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积极的人性观出发,树立了一种积极培养、积极干预、积极开发和积极评价的价值取向,强调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要关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美德、优势及潜能,通过增加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和构建积极环境等内容来培养学生应有的积极品质,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开发学生无限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心灵的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美德及幸福能力的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功能、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考核评价等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成效,而且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团体活动课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具有体验性、探索性与互动性等特点。本文立足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团体活动课为依托,尝试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新模式,促进高职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发现自身的积极优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促进积极的个人成长,从而达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也逐步显现出心理健康课程的不足,主要存在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的问题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将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心理学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结合起来,真正地建立起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人格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为立足点,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之成为通过对分课堂形式体现情境教学内容的积极取向,致力于运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的积极体验来强化其积极品质的自我发现和提升,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观念的发展,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应用模式,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中学生学会利用自身积极心理因素激发和培养自身潜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进步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从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并结合目前的实际问题提出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已经从治疗与预防心理疾病转变为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拓展与提高。为顺应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呼伦贝尔学院拓展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积极发挥朋辈关爱作用。拓展朋辈工作队伍,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监控体系和关爱服务体系,有效创新了朋辈工作人员的选拔、培训、指导、监督等工作机制。实践证明,朋辈关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不仅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在营造学院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浅议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并提出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2级415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大一新生的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7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文科类均显著高于理工科类。不同生源地的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等5个因子的得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在家庭中出生顺序不同的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这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内容也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网络依赖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尝试从积极的层面来帮助这些大学生,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团体的形式相结合,并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渗透到团体咨询的各个环节,从网络依赖成员的筛查到量表名称的使用,从团体咨询目标的确立到积极咨询模块的设计,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情绪,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的力量与美德,倡导积极的心理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教师应尝试将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相关理论引入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中,并注意结合学生的情绪特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体验式活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积极的应用。文章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功能出发,结合临沧师专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情况,着重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由此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探索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积极心理素质培养,从理念转化、课程创新、咨询取向、团体训练、活动开展、文化创设等方面构建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两个学期积极心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发现:幸福感总分及维度分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心理品质除灵性与超越维度外,其他维度和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幸福感在抑郁与愉快情绪维度性别差异显著;积极心理品质在自我管理与谦虚维度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功能。本研究将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塑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其学习动力、技能水平提升、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面对众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弊端,笔者提出了团体辅导在高职教育中分阶段进行的应用方法. 在团体内以人际交互的方式,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自我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使团体成员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有效地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的改善,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就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而言,国家主体从宏观、指导性方面做出强制规定,而学术研究团体对其多从不同的学术研究范式做出不同的理解,具体到学校层面学校主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具体规定往往是缺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往往与学校校训是脱节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校训——献身、求实、团结、奋进,集中体现了学校治学、管理和育人精神的价值诉求,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追求不仅是维护心理功能正常,促进校训中蕴含的几组关键心理品质的优化和完善,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诉求的重要内容。在尊重和承认学校管理、学科教育活动的独特原则基础上,要发挥学校活动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应知晓无条件积极关注、协调心理结构、非教导性心灵感悟、解决实际问题与心理问题相结合、心理知识获得和具身体验相结合这五个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提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操作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教育适应学生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必要、明智的选择。本文以兰州市秦安路小学为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心理剧逐渐发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以H高校心理短剧大赛为例,介绍校园心理剧的形成及演出过程,并参考认知理论、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分析校园心理剧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改变认知、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与方式、帮助大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等.同时,研究发现校园心理剧存在表演形式大于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也堪忧。本文以H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