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的我     
童年的我是一个幼稚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 ,是一个爱探索生活奥秘的女孩 ,又是一个傻乎乎的女孩。记得七岁那年 ,我特别爱到邻居张爷爷家去玩。张爷爷是邮电局的退休干部 ,家里  相似文献   

2.
正一初中时我去了一所全市最好的中学,那里的学生都是学习永动机,特别是我们班长,常年霸占各科目第一名,并且一身正能量,冬天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去澡堂洗澡,为的是可以用冷水。在那里的每一天我都很压抑,但我坚持到第二年的一次期中  相似文献   

3.
山的声音     
父亲的家乡,在很偏远的山区,贫穷和荒凉是那儿的代名词.虽然我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但依然可以从别人描述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那是一个多么贫瘠的地方.于是,对于那个遥远的“家乡”,我心中只剩下了陌生与反感. 可是父亲却对那里抱有最深切的热爱.他每年都会抽出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回到那里看看.我对此十分不理解,他却说,那里承载了很重要的东西,是每一个人——无论是早已走出那里,或是依然守候在那里的人都无法舍弃的.  相似文献   

4.
五岁那年的一次洪水使我永远地失去了父亲。从此我成了一个只有权享受母爱的孩子。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快乐地到公园去玩时,我心里就涌出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要知道我以前也有一个美好温馨的家呀!爸爸在邮电局工作,是一个优秀的报务员;妈妈教书,颇得学生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我 在 写 文 章 和 讲 演 时 ,都 提 到 过 斯 蒂 文 森 的 诗《 点 灯 的 人 》,那 个 每 天 太 阳 落 下 后 ,就 扛 着 梯 子走 来 ,把 街 灯 点 亮 的 李 利 。于 是 ,那 些 坐 着 喝 茶 的 大 人 和 孩 子 们 ,就 又 看 见 了 窗 外 柔 和 的 光 ,朦 朦 胧 胧间 ,使 一 天 的 生 活 有 了 完 美 的 心 情 。 我 老 说 ,我 们 这 些 成 年 人 ,也 该 像 李 利 ,也 是 点 灯 的 人 ,把 一 本 本有 趣 也 耐 人 寻 思 的 书 ,一 个 个 精 彩 不 会 朽 去 的 故 事 ,带 到 孩 子 们 的 面 前 ,让 他 们 兴 致 勃 勃 地 阅 读 和 欣赏 。朦 …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视最有趣的传说,开始于1922年,美国的瑞格比的一个小镇上。瑞格比,是菲洛·法恩斯活思的家乡。 那里,菲洛才16岁,因十分害羞很少同别人说话,但他的一位老师贾斯廷·托尔曼却比别人更了解他。 这个面带羞涩,很少说话的孩子有一次对托尔曼老师说:“我希望能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思游。那里山青水秀,景致很美,凡去游历过的人总是魂牵梦萦,也许这就是"思游"的来历吧。老家有人说家乡其实过去并不叫思游,而是叫思尤,因为传说那里  相似文献   

8.
规则是为了被打破而存在的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伊豆人。我生在伊豆,但在那里只待到10岁。  相似文献   

9.
一 、 因 材 施 教 , 遵 循 学 生 思维 发 展 规 律 一 般 来 说 , 7— 12岁 的 小 学生 ,其 思 维 是 由 具 体 形 象 思 维 逐步 过 渡 到 抽 象 思 维 的 ,但 仍 然 具有 很 大 程 度 的 形 象 性 ;13— 15岁的 初 中 生 ,其 思 维 是 由 经 验 型 的抽 象 思 维 ,逐 步 过 渡 到 理 论 型 的抽 象 思 维 ,但 仍 具 有 很 大 程 度 的经 验 性 ;16— 18岁 的 高 中 生 ,已基 本 形 成 理 论 型 的 抽 象 思 维 。这是 心 理 学 家 经 过 实 验 研 究 得 出的 我 国 中 小 学 生 思 维 发 展 的 一般 规 律 。我 们 依 据 中 小 学 生 …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06,(3)
我很喜欢去逛一个文具商场。它在我的大学旁边,虽然面积不大,但里面几乎什么东西都能找到。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一个地下大厅中挤着很多小的商店,生意都不算大,但是每个小店主都是自己的老板。我很喜欢在那里看一些商品:从毛笔、钢笔、笔筒、黑板、白板、算盘到篮球、足球、网球,甚至各种玩具,什么都有。另外,我更喜欢观察那里的人,其中一些老板说话很有意思,我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中国人"销售"的手段。幸运的是,我在那里从来没遇到过"奸商",买东西还比较放心。前两天,我去那儿买一把玩具枪,打打靶子。店主是个男的,四十岁左右,他问我是哪里人?我  相似文献   

