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 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 运用的定型短语。汉语语汇中,相 当于词的“预制构件”除了成语之 外,还有惯用语、歇后语,以及谚 语、简称等。人们一般统称为熟语,而成语是熟语的主要部分。那么,如何确定成语的范围呢?这就需要找出成语与其他熟语的区别。成语与谚语(群众中间流传的简单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与简称(较复杂的事物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了的称谓,如“政协”、“四呼”、“旅游”、“安理会”)的不同较为明显。本文着重探讨成语同惯用语、歇后语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它具有:①结构的凝固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等。它是比词大、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综观近年的全国高考试题,成语使用能力的考查是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的考题中都有成语的一席之地,分值一般是3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成语的学习方法。一、明确结构明确结构有利于理解、记忆、运用成语。从单位组合上看,成语结构主要有以下五种:(一)“二·二结构”。由两个动宾结构联合构成,如“弄虚作假”、“移风易俗”。(二)“一·三结构”。这是一种主谓结…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学生经常会听到成语、读到成语,还会向老师问到成语。如果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一、如何理解成语的意义1.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理解构成它的各个成分。有一部分成语,可以在逐字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例如:似是而非、理直气壮、地大物博、一唱一和、异口同声。因为成语是长期沿用下来的,所以,有的成语中的一些字词保留了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着重理解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含义。如:不速之客(“速”是“邀请”,不是“快”),短兵相接(“兵”是“兵器”,不是“战士”),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4.
“俗语”也称俗话,足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语。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请你给以下的俗语各找一个“意趣相投”的成语作朋友(用线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5.
姚建宏 《语文知识》2005,(10):15-16
数字从“一”到“万”都可以构成成语,如“一鸣惊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令五申”“四面楚歌”“五湖四海”“六月飞雪”“七擒七纵”“八仙过海”“九牛二虎”“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千钧一发”“万籁俱寂”……这些成语言简意赅,具体形象,具有很好的修辞作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嵌入数字的成语,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一)由数字“一”“半”和“不”“莫”  相似文献   

6.
成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成语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一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二是成语的结构及其组成成分都十分稳定。因此,整个结构不能随意变动,各项组成成分也不能用别的东西替换。对有些成语,还须了解其来源,这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和正确使用。下面对本册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逐一作出例释。 [哑口无言] 像哑巴一样没有话说。如:“特务们哑口无言了。”(《挺进报》)主谓结构,在句中作谓语、补语,与“张口结舌”“默默无言”“理屈词穷”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7.
成语除有结构定型的特点外,就是它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来运用的,因此,一般不能只从各个词的意义总和中去理解成语的意义。如“良药苦口”字面义是:好药(能治好病的药)是苦口的。但这个成语的整体义是比喻有益的劝诫或批评往往比较尖锐难听。再如“胸有成竹”是“心里有谱儿”的意思,而不是说“胸中有竹子”;“破  相似文献   

8.
常用成语考     
以下是见于《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中出现的部分成语。目前常见的几种工具书(包括最新出版的成语词典在内),对这部分成语的来源出处或者尚未考明,或者考释不当。这里对这部分成语的出处提供一点资料,以备教师同志们参考。 [异口同声]“大胡子张全宝又威逼群众说:‘这七个人是好人是坏人?’群众异口同声地说:‘好人!好人!’”(第一册第六课《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意思是众口一词,所有的人说出同样的话。  相似文献   

9.
成语与积极修辞的关系极为密切。一般地说,运用成语的目的和积极修辞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成语的组合方式往往与辞格的形成不谋而合。如“比喻”(铜墙铁壁)、“借代”(明眸皓齿)、“夸张”(气吞山  相似文献   

