Fе3 O4。为什么反应产物不是Fe2 O3 或FeO呢 ?若是Fe2 O3 或者FeO该多好 ,初中生刚学化学 ,就遇到Fe3 O4这种混合价态的物质 ,有点难。可是 ,该反应得到Fe3 O4却是不争的事实。乍一想 ,这个事实很容易解释。我曾读到一个中学教研员写的文章 ,他是这样解释这个事实的 :从热力学数据表 ( 2 98 2K )可以查到ΔfGm°-/ (kJ·mol-1) :  Fe3 O4(s)  Fe2 O3 (s)  FeO(s)-1 0 1 2 .63 4  -74.43 5   -2…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教材P207页实验四指出:做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应预先装少量的水,以免被炽热的燃烧产物烙裂。然而实践表明,这种保护措施有其不足之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难以准确地在瓶中一次性存入适量的用水,常常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存水过多,虽能确保集气瓶不受损坏,但因氧气不足而实验效果欠佳;存水过少,虽然实验效果好,但集气瓶却极易烙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用燃烧匙辅助水的作用,就能完全克服上述不足。如图1所示,将光亮的细铁丝在中粗钢丝(如:自行车钢圈上的拉丝)上制成螺旋状。一端系在燃烧匙下部约3cm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现象"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点评,评析本节课在选题、探究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呈现的现代化学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现     
火星上发现“干冰喷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干冰喷泉”,能把干冰喷到数百英尺的高空。通过一个安装在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号上的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科学家们发现火星的南极有干冰像喷泉一样喷出,速度达到每小时100英里。照片显示,从火星内部喷出的干冰带起大量尘土,在冰盖上留下了各种黑色痕迹。科学家们解释说,火星表面受到太阳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现     
黑洞撕星理论预言获实证科学家利用宇宙天文台观测到了罕见的天文景象,一颗质量如太阳般大小的恒星遭遇质量是太阳1亿倍的黑洞“袭击”,恒星虽然逃脱了被黑洞完全吞噬的厄运,但最后仍落得“支离破碎”。这是科学家首次找到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的强有力的证据。科学家很早就从理论上预言黑洞会撕裂恒星,但一直未能得到观测结果的证实。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分别利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XMM-牛顿”X射线太空望远镜在一个距地球约7亿光年、代号为“RXJ1242-11”的星系中央,探测到了强大的X射线爆发。天文学…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现     
北冰洋下一片生机通过对北冰洋为期30天的科学考察,一支由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45名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日前宣布,在北冰洋厚厚的坚冰下蕴藏的生命种类之丰富,大大超出人们原先的想象。这次科考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获取了大量的照片、冰样和海洋生物标本,值得各国科学家在未来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此次科考表明,尽管对于人类来说北冰洋因气候寒冷而很难适应,但却是很多其他生物的乐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以及多细胞植物和动物在这里生机勃勃。这支探险队乘坐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H ealy”号,对北冰洋…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现     
经血中提取干细胞数量是骨髓干细胞的30倍近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美国心脏病学院会议上,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的三庆俊一郎博士报告说,他们从人体经血中提取到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取自经血中脱落的子宫内膜,从经血中获得的干细胞数量是从骨髓中获得的干细胞数量的大约30倍。通过引导,研究人员把这些干细胞培育成心脏细胞。他强调,干细胞最好从年轻人身上取得,因为这些细胞寿命较长。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初期细胞,它有能力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组织细胞,从而修复人体内的不同组织。日科学家解析出一种血管收缩酶的构造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现     
黑洞宇宙中超低音“歌手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黑洞也会“唱歌。不过,黑洞发出的天籁之音凡人的耳朵根本无法欣赏。它过于低沉,频率只有人耳所能听到的最低声音的上千万亿分之一,是人类迄今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低沉的声音。如果用音乐术语来表述,这个黑洞发出的是降B音,它与钢琴上比键盘中央C音略高的最近一个降B音键的声音音名相同,但音高却低了57个八度,或者说频率只及钢琴发出的降B音的约300万亿分之一。·Scene·这一超大质量黑洞发出的声波,位于距地球约2.5亿光年的英仙座星系团中央,是由英国剑桥天文学研究所费边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