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师”表     
初三学业过半而中考迫近,今夺秒争分。身心疲惫,此诚生死存亡之夏也。然各科老师不懈于内,学校领导奔波于外者,盖追家长之嘱托,欲报之于学子也。诚宜鼓足干劲,以慰父母苦心,恢弘必胜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以塞升学之路也。  相似文献   

2.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把它纳入“四书”体系,达到与“五经”同尊的地位。“诚”是《中庸》的核心范畴,诚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诚道横通内外,是内圣外王之道;纵通天人,是天人合一之道。求城、思诚可以把握中庸之道,修道进德、至诚不息是致知成功之路。1“诚”的内涵 孟子和荀子最早从哲学意义上论诚,《孟子·离娄上》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尽心上》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以诚为自…  相似文献   

3.
米脂县十里铺乡张塔村小学民办教师李保忠的呼救信,我们为之感动。孩儿患病,无钱医治,作为父母面对病儿,怎能不肝肠欲绝呢?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岂能容纳得了?  相似文献   

4.
新出师表     
盖茨创业未半而中 道退位,今微软临三分之 厄,硅谷疲敞,此诚危急 存亡之秋也。然创业之臣 不懈于内,进取之士忘身 于外者,盖遇盖茨·比尔 殊遇,欲报之于新任也。 诚宜调整策略,上诉抗 争,以光微软大名,博世 人之好感,不宜逆风而 动,尽扩市场份额,而授 人以柄也。  相似文献   

5.
先父伐伊不净,而中道换届;今天下全恐,本土受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FBI不懈于内;航母战机,忘身于外者,盖袭美国之殊,欲报之于国民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美国之民主,恢弘霸主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称霸之路也。全球美国,俱为一体;打阿倒萨,不宜异同,若有  相似文献   

6.
试论元好问的“以诚为本”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诚为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提出的审美原则,也是他的论诗纲领。他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写道: 何谓本?诚是也。……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厚人伦,美教化,无它道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则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出师表》一文,有些断句很值得商榷。对初中学生来说,应着重以短句教学为主,文言文断句亦应以此为出发点。现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笔者认为这样断句更为适宜: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相似文献   

8.
课文内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相似文献   

9.
传统孝德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孝养内容:对父母事之以礼,照顾、安顿好父母的饮食起居,尊重父母的人格尊严;以诚养亲,做到身敬、辞逊、色顺,使父母心情愉悦,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珍惜生命、修身立业、结婚育子,做到身安、业安和家安,实现父母的心志希望。挖掘和弘扬传统孝德中的精神孝养对于老龄化时代到来之际,建设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姑且不论有无天道,而把“诚”作为人道的准则,作为人际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则颇有见地。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根本任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将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以期教育引导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  相似文献   

11.
父母之年     
片段选读一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是欢喜,一方面是忧惧。"【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曰之诚,自有不能己者。  相似文献   

12.
杨立见 《现代语文》2006,(10):109-109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何,喜吾父母在,可以时常尽孝也。惧何,惧吾父母老。恐不能长久以尽孝也。故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死而哭,不如生之顺。与其致敬于无形,不若承欢于眼。与其伤心于日后,不若尽心于生时。——《论语》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5,(3)
为配合本期“真情故事会”、“趣味小故事”、“小作家试笔”中多篇孝敬长辈的文章,特选登了一组有关孝心和良心的箴言,以加深大家的印象。———编者笙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战国)孟轲笙为人子者,事亲而亲不悦,不敢怨也。———(宋)司马光笙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宋)苏轼笙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笙孝也者,为仁之本也;孝悌也者,德之本。———(宋)胡宏笙人只想念父母的大恩,孝心即现。———(清)石成金笪没有孝心和良心的人是丧失人性的人,是天地难容的人,也是该被社会唾弃的人。…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3,(1):107
体验关键词:滋润舒缓近日,父母必读的热心读者体验了德国汉高孩儿面推出的防干燥特润霜及防干燥润体乳两款产品。下面来看一下两位妈妈的试用心得吧!孩儿面防干燥润体乳产地:中国规格:150g定价:15.8元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继承了《中庸》以天道立诚的基本思想,以诚为宇宙之本体,同时阐述了以诚立人极的道德伦理主题,以及致诚之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16.
从刘伯温为官事迹及其刘伯温关于为官之道言论的解读,认为刘基之官德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对为官之道充分认识上的,并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刘基秉持"诚"之质,正因为刘基"诚于自己、诚于事业、诚于社会"三位一体的追求,对"关注民生、为民谋福,谋求救时之政"这一理想的核心追求,才形成他卓尔不凡的官德,赢得"刘青天"之美名。  相似文献   

17.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  相似文献   

18.
由《中庸》首推"诚"的思想,并开篇就提出了"天命之谓性"。之后的儒家哲学中将"性"视为道德创造之源,同时也是宇宙创造之源,是道德形上学的根据。而"诚"作为天道,亦表现出沟通天人的深刻内涵。对此,北宋理学家张载曾提出"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由此表达出"性"与"诚"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以"性体"与"诚体"对性和诚也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深化。所以,对二者关系的厘清是更深刻理解、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课文内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创作中,思想和内容先于形式而产生。唐代大文豪韩愈对文章就有一段论述:“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末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这段话表明了文章的立意是第一位的,辞章是第二位的,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的需要。这段话的论述是很精辟的,名家高手的文学创作的实践无不证明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