10.
成语漏字谜     
漏字谜也叫空格谜,漏字谜的谜面上有一个或几个空格(多以“()”表示)。空格所漏的字都是众所周知的,猜谜时根据漏字所暗示的含义(有时还与它所处的位置等有关)去联想谜底。例如:()鸡起舞摇摇摇(打一成语),谜底为“前所未闻”。谜面为成语“闻鸡起舞”,空格漏掉一个“闻”字,可解作“前”面没有“闻”字。同()同德摇摇摇(打一成语),谜底为“心不在焉”。谜面为成语“同心同德”,空格漏掉一个“心”字,可解作“心”字“不在”。绘()绘()(打一成语),谜底为“不露声色”。谜面为成语“绘声绘色”,没有“声”和“色”二字,可解作“不…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运用和理解是高考必考内容,尤其是近义成语,学生最易混淆,辨析此类成语的关键是分清细微差别,掌握其运用规律,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语法功能来理解。下面比较几组近义成语,略见一斑。一、不谋而合不约而同辨析: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在于:1、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多指(不同人的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侧重动作。2、“不约而同”有动作、活动“同时”发生的意见,而“不谋而合”无此意思。3、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2.
(一)意思理解一、指出下列成语出自何篇,原义何在,意思有无变化。 1、三顾茅庐 2、不耻下问 3、世外桃源 4、水落石出 5、妄自菲薄 6、一鼓作气〔说明〕有些成语,古今义同(如“不耻相师”),有些古今义全然不同(如“钩心斗角”),有些感情色彩有变化(如“踌躇满志”)。有些成语,直述其字面意思即是其解释,而有些成语,意思有引申,有的有了比喻义(如“一鼓作气”),有的有了形容义(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3.
数字构成的成语,方式多样,变化元穷,形象具体,对概括与表达人物、事态、情况均起了很好的修辞作用。数字成语常见的结构有: (一)由基数“一’与近义词或同类词间隔构成的成语,能形象地表示数量的渺小。如“一知半解”形容所知不全面、理解不彻底;“一草一木”比喻十分微小和平常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不少资料(包括报刊上的文章)都把“察颜观色“当作“察言观色”的误写,甚至教材也如此,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就把“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处理为同一成语一“正”一“误”的两种书写形式(238页)。这里我要为“察颜观色”鸣不平——“察颜观色”本也是有书证可考的,并且已经注入成语“词籍”,为何总不能“享受”一般成语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呢?请看《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有关“察颜观色”的解说:  相似文献   

15.
李远 《学语文》2009,(1):42-42
所谓“成语烂·古文半”,是说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对其意义和结构烂熟于胸,那么,古文(也即文言文,或者说古代汉语)也就有了相当好的基础了。  相似文献   

16.
成语对     
学生学习了有关对偶句的知识后,我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的练习:用成语对成语。这一活动,采用“抢答”的形式,同学们抢答对句,最后一致公认一个或两个成语作为对句合适。如出句是“江山易改”,除了“本性难移”之外,同学们还提出“金石为开”“金石可镂”“水火不容”等对句,最后大家认可了“金石可镂”也宜。现举一些例子如下,括号内的成语,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局。改邪归正(弃旧图新)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蚂蚁缘槐(蚍蜉撼树、苍蝇碰壁、螳螂挡车) 翻天覆地(排山例海) 獐头鼠目(虎背熊腰) 蜀犬吠日(吴牛喘月)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贫嘴薄舌(伶牙俐齿) 狼心狗肺(驴唇马嘴) 三头六臂(七嘴八舌) 鼎新革故(激浊扬清、励精图治) 披星戴月(栉风沐雨) 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藕断丝连)  相似文献   

17.
结构的稳定性是汉语成语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稳定之中也有变异,从而形成了成语的异体现象,出现了异体成语。成语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群众口头创作而来的成语,由于“口音”之故。一个成语往往有几种“相貌”;(2)由于行文中平仄、对仗的需要,调整词序也会造成成语异体;(3)正反对照形成的异体成语;(4)为了改变感情色彩的需要而形成的异体成语;(5)有意活用,创造异体;(6)将错就错,制造异体;(7)习惯选择与避讳选择形成异体成语。成语变异的主要方法也就是异体成语产生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换序;二是换字。在我国的汉语典籍中,异体成语大量存在,对异体成语加以研究和整理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不管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成语这一语育成份总是十分形象的,在语言中几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翻开优秀的汉语文章,你会发现成语套用于其间,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你也会有相同的感触。英语成语虽然从结构上看比较复杂,但其语义色彩却颇具特色。它的结构固定,语义完整,主要由动词成语和隐喻成语(metaphoricac idioms)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一、“成语新编”与广告词 不久前,某文学院一位教师撰文,严肃批评了某报“成语新编”专栏是“满纸荒唐言”,她列举几十条“新编”成语,诸如“有备无患”变成“油备无患”(祛风油广告),“机不可失”变成“鸡不可失”(烧鸡专卖广告),“其乐无穷”变成“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贤妻良母”变成“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等等,并指出这许多“新编”成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造成了严重误导后果。  相似文献   

20.
1.在字词学习中学习“同义”成语对成语意思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来源于对字词的解释,而成语的字词中又包含着大量的古汉语义项,这些义项又有许多与课内字词构成同义的现象。我们在学习文言时,可适当地由课内实词引出成语进行横向迁移,纵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成语与常用实词在中学阶段,我们应该掌握和理解的文言常用实词和次常用实词就有三百多个,这些实词及义项绝大部分都可以折射于成语中,因而,我们在学习实词时,就完全可以由课内实词引出同义成语,借成语来印证其含义。如:①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沿袭②思厥先祖父/大放厥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