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女性的从属地位,主要根源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分工不同,这种社会分工不同自觉地形成了一定稳定性的社会性别规范,直接导致女性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的消解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对传统社会规范的冲击,提出了女性在新形势下实现性别平等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与分工的变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一方面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逐渐成为学术界议论的热点.了解女性家庭地位的发展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与否,而且对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湖南省老司城村土家族的婚姻制度、婚恋观念、婚姻习俗等的当代变迁中可以透视湘西土家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在当代的回归.从史前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到清朝改土归流,再到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步入当代,湘西土家族女性的家庭地位经历了一个由较高到低谷,再到较高的"回归"过程.土家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在当代大幅度提升,形成与男性基本平等的社会地位.当代湘西土家族女性家庭地位的"回归"是回归平等的两性关系,是回归城市化,回归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教育与家庭社会地位对青年群体初职地位获得的相对影响强度及变化,揭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开放性变化趋势。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数据,以青年初入职年份为组别,通过多层次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教育水平对青年初职地位获得的影响呈单调上升趋势;家庭地位的影响则呈波浪式变化。教育水平相对于家庭地位的净相对影响强度呈W型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结构整体开放性具有波动特征,近年来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的角度考察清代苏南女性,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十分重要的课题.清代苏南女性学养的教育特点及其辐射性影响,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所起的突出作用,以及清代苏南耐人寻味的"文教联姻"现象,折射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6.
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研究实质上是考察教育中的代际传递性.而这种考察是教育社会学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惯用视角.文章从家庭背景对子女义务教育获得、高中教育获得和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来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现状,以期对我国教育公平现状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根据科尔曼的家庭资本理论,本文将家庭背景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以此综述了已有研究中三者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教育收益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所用的教育收益率多指平均教育收益率,少有研究探讨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需更深入地、分教育阶段地讨论家庭背景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使用多项式logit模型,实证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研究发现,在我国,教育获得的二元路径,即资源转化模式和文化再生产模式均存在,但两者表现有所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影响子代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文化资本则影响子代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同时,重点中学是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的中间机制,且对二元路径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更容易进入重点学校,而在高中升大学阶段,重点中学在家庭文化资本与高等教育获得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经济资本与高等教育获得中不存在中介作用。此外,重点学校的累积和增强效应显著,即前一阶段就读学校类型对后一阶段教育获得机会和质量都有积极影响,而且一直就读于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的学生,升大学存在明显优势。总的来看,先赋性家庭因素和制度性学校因素均显著影响个体教育获得,并且表现出双重优势累积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继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以政策干预缩小先赋性因素和制度化学校因素造成的教育获得阶层差距,进而保障教育平等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教育获得: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教育在中国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在加强,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来自家庭背景,或者说阶层背景的差异对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呢?通过对人们居住空间分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获得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选择与争夺来实现,而这种选择和争夺又可以通过对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城市空间的竞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社会,盐是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不对盐业高度重视,多对盐业进行了严密而系统的管理。两淮盐区在全国众多盐区中首屈一指,是清政府盐业事务之核心所在。清代两淮盐区的中心地位体现在行销范围、食盐产量、盐税三个方面。两淮盐区能成为清代最大盐区,是自然环境、历史传承、政府重视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汉代妇女家庭地位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许多制度、礼教初露端倪或正在形成的时期。因此,汉代妇女在家庭中仍居一席之地。她们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还有对家庭成员及家庭重要事务的相关决策权。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和宋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是贵族文学走向平民文学的过程,创作者的身份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贵州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各级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清代贵州学田主要来自官府赐拨、私人捐赠等。大量学田的设置,保障了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扩大了教育的基础,对贵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教育小说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至清代,教育小说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与清代社会背景、小说创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前代教育小说写作经验的积累有关。除长篇教育小说《歧路灯》外,清代还产生近一百三十篇短篇教育小说,其中白话小说集中于对家庭教育的反映,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文言教育小说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题材的开拓上。  相似文献   

15.
皮锡瑞较早认识到国家富强的根本,不在选拔任用人才,而在大兴教育、培植人才,因此对八股取士制度十分不满, 对兴办新式教育生出浓厚兴趣。戌戊变法期间,他极力推动湘赣两省废除八股,改革书院;在清末新政中,他更积极参加湘中兴办新学,为湖南教育的近化代做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清代徽州女性诗歌中蕴含的女德思想有:崇尚节烈,遵从孝道,重视母教,恪守妇职及看重贤淑。这些道德是女性集体意识的体现,具有伦理美德与封建糟粕并存的文化特征,反映出徽州女性对男权的遵从和对自身角色地位的认可,也具有深层文化成因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清代的秦州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在这一地域性文化现象中,家族化的女性诗人群体更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全面分析泰州女性诗人群体的家族化特征,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在清代地方文化史和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教育和同时代的男子教育相比,多层次,多类型的晚清女学在内部组织管理诸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晚清女学处于初创期,发展较不充分,呈现出不规范性,实用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袁世凯教育改革思想的产生及其废除旧科举、倡导新教育等内容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韦佳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98-100
t《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内外危机,重塑自己在臣民中的权威,清政府实施“新政”,开启了中国社会走向初步现代化之路。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进入女子学堂,女性开始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校际运动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藉此开始追求身心的解放,争取自由,宣泄个性,体现出了民主、平等、公平的竞争精神,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意识的增强,现代中国妇女体育之路从这里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