11.
我的老家苍西村,是海口市近郊的一个村子。不仅我爸爸、妈妈、哥哥在那里出生,我也是在那里出生。虽然村子很普通,但它也有一些美丽的风景。苍西村边有一所小学。村里的小孩子们都在那里读书。学校前面是一片小水塘,夏季时静静的水面上点缀着几朵或粉或白色的荷花,煞是好看。如  相似文献   

12.
故乡随想     
爸爸妈妈在农垦的一所大学里任教。因为学校搬迁,我也离开了那个既熟悉、亲切,又给了我很多美好童年回忆的农垦管理局,来到了宾西开发区。屈指算来,我已离开故乡5年了,但每每想起它,依然有一种"月是故乡明"的感觉。那个装满我儿时回忆的地方,有两万多常住人口,平时街面上除了上下班时间,很少看到人流。但那里有花园、人工湖、假山,还有喷泉和石桥。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走进那里,你脑海里马上就会闪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故乡的公园是我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的树,在我眼里仿佛都会说话,它们就像一个个10多米高的巨  相似文献   

13.
上初中时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十三四岁,脸上刚开始长青春痘,常因为无止境的战“痘”经历变得心情沮丧。不过,放学后去邮电局的书亭看课外书,会让我的心情舒畅安静起来。书亭的工作人员是我母亲的同学,对我很好。我可以在那里坐上很长时间,即便一本书不买,她也从不说什么。我就是在书亭读了三毛的那本《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看着看着很晚了,她提醒我说,你不用上自习课了吗?抬头望窗外,繁星满天,流萤飞舞,初春的空气里飘着槐花的香味,我捧着那本书,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是我第一次迷恋上一本书,第一次迷恋上一个作家。后来…  相似文献   

14.
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加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  相似文献   

15.
离村子不远处有栋没人居住的小木楼,妈妈叫我千万不要到那里去。虽然我是男生,但胆子小得很,自然不敢到那里去。有一天,11岁的邓勇提议去小木楼探险,我立即声音发颤地说:“去不得,那里住着个吊死鬼,舌头很长的。”  相似文献   

16.
终生为音乐而感动   时光飞逝,虽然进入中年的我可以说已经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可以终生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人,但我觉得向音乐学习的热情却并没有因为事业的安定而减弱。因为,在对音乐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和发掘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音乐让我感动的另外一些东西。尽管从童年时开始,家庭中的许多音乐经验已经隐隐约约地让我体会到了这些,但真正能够意识到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还是在我进入 40岁以后。   大约在 43岁的那一年,我来到一所县城的幼儿园参观、座谈并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三个音乐活动。在其中的一个活…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8,(7):26-26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保送到城里的一所高中读书。我很不喜欢这里的环境,我的周围都是城里人,他们对我们乡下人总是充满了嘲讽与鄙视,对我讲话老是说你们乡里人怎么怎么的;对于我在原来学校的优异成绩他们也全没放在眼里,他们说乡里学校教学质量差,能在那里考第一没什么大不了。每次听他们  相似文献   

18.
痛并傻笑着     
关键语:我思,故我在 推开窗,远山淡如轻烟,夜正悄悄来临.月亮躲在星点之下,云影之侧,似朦似胧,飘飘欲坠.虽未降下天幕,但四周万籁俱寂."我寄愁心与明月",给嫦娥姐捎个信,免得她"碧海青天夜夜心".怪无聊的.  相似文献   

19.
朋友和潜能     
在遥远的南半球,我孤身一人,但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塑造了自我。在那里,我认识到两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通过朋友的介绍,父母把我送到了南半球的新西兰读书。那一年我16岁,带着一个女孩对陌生世界的憧憬,满怀渴望地来到了新西兰。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在步入新西兰机场的那个片刻,我完全呆住了。周围来来往往走动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肤色穿着装扮,都是我在国内不曾见过的。当时我心中的惊诧,要比我期待中的喜悦和向往多很多。我知道,我到了一个我所期待而又不了解的真实的世界。最初是两年的语言学习,一年半后,我才算是…  相似文献   

20.
14岁那年,我转学到城里一所教学质量不错的初中读书,准备从那里"腾飞",一举进入重点高中。可是,我很快便如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被淹没在五彩石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