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相似文献   

2.
近来一直在读历史书籍,目前手上的是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年初则一直在读日本史学家司马辽太郎写的《项羽与刘邦》。 后来与张纪中老师相识,他因明年要开拍“三国”,我自愿替他带书。书买了共七十七本,离交给他的时间还有些时候,心想不读白不读,先阅为快,于是开始昏天暗地地读“三国”系列。  相似文献   

3.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因为人们的喜爱,伴随着名著《三国演义》,出现了太多与之相关的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不都是那些“替古人担忧”的《三国》迷创编的吗?前人能编,我的学生(正在读《三国》)就不能编吗?  相似文献   

4.
马俊 《小学语文》2010,(3):61-62
【场景】 最近,班里掀起了一股“三国热”。孩子们手上捧着的是《三国》,嘴里谈的是《三国》,一些孩子甚至开始了角色扮演:“我是关羽!”“哈哈哈,那我就是诸葛亮!你得听我发号施令!”“不对,不对!你是女孩子,诸葛亮可是男的!”…….  相似文献   

5.
中午约好和本科时的一个老师吃饭,她看到我写了朋友儿子的趣事,很自然地也说起她自己的儿子。她儿子叫严子宽,那是一个极聪明的胖小孩,对文字出奇的敏感,才八岁就认识三千多字,整天不是看《三国》就是看《水浒》。一日看完《水浒》,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已经会背里面的一首诗,妈妈很高兴,谁知他竟扬声诵道:冰肌玉肤,粉面酥胸……唬得妈妈连忙哄他:这种不是诗,说出去别人会笑的。又一日,写作文:“魏蜀吴三分天下,最终归晋,晋帝乃司马炎也。我近日读《三国》,早已习惯了这样说话也。”老师批语:你懂得真多。他的小朋友极崇拜他,都说什么事问严子…  相似文献   

6.
读了一些唐诗,唐诗中的风,牵引着我绵绵的思绪……借风写景。古人把春风与杨柳连在一起作诗的例子屡见不鲜,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曹丕的“柳垂重阴绿,向我池边生”;也有“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但我要讲的却全然不是此类老调,而是“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的贺知章的《咏柳》。  相似文献   

7.
拜谒武侯祠     
清明时节,我沐浴着暖暖春意,漫步在成都市南郊的翠柏之中,去拜谒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武侯祠。诸葛亮,儿时所听闻的故事中,我最崇拜的人物,稍大些时,读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奇谋韬略,更是佩服不已,而今读了他的《出师表》,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令  相似文献   

8.
晚上,我同往常一样给妈妈读课文。这次我读的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妈妈听完,神秘地对我说:“我小时候也有许多‘宝贝’,而且这些‘宝贝’还会‘瘦身’呢!”“是吗?”看着我疑惑的样子,妈妈拉着我的手,讲述起她那些“宝贝”的“瘦身”历程。  相似文献   

9.
黎彦余 《广西教育》2005,(1C):32-33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顾名思义.讲的是关于三个国家的故事,是历史纪录的艺术改写。中国老话说:“男不看《三国》,女不看《西厢》。”或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往往越是否定,越容易吸引人的好奇心:到底为什么不要读呢?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读散文,但未必喜欢读《榆林的城墙》(以下简称《榆》文)这类的散文,然而,周佩红的《砖石·信号·流动的风》,却让我品出了《榆》文的韵味。读多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文章,会觉得周文不合规矩,不合“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之类的模式。读多了“教参”,会让人陷入思维的误区:总以线形思维去理解、剖析文学作品,导致语文教师的职业病——会“掰洋葱”,不会“含话梅”,品不得真谛不算,还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迟钝起来,周文则不然。  相似文献   

11.
我担任固原二中初中部英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时,为了改变当时大多数学生喜欢校园小说、网络小说的课外阅读现状,我结合教材中名著单元的内容带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用了近三周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了一次以“我读三国”的阅读汇报活动。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  相似文献   

13.
单付辉 《教育文汇》2007,(11):45-45
与《教育文汇》相识纯属偶然,但又不失“一见钟情”之缘。 前年的一天,我校的孙校长和我说:“《教育文汇》杂志里有不少文章写得很好,你拿去读读,对你会有很大启发的。”我想,既然是校长推荐的杂志,那一定不会差,肯定值得去读。  相似文献   

14.
洪竹亨 《四川教育》2014,(11):36-37
把《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这样一组“友情诗”放在一起来读,会是什么感觉?把各个版本“龟兔赛跑”放在一起来读,会是什么感觉?把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又是怎样的感觉呢……群文阅读,多么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谁说只有易中天才是“三国人物“的最权威评论家?谁说四大名著古代学说只能专家来评,我们来听?胡鹏龙同学就以自己的这篇《胡评“三国英雄”》告诉我们,中学生一样可以拥有真知灼见!只要我们肯多听、多看、多读。  相似文献   

16.
“五读法”即读通、读懂、读精、读会、会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五读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达到理解诗意,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的目的。我在古诗《早发白帝城》的教学中采用了“五读法”,效果较好。“五读法”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诗流畅地读出来,不读错字,不读破句。根据这一点,先指导学生把《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读通读流畅,在朗读中注意读准确“朝辞”的“朝”读(zhāo)不读(chāo)、“一日还”的“还”读(huán)不读(hái)、“啼不住”的“啼”(tì)不读(dì)、“万重山”…  相似文献   

17.
三国人物是深深烙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人们每每在谈论某某,某某就不期而然地站到了面前时,会半是惊异半是张皇地说上一句:“呀,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读《三国演义》,此类情节还真不少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时常会为特级教师的经典课堂而感慨不已。有时,我们也会在课堂中学习名师的“一招半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此课堂非彼课堂,此学生非彼学生。不然,一个伟大的创意也会变得糟糕不堪。不受欢迎的“第六次”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请一位男生小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由于学生第一次读,在读到“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这一句时,把句子读破了。此时,我想到了于永正老师的“第八次”故事。我决定来一次“模仿经典”。于是我对小超说“:小超,没关系。这句话是个长句子,很难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  相似文献   

19.
谢志宏 《课外阅读》2010,(16):59-59
“三国是哪个国家啊?” 看完电视连续剧《三国》第一集,女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和妻子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20.
马可 《中学生电脑》2005,(12):50-51
三国的故事自不用多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不管是那红脸长须的关公,还是那风韵流素的大乔小乔;不管是那战火纷飞的弥漫,或是那“凤仪亭”里红袖与铁甲的交错……“三国”是一场比赛,看过《三国奥运会》的你会找到一个笑掉大牙的答案;“三国”是一个关于体育的代名词,下面,你会查到它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