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专家又问,孩子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吗?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叠被褥,您嫌他笨手笨脚而帮他叠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2.
您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您知道劳动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您知道运动的好习惯是在哪个年龄段养成的吗?您知道《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内容有哪些吗?您知道怎样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吗?您知道怎么对孩子说话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儿童有哪些权利吗?…… ……以上这些问题想来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但是有些父母却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有这样一本书能帮您解答这些问题,它就是《成功父母必读》。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方法,汇集了专家的研究成果、父母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下面是我们从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寒假里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的声音:"马老师.您快帮帮我们!我在孩子的本子里偶然发现一把条子.都是一个男孩写给女儿的.还有女儿在本子上写了好多这方面的话……我家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约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医生曾经告诉我说,如果我去您那儿吃煎饼,您会很高兴。我非常想去您那里做客,但是没有时间,一会儿是化疗,一会儿是放疗……也许,您可以来看我——如果这样,我会很高兴的……”这是一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写给总统普京的一封信。这个孩子名  相似文献   

5.
“您的孩子有激情吗?”一位教育工作者问一位初中学生的家长。“这很重要吗?”那位家长反问道。这位教育工作者又问:“作为家长,您有激情吗?”“没有”。家长如实回答。接下来,他们就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迷路的小熊     
又一个教师节就快到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给你最敬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就这样,我读到了涵涵写给我的一封信.在信里,他说道:"老师,如果没有您的理解和宽容,我也许会在一片‘小偷'的叫喊声中度过我的小学生涯,也许我会变成一个很坏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迷路的小熊     
又一个教师节就快到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给你最敬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就这样。我读到了涵涵写给我的一封信。在信里,他说道:“老师,如果没有您的理解和宽容,我也许会在一片‘小偷’的叫喊声中度过我的小学生涯.也许我会变成一个很坏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相似文献   

9.
今天批阅学生日记时,看到朱名的妈妈在朱名的日记本上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朱名的,一封是写给我的。在写给我的信中,朱名的妈妈是这样写的:老师:今天晚上与孩子交流时,孩子说家长也可以给老师写信。我便想借她的日记本与老师交流。从上四年级开始,朱名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这语文老师太好了!”这样的话几乎每天都有,有时还求我说:“妈妈,你给老师写个信吧!就让他一直教我们到小学毕业。”这样的话她说了好几遍。后来,我问她:“你老师怎么好法?”她说:衣老师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他的教学方法好;还没有架子,还帮我们打扫卫生……”这…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谈起孩子的学习,总是“课本”、“课本”的不离嘴。常有家长朋友问我:孩子总是嚷嚷买课外书,你说,这三四年级的孩子了,总看“闲书”行不行? 正好前不久读到一位四年级学生写给报社编辑的一封信。我们先来听听孩子的心声——今天,我读了《少年儿童有奖命题征文作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她20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青少年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让他再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  相似文献   

12.
温柔的陷阱     
李莉 《家长》2004,(Z2)
一位母亲为她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伤透了心。孩子长这么大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依赖心理极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母亲认为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就带着孩子去找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没说出话来。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准…  相似文献   

13.
家教信箱     
△冬季,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编辑先生: 我儿子4岁半,上中班。可早上他总以天冷为由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也不肯上幼儿园,真叫人头疼。您说我该怎么办? 安徽 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 首先想问您一下,您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您得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如孩子的确是因为怕冷才这么做,可以多给孩子讲  相似文献   

14.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  相似文献   

15.
一母亲为她18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夫人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你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位教育专家曾发表过一封用孩子的名义写给父母的信.这封信对于我们中国的父母也是非常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他写道: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读到的这篇文章,是陈晖女士特为本刊提供的。她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硕士,现为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广州市劳动模范。您知道吗?她是在与病魔的生死搏斗间歇,向本刊读者奉献这片爱心的,让我们向她表示敬意。 如果您读文章的时候,感觉比较晦涩的话,请您读读后面的两则故事,也把故事读给孩子听听,问问孩子的感受,您就会悟出一些道理的。  相似文献   

18.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19.
董兰芳  朱伟大 《师道》2015,(3):42-43
案例:孩子又离家出走了"董老师,您有空吗?"电话那头是一位焦急的母亲。我猜想一定是很棘手的事情,要不然不会晚上九点了还来电话。"没关系,您请说!""这么晚了给您电话很不好意思,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孩子已经不是一次离家出走了……这孩子是不是真没救了。"因为着急,孩子的母亲竟说得有点语无伦次。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我还是约了这位母亲,第二天上午10点到我的咨询室面谈。  相似文献   

20.
寒假里的一个晚上,我的心理咨询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的声音:“马老师,您快帮帮我吧!我在孩子的本子里偶然发现的一把条子,都是一个男孩写给我女儿的,女儿在本子上也写了好多这方面的话……我家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约定见面具体谈谈。冒着寒风,孩子的母亲和父亲一同来到我这里。落座后,我看过男孩写的条子和女孩的本子,我判断两个孩子没有过深的感情投入,属于一般的男孩女孩之间的吸引和倾慕。我知道这样的事常常由于大人的干预失当,而把孩子们推到一起,把事情弄糟。我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